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结构性问题严重养分含量提升

网友投稿  2017-09-05  互联网

本报讯(记者李宝)近日,记者从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获悉,《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监测报告》已经完成并发布。2016年全国监测评价结果表明,耕地质量呈现出三大特点:土壤结构性问题比较明显,土壤养分含量稳中有升,土壤健康状态总体良好。

监测数据显示,土壤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耕层变浅,土壤板结问题较为突出。依据适宜作物生长的耕层厚度20厘米以上的标准评价,有65.5%的监测点耕层厚度较浅。依据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容重1.10~1.35克/立方厘米的标准评价,有25.9%的监测点土壤容重大于1.35克/立方厘米,反映出土壤孔隙少、孔隙度小,板结现象较为严重。从区域分布看,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土壤容重较高,平均在1.35克/立方厘米以上,土壤板结问题相对突出。

养分指标上,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含量整体提升,中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含量水平较低,区域性土壤酸化问题日益显现。其中,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4.3克/千克,与2004 年比,含量上升1.8克/千克,年均上升0.15克/千克。此外,2016年首次监测反映土壤健康状况,个别地区镉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绝大部分耕地土壤处于健康状态。

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质量监测处处长马常宝表示,2016年监测工作与往年相比,呈现三个变化:一是扩大了点位数据。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发布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有关要求,由357个国家监测点扩大到850个,分布31个省(区、市)748个县(区),年度监测数据增加2万余个。二是拓展了养分指标。在继续监测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指标的基础上,拓展监测了反映土壤养分持续供应能力的全磷、全钾指标,以及与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的中微量元素指标。三是增加了健康指标。首次监测反映土壤健康状况,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重金属指标,并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健康状况。

马常宝表示,近年来实施的耕地质量保护提升、黑土地保护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重大行动,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等技术措施对耕地质量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将继续落实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耕地质量保护提升、黑土地保护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重大行动,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7-09-05/266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