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从创业老板沦为打工者!用700万买教训:土地流转这些坑你别踩!

网友投稿  2018-06-13  互联网

近年来中央政策聚焦于改革农业经营制度,以土地流转为前提,引导鼓励工商资本下乡经营农业,同时鼓励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发展。在许多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批靠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主群体。今天给大家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土地承包户身上的故事,通过4年来的经验教训,以此来提醒大家:大规模土地流转搞种植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

小张是一个很好学、很勤奋的人。十六岁考上农业大学,读的是果树专业,毕业后在农业局干了三十多年,当副局长十五年。2013年小张年过半百,从副局长位置上退下来。喜欢干事的人该怎么打发日子,于是就萌发出创业当老板的念头。当时桃子在地头收购价每斤2.5元以上,一亩地可收入万元以上,小张看到这个好项目后,就组织了十多个志同道合者流转了700多亩土地种植桃子和大樱桃。从2013年到2016年底累计投入700多万元仍没有盈利,年底还要给农民80多万的地租,让股东们兑钱,都强调困难,没人再肯投入了。

值得庆幸的是,小张找到了一个接手者,以400万的价格转让了。新老板不让小张走,小张就给新老板打工。到此,小张四年的创业以失败结束,完成了领导——老板——打工者的角色转换。


下面是他总结的4年来的经验教训,以此来提醒大规模土地流转搞种植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详细了解流转土地的不利因素

对拟流转的土地,土质是否合适?水、电是否充足?我们流转的土地就是因为打井困难造成了很大影响。

2、要留有“预备队”

战争中指挥者都不让部队全部压上,留下预备队关键时用上,种地也应该留有余地。你有100万资金,你最多计划投资60万,你预算投资60万可能到时100万也不够。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如果没有按计划盈利,又没有后续资金,到时你扔都扔不掉。

3、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我是一个自信的人,搞农业半辈子,自认为精通农业,实际到生产中很多东西是要靠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经验。

4、不要图省钱降低标准

看到农民用半成品苗效果很好,为了图省钱我们建园时也大量用半成品苗。由于面积大,管理质量难控制,结果造成没有一次成园,后面几年补树,损失很大。

5、不要盲目相信新品种

对专家推荐的新品种要实地看,看市场的卖价,市场才是真正的专家,我们30元一株买的几个新品种,没有一个比老品种有优势。

6、品种不要太多

一个品种要有50亩以上,少了只能自己到市场零售去。

7、控制好苗木纯度

品种不纯,后患无穷,采果难,卖果更难。

8、用人是关键

人是最难管理的,大规模种植需要大量用工,农业工人,工作面大,不好监督,不好控制质量标准,打工者技能参差不齐,如何管理是个大难题。

9、市场是个小孩脸,说变就变

果树从栽种到盛果最少四年,不能用当下的市场来衡量未来的市场,对未来市场的变化只有上帝知道,但他不告诉你。

.....................................................................

本文系种植大户参考微信订阅号发布,欢迎订阅!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8-06-13/268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