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病虫害测报区域站监测,6月中旬以来一代棉铃虫成虫进入盛发期,黄淮、华北和西北地区诱蛾量偏高,气象条件对北方二代棉铃虫发生有利,预计今年二代棉铃虫在北方大部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偏重发生,华北和西北地区区域加重为害态势明显,各棉区Bt棉田偏轻发生。预计棉田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其他作物田发生面积为3000万亩。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一、华北、西北和黄淮大部一代棉铃虫数量偏高
各地5月下旬在小麦等寄主作物田调查,一代棉铃虫平均亩残虫量,河北、山东分别为86头、41头,新疆玛纳斯为70头,河北阜城、安新、馆陶和山东高密等地超过100头。6月上旬未以来,一代棉铃虫成虫进入盛发期,黄淮、华北和西北地区蛾量偏高,河南安阳、山东商河、河北武邑灯诱虫量为2011年以来最高值(数据数据见下表)。宁夏多地见虫,惠农和农垦性诱虫量分别为244头和857头;辽宁朝阳、内蒙古阿拉善和巴彦淖尔等地诱虫量100多头。
二、作物种植有利于棉铃虫发生为害
今年各棉区棉花种植面积较为稳定,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新疆棉区种植较高比率的Bt棉,Bt棉抗虫效果稳定,对二代棉铃虫发生起到明显控制作用,棉田会表现卵量高而幼虫量不高、为害不重的现象。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广泛种植,为棉铃虫繁殖为害提供了适宜的寄主条件,棉铃虫对棉田外作物的危害将加重。加之棉铃虫对有机磷、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高水平抗性和高龄幼虫的耐药性,防治效果降低,田间为害程度加重。
三、北方高温干旱天气对棉铃虫发生为害有利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6月下旬至7月上旬,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气温较常年偏高,其中华北西部和北部等地偏高1~3℃,对棉铃虫发生为害十分有利。
近几年棉铃虫种群明显上升,二代即进入棉田外其他作物田为害,棉铃虫钻蛀为害生长点的特点,将对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处于苗期的作物造成严重为害。各地应注意加强各作物田的调查,及时指导卵期和低龄幼虫开展科学防治,降低为害损失,保护作物生长安全。(文章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