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浙江品种更新换代加快

网友投稿  2017-06-09  互联网

本报讯在2017年浙江审定的晚稻品种中,稻瘟病抗性达中抗或抗的品种占47.6%,达部颁二等或三等优质米的品种占71.4%。浙江推进品种审定制度改革,加快优质、多抗、广适、宜栽新品种选育推广,为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品种支撑。

优化品种试验。一是优化试验组别。将旱稻、深水稻、彩色稻、普通玉米、干籽大豆和棉花等作物列入特殊用途品种,育种单位自行开展试验,简化审定程序,促进品种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目前已自行开展普通玉米、彩色棉花、山稻三组试验。二是拓宽品种试验渠道。有资质的主体,如部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企业联合体、科企联合体和科研单位联合体,可针对自有品种自行开展试验,有效拓宽了品种试验渠道。三是完善试验指标。将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等抗性检测点由3个增加到6个,增加旱稻品种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对所有参试品种进行DNA指纹鉴定,使品种特性描述更准确。四是缩短审定周期。对企业申请的以及表现优秀的品种续试和生产试验同步进行,审定周期最短缩至两年。

修订审定标准。组织专家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对多项关键审定指标进行优化调整,突出抗性、熟期、品质等要素,对水稻稻瘟病、小麦赤霉病等重要病害设立一票否决制度;对部分作物生育期偏长影响茬口安排、抗倒性差、推广风险较大品种不予审定;对优质早熟绿色多抗品种降低产量要求,筛选优良品种,引导育种单位选育符合生产需求的绿色品种。

建设展示平台。设立现代种业发展专项经费,加强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加快推广。据统计,今年浙江在全省11个地市建立早稻、晚稻、玉米、大豆等作物新优品种展示示范点40多个,对近三年审定、引种、试验表现优异和筛选的优质多抗品种进行小面积集中展示和大面积示范,展示品种100多个,示范面积超过5000亩,为广大农民和种粮大户打造一批“看禾选种”的窗口,为种业经营人员提供品种评价选择平台,同时对品种进行跟踪评价,降低推广风险。 (哲侬)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7-06-09/265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