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化肥进口:风平浪静下暗流涌动

零零社区网友  2017-11-13  互联网

11月1日,商务部发布2018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分配原则及相关程序。 2018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与今年基本保持一致。其中,尿素330万吨,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自今年12月 15日起,关税配额管理机构受理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并发放2018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证明》。
  与之对应的是,我国进口化肥数量持续增长。有关数据显示,9月份共进口化肥73万吨,比8月份增加8万吨。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化肥672万吨,同比增长20.8%;累计进口金额17.2亿美元,同比下降1%。其中,氯化钾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的进口数量分列第一位和第二位。氯化钾前三季度进口量为548.6万吨,同比增长27%;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进口量为89.2万吨,同比下降4.4%。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产肥料价格猛涨,许多厂家已制定涨价措施,随着化肥冬储的到来,肥料行情走势关系到整个市场走向。
  配额申领 先来先领最低2000吨
  2018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实行先来先领的分配方式。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在其经营范围内均可申请化肥进口关税配额。
  2018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实行先来先领的分配方式。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在其经营范围内均可申请化肥进口关税配额。2018年化肥国营贸易关税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297万吨,磷酸二铵352万吨,复合肥176万吨。国营贸易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在国营贸易总量内申请关税配额。
  2018年化肥非国营贸易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33万吨,磷酸二铵338万吨,复合肥169万吨。非国营贸易企业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华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非国营贸易总量内申请关税配额。
  2018年化肥国营贸易关税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297万吨,磷酸二铵352万吨,复合肥176万吨。国营贸易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在国营贸易总量内申请关税配额。其他企业根据实际进口需要选择申请国营贸易关税配额或非国营贸易关税配额,由国营贸易企业或非国营贸易企业代理进口。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申领化肥进口关税配额实行先来先领,直至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申领完毕。企业申领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时,其可申领的起始关税配额数量根据以往实际关税配额使用情况设定,在起始关税配额数量内企业可分次申领《化肥进口关税配额证明》。企业报关进口后或将未使用的化肥进口关税配额退回后,可在不超过起始关税配额数量的范围内再次申领化肥进口关税配额。
  据悉,2018年关税配额起始申领量,最高不超过50万吨,最低不低于2000吨。新申请企业的起始关税配额为2000吨,其他企业以2017年起始数量为基础进行调整,2017年核销率在80%以上的企业上调40%,2017年核销率在50%~79%的企业上调20%,2017年核销率在25%~49%的维持不变,2017年核销率在25%以下的扣减50%,2017年之前有业绩,但2017年没有申领化肥进口关税配额证明的企业起始量维持不变。
  进口化肥 前三季度同比量增两成
  据了解,2018年度内首次申领的新申请企业,还需同时提供营业执照及企业代码,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需提供批准证书或依据《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取得的备案回执。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我国化肥主要有两大进口品种,一是氯化钾,二是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我国是个缺钾国家,自产钾肥不足,需要大量进口,而进口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则主要在南方的经济作物区使用。
  据国家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共进口化肥73万吨,比8月份增加8万吨。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累计进口化肥672万吨,同比增长20.8%;累计进口金额17.2亿美元,同比下降1%。氯化钾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分列进口第一位和第二位。氯化钾前三季度进口量为548.6万吨,同比增长27%;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进口量为89.2万吨,同比下降4.4%。
  长期以来,进口化肥通常以高端肥料的形象出现在国内市场,但近年来随着国内肥企的兴起与肥料技术日臻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内肥企开始生产高端肥料,与进口肥竞争,随着国内高端肥料的兴起,进口肥料不再一枝独秀。
  出口方面,今年9月份中国共出口化肥189万吨,8月份出口量为253万吨,环比下降25.3%。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累计出口化肥1904万吨,同比下降6%;累计出口金额45.6亿美元,同比下降6.2%。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成本的提高、大气治理力度加强以及产量的减少,化肥出口的供应被无形中抑制了,也降低了中国化肥价格的竞争力,业内专家预计,短期内中国的化肥出口总量还将下降。
  国产化肥 成本增加致竞争力减弱
  连日来,原料价格不断上涨,许多厂家被迫上调化肥出厂价,也有许多厂家延后推出冬储政策,希望等原料价格趋稳后再制定具体的冬储价格。
  近期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持续上涨。据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消息,11月8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CF-CI)为2011.10点,同比上涨282.47点,涨幅为16.34%。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我国肥料原料价格持续高企,加之优惠政策相继取消,那么我国化肥生产成本将不断增加,这将降低我国化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大化肥出口难度,而化肥进口量也将随之增加。
  有关数据显示,尿素企业总体开工率下降至50%,其中气头企业开工率保持在60%;因大气治理力度加强,企业减产检修增多。磷肥方面,磷酸二铵企业总体开工率下滑至46%,受原料价格大涨和下游需求减弱影响,企业限产检修增多。钾肥方面,60%氯化钾到站价1870元/吨,发运正常;青海前期检修厂家尚未开工,货源较少。
  相关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化肥市场进入冬储期,但市场启动迟缓,需求整体疲软。供应方面,整个化肥市场受原料上涨、需求疲软和大气治理力度加强影响,企业开工率持续下滑,处于较低水平。
  一般而言,进口化肥的价格一直是国产化肥价格的风向标。进口化肥价格下调,原本国产肥很有可能随之下调,但是原料价格的上涨也使得国内肥企不得不提高化肥出厂价。这样一来,进口肥价格下调,而国产肥价格上涨,这让国产肥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7-11-13/26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