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这个钱不能“动”!山东聊城两村干部套取小麦直补款被处罚!

网友投稿  2019-05-22  互联网

粮食直补是国家为了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将以往国家给予国有粮食企业的补贴资金改为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的政策。政策是好政策,钱是农民的血汗钱。但就是有个别干部管不住自己的手,触碰底线,套取小麦直补款,最终受到惩罚。

数据造假不敢管

据报道,5月21日,聊城市纪委监委通报一批问责问题典型案例,对东昌府区沙镇镇原副镇长孙某某的违纪案例进行剖析。

案件还原:

12万余元小麦直补款被套取,全镇30多名党员受到纪律处分……2017年底,根据全市运用大数据开展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线索,东昌府区纪委查处了沙镇镇多起虚报小麦种植面积、骗取小麦补贴案件。随后,沙镇镇时任副镇长孙某某因为在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中失职失责而被问责。

为了确保小麦直补工作的顺利进行,东昌府区农业局、财政局每年都会联合下发《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详细规定了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原则、范围,核定办法、上报程序,工作纪律和有关要求。区农业局每年11月份还会专门召开全区小麦直补工作会议,要求各乡镇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主体,严格按照规定上报,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为确保《方案》顺利实施,区政府每年都与各镇(街道、园区)签订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责任状。

既然小麦种植面积核定这项工作要求具体、程序严格,沙镇镇出现大范围的虚报小麦种植面积套取小麦直补款问题,作为分管该镇农业工作的时任副镇长孙某某,到底是如何开展该项工作的呢?调查组找到孙某某了解情况。

“你任职期间,沙镇镇小麦直补工作程序是如何开展的?”调查人员问。

“每年镇里会召开由全体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参加的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会议,会上我对这项工作做具体安排,镇政府与村干部签订责任状。申报工作中,村委会负责审核本村小麦种植面积,包村干部和管区干部负责辖区内小麦种植面积核定的审核工作。最后再报给镇上审核,由我们再报到区里。”孙某某说。

“你对小麦种植面积的核定工作是如何要求的?”调查人员继续问道。

“我在会上要求管区干部、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切实负起责任,按照实际的小麦种植面积据实上报。”孙某某毫不犹豫地答道。

“村里上报数据之后,你有没有安排有关站所现场核实或者对数据进行抽查?”调查人员追问。

“这个……因为人手不够,所以没有再安排复查核实。”孙某某犹豫之后回答。

“镇里最后汇总上报的数据明显高于实际小麦种植面积近两倍,你对此有没有察觉?”调查人员继续追问。

“我分管农业工作之后其实已经察觉到存在小麦种植面积虚报问题,但是因为全镇这个现象很普遍,所以我就没有安排人员进行重新核实,也没有再做抽查。”孙某某回答。

原来,2015年底核定小麦种植面积时,孙某某曾想过安排相关人员重新核实,或对个别管区和村进行抽查,但他又考虑到这个问题在他分管之前就已经存在,如果板起眼、较起真,按照《方案》要求对小麦面积进行复查复核,势必会触动各村的既得利益,自己也会“得罪”不少人。孙某某权衡再三,在严格标准执行和走形式审核两者中,他选择了后者,致使该镇出现大范围小麦直补面积虚报问题,影响恶劣。

从表面上看,孙某某是工作责任心不强、履职不到位,实际上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乏,没有直面问题、敢于担当的勇气。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缺乏责任担当,履职不到位,玩忽职守,为官不为,必然逃不过被问责的下场。最终,东昌府区纪委给予孙某某党内警告处分。

“好心”办“好事” 一样受处分

案件还原:

“近年来,振兴办事处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在这里要特别表扬小井李村,在村务公开和民主决策上这个村做的就很到位,该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值得学习,现在有请小井李村党支部书记李某某发言......

