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人类一样,玉米也会得“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就是灰斑病,染病叶片上的尾孢菌体态轻盈,可借助于空气传播。该病自20世纪20年代首次发现以来,至今还没有“特效药”,一度成为海拔较高的冷凉玉米种植区的主要叶部病害。 为解决这一问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何文铸课题组历经十年攻关,利用传统作物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潜心开展系列研究,选育抗病自交系,组配鉴选出了一批高产优质的抗病组合,研发出成单3601等高抗品种。课题组在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定位的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病理学》杂志。 何文铸介绍,玉米灰斑病一般7月中旬为该病的高发期,此时玉米刚完成抽雄吐丝,正是果实成长的关键时期。物理方法采用秋翻春耙、堆沤处理病株、间套轮作等方式,控制病株残体量和越冬病原菌数量,费工耗时。或通过调整播期,降低田间密度,改善植株易感病期田间小气候,分散种植,规避灰斑病发生条件,但往往效果不佳。化学药剂喷洒能起到一定预防作用,但对于大田或偏远地区难以操作。 从2010年开始,依托国家支撑计划、四川省玉米创新团队和“院州合作”等项目,团队成员前往全国各地收集玉米种质资源,共计900多种。经过鉴定筛选,获得了一批抗灰斑病的玉米材料。为了选育抗性稳定性的高产品种,研究团队从抗性群体中选择优株自交,以获得抗性基因纯合的植株,从而创制出抗灰斑且高配合力的玉米新自交系。 在人工气候箱的帮助下,结合大田鉴定,研究团队培育并获得抗病和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C8210、H8211等。目前,通过国家和省级严格的区试程序,抗灰斑高产品种成单333、成单335等获得国审和省审,并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据《中国科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