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缺墒,板结,草害:官方紧急发布麦田管理五要点

零零社区网友  2018-12-10  互联网

据了解,今年播种后浇蒙头水的麦田比例占到29.7%,部分麦田土壤板结龟裂,而且部分浇蒙头水的地块草害偏重。此外,播种以来大部地区无有效降水,麦田冬季缺墒风险较大。

12月3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河北省2018年冬前小麦苗情分析及冬春季管理技术建议》,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针对可能发生的秋冬连旱,及时制定抗旱预案,突出抓好节水品种和优质强筋品种先进适用技术指导,推进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为准确掌握小麦冬前苗情,科学研判生产形势,争取麦田管理主动,省小麦专家顾问组和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产业创新团队专家在前期分区域考察的基础上,于11月19日至21日对石家庄市藁城区、保定市望都县、沧州市泊头市、衡水市景县、邢台市南和县和邯郸市永年区的小麦生产大田苗情和墒情进行了考察。考察组在分析研判当前小麦苗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冬春季麦田管理技术建议。

当前小麦苗情特点

今秋种麦期间,全省大力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和规范化播种技术,精细整地、造墒播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落实到位率高,优质强筋小麦实现规模化种植、订单化生产,全省麦田基本无旺长,主体麦田长势良好,整体苗情好于上年、接近常年。

一|有利因素

1.适播面积增加,亩基本苗合理。今年9月至小麦播种前,我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大部分麦区降水10-30毫米,不能满足适播水分需求。麦播地块普遍需要播前造墒或播后浇蒙头水,播前造墒和浇蒙头水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9%,有效提高了土壤墒情。由于今年玉米收获早于往年,加之良好的水浇条件,基本保证了小麦适时适墒播种,全省适期播种面积达83.8%,比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是近年来比例较高的年份。各地农业部门在播种前通过分批次测定小麦种子的千粒重和发芽率,提出了不同品种适宜的播种量。据调查,冀中南麦区亩基本苗数23万-26万,冀东麦区亩基本苗数27万-31万,北部麦区亩基本苗数32万左右,均较为适宜。

2.优种面积扩大,播种质量提高。全省节水小麦品种供种面积超过2736万亩,同比增加536万亩。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优势区域实现规模化种植和订单化生产。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83.9%的麦田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90%的麦田进行了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74.2%的麦田进行了播后镇压,均比上年有所提高,接近常年。因规范化耕作播种技术落实到位,播种质量总体较好,麦田缺苗断垄现象显著减少,各项节水节肥节药措施得到普及。

3.植株个体健壮,麦田长势均衡。与上年相比,一类苗比例显著增加,二类、三类苗比例明显下降。据农情调查,一类苗占52%,同比增加24个百分点;二类苗占40%,同比减少11个百分点;三类苗占8%,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全省主体麦田长势均衡,整体苗情明显好于去年,接近常年。主体麦田亩总茎数75万-90万,同比增加15万-30万,群体充足。小麦主茎叶龄4叶1心至5叶1心,大部分叶蘖同伸,分蘖空位现象少,大蘖占比较高。据各市农技推广部门的调查结果统计,全省麦田亩均总茎数82.5万,比上年增加21.9万,为正常偏多年份;小麦叶龄4.8片,单株茎数3.2个,次生根3.8条,分别比去年增加1片、1.3个和1.4条,个体素质指标均为正常偏好年份。

4.光照积温充足,冬前降温平缓。冬小麦播种以来,我省冬麦区平均气温9-13℃。其中: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4市局部较常年偏高1-1.5℃,唐山、秦皇岛、沧州、廊坊4市局部偏低1-1.7℃,其他地区接近常年。麦区积温在450-650℃·d,其中:石家庄中部和东南部,衡水中部,沧州南部,邢台、邯郸两市大部在600-650℃·d。与去年同期相比,积温多30℃·d。大部分时段天气晴好,各地总日照时数246-316小时,平均每天6-8小时,仅11月上中旬出现短时寡照天气,与常年相比基本持平略偏多,显著多于去年,日照情况良好。近期气温下降缓慢、日照较充足,有利于小麦进行抗寒锻炼。

二|不利因素

1.浇蒙头水面积增加,部分麦田土壤板结龟裂。今年播种后浇蒙头水的麦田比例占到29.7%。其中,部分麦田没有及时中耕锄划,再加上播种以来没有降雨,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土壤板结严重且裂缝较深,裂缝中的小麦根系暴露在空气中,跑墒漏气,给麦苗安全越冬带来隐患。

