目前,我国正处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国家采取制造业延迟分批次复工、物流和人员施行严格的监管等措施,这对我国农药的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供应看,各地主管部门对农药复产要求严格,江苏、山东、河南企业复工率低或复工延迟,企业现金压力巨大;而在产的企业原材料、包装耗材紧张,面临停工的压力。内蒙古、山东、河北等地库存不足,市场销售工作无法正常展开。而南方市场启动较早,有些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货现象。从需求看,随着国家要求保障农业生产资料能够进村入店,创新供货方式以及线上办公等多措并举,农药需求正发生积极变化。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毅表示,目前大部分农资经销商都有淡储备货,短期对农药销售影响不大。不过,2月底至3月初随着春耕旺季来临,或带动农药需求回暖,部分供应紧缺的品种价格将上涨,但整体农药行情保持相对稳定。
库存基数较大
根据中农纵横数据监测,目前中国农药约六成以上的品种库存基数较大,整体库存水平超过近3年平均数。这些产品包括草甘膦、草铵膦、麦草畏,大类上酰胺类除草剂,烟碱类、有机磷杀虫剂及部分三唑类杀菌剂。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目前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对农资运输开通绿色通道,但在实际操作中基层配送仍困难,大部分地区封村封路,个别地区甚至封城,造成农资配送难以下乡入村。
安徽中农纵横农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张波分析,物流障碍使农药产业流通处于“堰塞湖”状态,加上去年农药冬储意愿不强,渠道和零售端库存水平不高,物流和人员等因素导致供需错位,短期造成一些农药产品供货紧张、价格上扬。
截至2月19日,根据中农立华原药价格监测,同比上涨的农药品种占比近30%,下跌占比60%,持平占比近10%。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价格环比上涨的农药品种明显增加。
产业问题凸显
疫情之下农药产业问题凸显,具体表现为生产企业开工难、下游需求滞后、出口市场受限。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调研显示,生产企业整体开工率低、复工难。截至2月12日,春节期间停工的企业占比为77%,部分省份的复工率仅有20%左右。
“主要原因是物流受限,原材料供应得不到保障,同时复工后的人员管理也存在问题。”安阳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国认为,近期国家出台支持企业积极复工的政策,但疫情当前,不仅考验企业自身的“硬实力”,更对如何解决好复工复产企业资金困难、进一步优化服务、完善审批工作“直通车”机制等政府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物流受限不仅影响农药货源供应,也使下游部分农产品滞销、农资投入减少,疫前农资渠道储备不足,疫后物流受阻又不利于渠道补库存,或导致短期农药需求下降。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严明认为,疫情过后农药需求将会出现补充性的“井喷”。但目前尚有一些企业不能及时复工,疫情过后势必会引起原料供应持续紧张、价格上涨,企业现金流将会非常吃紧,利润率不断下降,对中小型农药企业影响巨大,行业或面临新一轮深度洗牌。
此外,在疫情之下,农药出口受限也给出口企业带来不小打击。新冠肺炎疫情被世卫组织(WHO)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该决定有效期为3个月。这对农药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原料供应不足加之物流不畅导致的无法及时供货,另外不排除个别国家对中国货物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因此,短期对出口型企业打击不小。
北京三浦百草绿色植物制剂有限公司总经理杜魏认为,疫情对于农化产品出口所造成的影响也正逐步显现,部分原药、制剂出口企业可能会转向国内,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企业有可能会发动价格战来弥补国际市场的损失。
整体行情稳定
当下我国春耕备耕工作已经逐步展开,农药需求从南到北将陆续回暖,但受疫情影响,需求或有一定滞后。
云南四角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和林认为,南方春耕已经启动,而物流和备货不畅以及农药和农事服务不能及时进村入店,对春耕生产有一定影响。虽然各级政府已出台措施积极推动农资及时进村入店,农药需求不会下降,但受疫情影响,农药需求会有所滞后。
“从国外看,近期沙漠蝗肆虐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印度一些地方受灾严重,导致大面积农作物减产或绝收,以及国际农产品行情处于历史低位。基于以上因素,2020年全球粮食供给预计相对偏紧,因此全球作物种植积极性增加,叠加农作物产品价格的反弹预期,预计2020年终端制剂需求或将小幅上行。我国是农药出口大国,国内农药行业必将受益。”世科姆化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平田认为。
综合来看,疫情给我国农药市场供需带来一定影响,但随着春耕启动,国内农药需求将回暖,国外需求也有向好预期 ,而后期随着疫情受控,农药货源供应也将增加。供需边际的改善将使短期农药行情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