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想凭农技拿下市场做大销量:“这是不可能的”!

零零社区网友  2019-03-25  互联网

  近两年,“农技”这一关键词隔三差五就会上“热搜”。国家政策频频发布、农资企业重拳布局……特别是深陷迷茫的农资经销商,尤其寄希望于凭借农技克服转型焦虑。

  有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而有人却说:“靠农技转型升级,简直伪命题”!起初听到这一说法时,笔者十分震惊。为一探究竟,笔者深谈了多位经销商,他们都曾经或者正在以农技为突破口转型升级。

  他们的话,确实令人深思。

  意想不到的回答一:

  靠农技拉动销量是胡扯

  不少尝试用农技授课拉动产品销量的经销商,都对其效果表示失望,原因各不相同。

  第一,某些“砖家”水平太次。自身基础差,那就找个靠谱的技术老师。而经销商说,好多专家实操水平低,甚至还不如当地的老百姓。“最近,我们村山药表面莫名出现好多小洞,专家看后说是一种斑病,但是凭他咋弄也没治好。后来还是一个大爷发现的,说根本不是病,是线虫顶的小窟窿,大家对症打了点药就没事儿了”。这不是个例,不少经销商都反应某些“砖家”水平太次,连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别提通过农技拉动产品销量了。

  第二,农户没有他说的那么渴望农技知识。“当学生的时候,你也想好好学习考高分。但是想归想,真让你学的时候,你做得到吗?有毅力吗?”经销商比喻,农户对农技的渴望,跟学生想考高分的渴望一样。很多时候,你开了农技课程,来的人乌央乌央,但是结果呢,上面老师激情亢奋,下面聊的热火朝天。结束时农户围着问你,有便宜肥料吗?经销商气的当场吐血。转型之路越走越黄……

  意想不到的回答二:

  靠农技无法在同一地方长期立足

  同一个地方,没有大的环境影响,无非就是几种作物、一些病害、以及多种有效的种植诀窍。一年讲不完讲两年,两年讲不完讲五年……也就差不多了。而且,当农户尤其是种植大户掌握了基础的知识后,他就会想办法的节约成本,在你推荐的套餐中找寻可替代的、性价比更高的同类产品。你辛辛苦苦指导了他,结果他只给你贡献了2年的利润。很多经销商所处地区,土地流转飞快,跨界包地大户多,即便是知道结果如此,也只能依靠农技前行。但从交谈中,笔者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心……

  意想不到的回答三:

  批发商就不用考虑这条路了

  经销商认为,种植大户崛起,零售商是跟这群人最紧密的人。渠道下沉,企业最需要的也是零售商。所以从转型的必要性来看,零售商尚可尝试,批发商就不用考虑这条路了。“有的企业甚至把零售都砍了,全靠自己团队运营,你想转型都无门”。

  意想不到的回答四:

  真种出高品质水果,你也帮不上忙,卖不出去

  科学的农技管理是种植高品质水果的基础,肯定有人能做到。尤其是做到之后,经销商大多都会想再延伸一步,能不能帮助农户把果品卖出去,锁牢合作关系。然而,涉足过的经销商奉劝,果品采销的“水”,深到你意想不到。最大的痛点是储存,尤其是草莓、葡萄等保鲜期短的农产品,同一时间大量上市,你收的过来,也不见得卖的出去。对接商超或精品水果店,听着容易,做起来难。而且,只能在当地小范围运作,还不如踏踏实实专攻农资……

  听了这些反馈,你是不是也对农技转型这条路心灰意冷?这种模式真的是空谈?

  经销商反馈的问题固然存在,但是哲学告诉我们要正反双面看问题。以农技为突破口转型,确实不是万金油,也不适合所有的经销商。

  那么“农技”究竟能干啥:

  一、农技是个突破口

  在经销商生存现状下,有人转型靠黑科技产品、有人转型靠模式、有人转型靠农技,而这些都不是万金油,它们是手段,是突破口。经销商能够制霸一方,靠的是综合实力的竞争。突破之后拼什么?拼的是大单品、是套餐、是客情、是管理、是服务(农户孩子生病你帮着送医院是服务、帮老人把肥料背到田间地头是服务、记得农户生日送上祝福全都是服务……)这些都决定了你在当地能否做大做强。跳出农技看农技,你会视野开阔,游刃有余。

  二、农技是资深可靠

  经销商说:“我愿意高薪邀请资深专家讲课。”是专家不是“砖”家。作为专家,应当勤下地,深度了解1-2种作物。能够针对不同区域的作物,结合优质产品合理搭配,同时制定出最具竞争力的作物解决方案。然而,这样的专业农技人员在市面上是非常稀缺的。

  三、农技不是搞噱头

  有一位靠农技转型创业5年,越做越大的经销商告诉笔者,想走农技这条路,吃苦是肯定的。首先,经销商一定要明确一个概念,你要传授的是农技,而非搞农技噱头。“想靠一场会,请几个农技老师讲一讲就实现销量的提升,转型立足市场,这就叫农技噱头。”经销商创业几年,他提醒同行,做农技很辛苦,真的要身体力行扎根基层,通过一次次的试验,选出最适合作物的产品搭配。只要你能帮农户持续赚到钱,他们肯定不会抛弃你。要有恒心和耐心。

  与此同时,也要全面发展,懂营销,明政策,会带团队……培养更专业的农技人才,不断更新实用技术。总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见到成果。

  笔者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农资经销商依托农技转型,不是胡扯。但这条路远不是说出来那么简单。需要干劲和耐心,更需要一些方法和指导。

  “2019中国农资新业态峰会”,一批从一线市场中蹚出来的“经销商探路者”,与您分享转型应该抓住哪些“新业态”。笔者真心的期待经销商朋友都能够找到自己的转型之路。(农资导报官方微信)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3-25/26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