2.秋冬季干旱少雨,麦田冬季缺墒风险较大。播种以来大部地区无有效降水,麦区平均降水量为10毫米,较常年偏少7成。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中北部和石家庄、保定两市的局部10.7-39毫米,20毫米以上的降雨主要分布在廊坊北部和唐山中南部,其他大部分地区在10毫米以下,部分地区不足5毫米。中南大部偏少7-9成,部分地区偏少5成,北部麦区大部偏少1-4成。据气象部门预测,2018-2019年冬季(12-2月)全省整体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其中,南部地区接近常年,中北部偏少。秋冬连旱会造成越冬期麦田表层土壤墒情变差,尤其是整地质量差、播后镇压强度小、土壤裂缝多和保墒能力差的沙薄漏地,越冬冻害风险较大。

3.部分地块草害发生偏重。据植保部门11月份冬前基数调查及本次考察,今年麦田病害、虫害总体轻于去年,部分浇蒙头水的地块草害偏重。其中:纹枯病、根腐病较去年发病轻;茎基腐病在个别地块有发生,但总体面积不大;麦蜘蛛在个别地区发生,密度较低;灰飞虱零星发生;有机肥用量大的地块金针虫发生较重。麦田杂草以双子叶的播娘蒿、荠菜及禾本科的雀麦、节节麦为主。调查中发现,未进行杂草秋治地块,麦田播娘蒿发生较重,每平方米达87株,叶龄达到4-7片。浇蒙头水后,既没有进行锄划,也没有进行杂草秋治的地块,杂草发生偏重。

冬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一|适时麦田镇压

浇蒙头水后未及时进行锄划造成土壤裂缝较多的麦田,以及整地质量差、镇压强度低、地表坷垃多、土壤塇松的麦田,要抓住冬前有利时机,适时进行麦田镇压,以压碎坷垃、弥合裂缝、踏实土壤、促进根系发育,起到土壤提墒保墒和麦苗防寒抗旱的效果。冬前镇压要在土壤封冻前的晴天中午之后至下午16点之前进行,要避免在地表过湿、土壤结冰或叶片霜冻时镇压。镇压要按照一个方向进行,避免双向来回镇压损伤麦苗。对于已浇冻水的麦田,及时进行锄划,在冬季表墒适宜时选择晴天中午进行镇压。

二|科学浇好冻水

中南部麦区整地质量好、土壤墒情充足的麦田,可以不浇封冻水。保墒能力差的沙薄地和整地质量差、土壤塇松的麦田,以及缺墒麦田,要适期浇好封冻水,以踏实土壤,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并为推迟春季麦田管理创造条件。种植抗寒能力较差品种的麦田和中北部麦区要浇灌封冻水。浇封冻水的时间一般以日均气温下降到5℃左右,夜冻昼消时进行。各地要充分考虑麦田轮灌周期,确保冻水浇灌在麦田上大冻前完成。浇冻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量不宜过大,以当天浇水全部入渗土壤为宜,切忌大水漫灌。浇水后要适时锄划,以破除土壤板结,避免土壤裂缝,灭除麦田杂草。

三|春季节水节肥

土壤悬松、坷拉多而没有进行冬季镇压的麦田,可在返青期前后适时镇压,以粉碎坷垃、踏实土壤、提墒保墒、促进返青,推迟春季肥水。适期播种的一类麦田和二类麦田和播量偏大导致群体偏大的麦田,要将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推迟到起身后期至拔节期,促分蘖两级分化,构建合理群体。播种偏晚、群体不足的三类麦田,春季切忌早施肥早浇水,要在冬季和早春适时进行浅锄划,以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待新根新蘖长出后,追施适量氮肥和磷肥,促根促蘖保穗数。各地要密切关注春季天气变化,在强冷空气到来之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灌水、喷施抗寒调节剂、追施速效化肥等措施,防控“倒春寒”天气危害,实现抗逆减灾。有条件的地方要应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水肥运筹,以起到节水、省工、增效作用。

四|防治有害生物

各地要切实搞好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密切关注红蜘蛛、灰飞虱、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等病虫的发生发展动态。待小麦返青后,根据当时当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精选生产上行之有效的“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组合,结合化学除草及时开展“一喷综防”。麦田杂草偏多的麦田,要在冬前和早春进行锄划灭草。

五|严禁牲畜啃青

啃青会减少小麦植株光合面积,造成缺苗断垄,加重冻害和病虫害侵染程度,减产显著。各地要坚决杜绝牲畜麦田啃青。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8-12-10/26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