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首份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报告发布

网友投稿  2017-11-24  互联网

《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报告》蓝皮书揭幕

11月24日,《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报告》蓝皮书在京正式发布。蓝皮书在历经8个月大规模走访调研基础上撰写而成。业内公认:这是化肥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接地气的一次调研;也是工业和农业领域迄今为止首次开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
  蓝皮书系统梳理了化肥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典型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8项政策建议,为新一轮化肥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坐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刘志仁、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农艺师高祥照,全国骨干化肥企业,以及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在内的主流媒体出席了蓝皮书发布仪式。
  行业瞩目:化肥史上最大规模调研
  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工业领域转型升级的主线,也是今年农业领域的重头戏。化肥工业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风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今年3月26日在京启动。调研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化工报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高效复合肥料国家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国化工产业发展研究院、金正大集团8家单位联合发起组织,对化肥行业展开史上最大规模、全方位的实地调研,引发全行业瞩目。
  ——行业首次。据介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的此次调研,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在农业领域,均属于开产业先河。
  ——规模大。据统计,调研组先后实地走访了江苏、安徽、湖北、山东、云南、贵州、青海、河北、河南、黑龙江、广东、宁夏、山西、北京等10多个省份的30余家化肥骨干企业,并面向全国近100家化肥生产企业、150家肥料流通经销商和种植大户发放调查问卷,全面摸清了行业家底和存在问题。
  ——时间长。从3月底启动,到11月调研行程结束,历时8个月之久。
  ——规格高。调研集聚了政产学研多方力量,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对化肥行业进行全方位透视,获取大量第一手材料,为行业管理和企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覆盖广。数字显示,此次调研所涉企业化肥经营总量占全国总产能的56.7%,由此获得的调研数据完全能反映行业基本面。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对蓝皮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产业告急:经营效益跌入十年低谷
  蓝皮书对当前化肥行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梳理。结论认为,化肥产业整体效益跌入10年来的谷底。
  数字表明,根据对抽取的43家企业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2016年,接近70%的企业处在盈亏平衡线以下,行业运营效益可谓极其低迷。与此同时,蓝皮书指出,在影响企业效益的众多因素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成本、销量、价格、优惠政策取消和安全环保。这一结果表明,化肥产业正受到来自内外两个层面的双重挤压。一方面,在供给侧,除了产能过剩之外,由于优惠政策取消和环保压力加大,企业经营成本大幅攀升;另一方面,在市场端,受需求不振影响,化肥销量和价格都呈逐步下滑态势。
  走出低端肥料过剩泥潭,适应绿色农业大势,加快发展新型肥料势在必行。但是,在统计的43家骨干企业中,新型肥料占比均未超过50%。其中,约有35%的企业新产品占比在10%以下,有35%的企业新产品占比在11%-30%。合计起来,七成企业的新型肥料占比均没有超过30%。
  奋力突围:供给侧改革已在路上
  在实地走访全国重点化肥企业后,蓝皮书在总结化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基础上,推出了金正大集团、开磷集团、盐湖股份、灵谷化工、硅谷肥业五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标杆。这5家企业分别在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新型肥料领域,为全行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改革方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摆脱低端竞争,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提升中高端供给。蓝皮书认为,对于以氮磷钾为主营业务的传统企业而言,改革发力点在于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存量产能,在此之上延伸产业链,实施多元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不断夯实企业竞争力;对于复合肥企业和新型肥料企业,要以持续的创新为动力,在产品和服务上双轮驱动。
  产业呼声:既要“松绑”更要“输血”
  同时,蓝皮书还提出了当前化肥行业在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存在的新问题。企业反映,过去化肥是个宝、现在化肥是棵草;现在有一种不好的苗头,片面地把化肥与污染划等号。这种局面如果不改变,不仅影响产业发展,也会对农业造成威胁。大量的研究表明,化肥的使用与我国粮食产量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联合国粮农组织也认为,化肥对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率为45%-50%。如果没有化肥,没有强大的化肥工业,必将会引发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带来不可估量的民生问题甚至社会动荡。现在虽然国内主粮供应基本充足,但化肥对粮食高产稳产的重要意义仍然非常重大,在这方面,有机肥是难以做到替代化肥的。
  这些企业呼吁,化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的地位不能动摇,实现现代化农业,更是离不开新型化肥产业。没有现代化的化肥工业基础,便难以支撑现代农业的高楼大厦。化肥产业未来发展更加需要来自社会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重视。
  为此,蓝皮书郑重提出了8项政策建议。蓝皮书认为,化肥不仅仅关系粮食安全,更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在中国乃至全球粮食紧平衡将长期存在的状况下,要实现“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目标,化肥作为国家战略物资的地位不可动摇。蓝皮书特别强调,当前社会对化肥行业多有误解,一些舆论片面地将化肥与污染和劣质农产品联系起来,已妨碍了这个产业良性发展,完善支持化肥产业发展的政策已是当务之急。
  据了解,这8项建议包括《关于完善化肥产业政策体系的建议》《关于将淘汰化肥落后产能纳入国家去产能整体战略的建议》《关于大力支持新型肥料发展的政策建议》《关于助推化肥产业“走出去”的政策建议》《关于大力支持化肥企业开展农化服务的建议》《关于促进化肥产业资源保护性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建议》《关于国家支持民族钾肥工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化肥市场规范管理的建议》。
  蓝皮书重点指出,鉴于依靠市场自发去产能成效缓慢,建议比照煤炭钢铁行业做法,在化肥行业设立100亿元启动基金,带动化肥产业和社会投资300亿元以上,重点支持化肥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鉴于新型肥料发展滞后问题,建议国家加大对这一新兴产业的扶持,以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需要;蓝皮书还针对企业呼声强烈的肥料登记、市场监管、三元复合肥出口关税问题,建议简化手续、取消关税,给化肥企业松绑,为化肥产业新一轮腾飞奠定基石。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7-11-24/266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