“俺们村这几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济发展了,村容村貌大改观,全村脱贫奔小康指日可待。在这里俺要特别的感谢县纪委的同志,是他们在俺误入歧途的危急时刻,救了俺,也救了整个小井李村.....”4月19日,在茌平县振兴街道办事处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会上,小井李村党支部书记李某某激动地说。

事情要从去年6月说起,茌平县纪委监委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对惠农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时,发现振兴街道办事处小井李村的小麦直补款发放有诸多疑点。调查组经调查核实,发现该村的18户村民在2010至2017年间有重复领取小麦直补款的情况,共涉及小麦面积530.9亩,涉及金额52017.35元。

2018年7月13日,调查组找到李某某了解有关情况。原本以为他会推脱搪塞,没想到他却爽快承认了此事,并出示了由全体村委干部签字的该款项的支出单据及明细表。

原来,李某某自始至终都不认为自己的行为违规违纪,还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解决了村集体收入的大事,开展村务工作不再为资金紧张犯愁了。

“多申请的小麦直补款都用在村里的公益项目支出了,是实实在在的为村民办好事,一分钱也没有进自己的口袋,咋能算违纪呢?”

在组织调查时,李某某对此有很大地抵触情绪,认为自己是在为民谋福利,组织不应该调查他,甚至还一度怀疑有人想用这些事来故意刁难自己。

对此,办案人员与李某某一起认真学习《党章》和重温了入党誓词,唤起本人党性。通过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党纪法规,帮助其增强纪律规矩意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

“我原以为钱没进自己的腰包应该没问题,国家的惠农资金只要都用到老百姓身上就不算违纪。”在办案人员耐心细致地教育下,李某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前几年,俺们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在外面人家听说你是这个村的,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我去办事处开会时,一些富裕村的村干部也会言语挖苦,这种感觉真的很不好,每每这时作为村支书的我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几年在上级的关怀下,对我们这些贫困村的扶持力度很大,但是到用钱的时候,各处里捉襟见肘,没钱啥事也办不了,村里的路修不好,桥架不起来,怎么发展经济啊。思来想去,我就想到了我们村的小麦直补款,反正都是国家的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你难道不知道虚报冒领国家惠农资金是严重的违纪行为吗?国家的钱也得需要统筹合理的使用,要是每个村都像你们村一样,国家的惠农政策不就乱套了吗?不能因为你们自己小集体的利益就致党纪国法于不顾吧?”

“我也是要脸面的人,我就看不得外人对我们村的白眼,我就想着如何快速的摘掉我们‘贫困村’的帽子,当时的想法也很单纯,反正都是国家的钱,我把这些钱都用在老百姓身上,还能犯错吗,经过你们的批评教育,现在想想我自己都觉得后怕,当时我怎么就犯糊涂了呢。”李某某握紧拳头不住地捶打自己的大腿。

“套取的这些小麦直补款你是如何处理的?那18户村民知情吗,你有没有给他们什么好处?”

面对调查人员的问话,李某某涨红了脸,语气也变得急促:“这些钱全部用到了我们村的修路架桥等公益支出了,我自己一分一毫都没贪,也没有给那18户村民任何好处,这事你们可以到村里挨门挨户的调查。这18户村民的情况,我是知根知底的,都是老实巴交的庄户人家,所以我就用了他们户主以外的家人的身份信息在信用社开了18个账户,这些账户都在我自己家里保管着。”

9月30日,李某某因为自己的“好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对组织的处理我完全接受,无论什么理由,我的确是套取了国家的惠农资金,我们村的集体利益受益了,但是国家遭受了损失,我这么干确实不对,受处分,该!”

在县纪委谈话后,李某某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明白了此事对国家惠农资金使用造成的不良影响,开始积极地进行整改挽救,注销那18个银行账户,按实际面积上报本村的小麦种植面积,并白天黑夜的上门入户向那18户村民做解释工作,消除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茌平县纪委监委建立惠农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信访举报专项台账,对在惠农补贴、扶贫救济、农村低保、旧村改造等领域违规使用资金,以及违规征收、承包、流转、出租土地等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都要从实从严从重查处,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来源:齐鲁网、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5-22/27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