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镁研所发声:镁会成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大营养元素

网友投稿  2017-09-22  互联网

  镁会成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大营养元素。中国农业对镁肥的需求会快速增长赶上欧洲,以目前土壤情况估算,年需要量保守估计也要在400万吨(以硫酸镁计)。这是记者9月20日从在京召开的国际镁营养研究所(镁研所(IMI))首届理事会上得知的信息。一年前成立的镁研所(IMI)以植物镁营养、镁等中微量无素与其它营养元的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提出三个结合的定位——工农商学结合、植物营养基础与应用研究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会议现场

  今年以来,肥料业界对于镁肥的关注度急剧上升。镁肥对于全球农业的价值正在不断地被业界认知,但镁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研究相对落后,镁元素的施用标准也是空白。专家们提出:镁肥在作物上的合理应用和镁肥料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更令业界关注的是:《硼镁肥料》国家标准将于明年4月1日正式实施。

来自五个国家的7个常务理事

  在镁研所的首届理事会上,记者看到了来自6个国家的7位专业委员会成员,他们都是全球镁营养研究和应用领域最权威的专家。7位专家因镁结交,因镁结盟。其中土耳其Sabanci大学的Ismail Cakmak教授,中国农大的张福锁教授,德钾盐郭延亮博士更是师出同门。

  最令记者感兴趣的是:镁研所的工作给中国肥料创新工作开启了一种新模式。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开拓镁元素从营养研究到肥料品类开发的新领域。这样的合作拥有深度与广度空间,研究工作与产品创新可以自由地延伸和拓展,会产生更多的交叉合作,其研究成果的价值不局限于科研或是肥料产品,而是在共同构建一条完整的从植物营养到肥料新品类的产业链。

上图:左一为中国农大的张福锁教授、左二为土耳其Sabanci大学的Ismail Cakmak教授

下图:左一为德钾盐郭延亮博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张福锁教授在首届理事会召开时,首先摆出的议题是镁研所的研究室、设备、人员招聘,这完全是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节奏。记者注意到,镁研所从7月份开始面向全球招聘,职位包括研究所的副所长、专职研究员、博士及各方面的工作人员。据了解,依托于德钾盐与福建农林大学镁研所,于2016年9月在福建农林大学成立。

镁肥产品受同行关注

  镁在中国和其它很多国家是一个被遗忘的营养元素。欧洲施用镁肥已有80多年的历史,镁肥在欧洲的施用量达百万吨(以硫酸镁计),是全球最高的。中国土壤的缺镁情况也相当严重,农业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有2.1亿亩的土壤中度缺镁,1.4亿亩土地严重缺镁。镁研所立足中国辐射全球的定位也正迎合了这个市场需求。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7-09-22/26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