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有机肥在果菜茶领域开疆拓土

零零社区网友  2017-04-07  互联网

宜章县晓夏街“果-沼-猪”生态示范园利用猪的粪便生产有机肥和沼液,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宜章县晓夏街“果-沼-猪”生态示范园利用猪的粪便生产有机肥和沼液,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南方的四月春意盎然,宜章县瑶族茶农正在有机肥示范田里采摘茶叶。

南方的四月春意盎然,宜章县瑶族茶农正在有机肥示范田里采摘茶叶。

□本报记者郑涵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肥料企业都将新型肥料的推广目标锁定在经济作物区,争相占领以“果菜茶”为主的新型肥料市场。但由于多年“重无机、轻有机”施肥理念,果菜茶作物不合理地大量施用化肥,虽然产量上去了,但其质量、口感却不如从前,众多消费者坦言,水果蔬菜没有了小时候的味道。果菜茶都是鲜活农产品,其质量安全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3月1日,全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进落实会在湖南省宜章县召开。会议提出,为了提高蔬果品质,既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改进品质,更需要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增施有机肥,这一任务艰巨而紧迫。

充分利用有机肥源

过去,为了保供给,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成本增高,生态环境也亮起了“红灯”。现在,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工作主线,以绿色农业发展为工作重点。围绕这一工作主线和重点,农业部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其中一个重点任务就是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2月8日,农业部印发了《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以果菜茶生产为重点,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涉及柑橘、苹果、茶叶、设施蔬菜等4大类经济作物及其主产区。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农业绿色发展的成效既体现在产量的增长上,也体现在经济效益的提升上。我国水果、蔬菜、茶叶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位,但综合效益却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本过高,特别是化肥施用量过多。据统计,我国果树亩均化肥用量是日本的2倍多、美国的6倍、欧盟的7倍,蔬菜亩均化肥用量比日本高12.8公斤、比美国高29.7公斤、比欧盟高31.4公斤。在当前农业生产遭遇到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必须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提高果菜茶产业竞争力。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有机肥资源,可以减少化肥投入,实现节本增效。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得在会议上介绍,目前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已经具备了有利的条件。一是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绿色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正成为全社会的实际行动,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二是有充足的肥源。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农作物秸秆生物量不断增加,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迅速,为有机肥增施提供了充足的肥源。据测算,全国每年产生的各类有机肥资源养分总量约7400多万吨,但实际利用不足40%,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三是有成熟的技术。近年来,各地结合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进有机无机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示范,集成推广了一批畜禽粪便堆沤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还田、生草覆盖等技术模式。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打好了工作基础、提供了技术支撑。

示范园区树标杆

为深入落实此次行动,落实会的主办地———湖南省宜章县通过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增加绿色优质产品的供给。其中城西万亩脐橙示范田、和宜红茶产业示范园、晓夏街“果-沼-猪”生态示范园便是其中的代表。

经过长期的试验表明,50%有机肥替代可有效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宜章县城西万亩脐橙示范园主要采用两种施肥技术模式,一是“果-沼-猪”模式,实行种植与养殖结合,利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二是“有机肥+配方肥”模式,应用畜禽粪便、油菜饼、油茶饼等有机肥料,进行堆沤发酵,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配方肥。晓夏街“果-沼-猪”生态示范园采用种养结合方式,推广“果-沼-猪”生态绿色模式,建立猪舍、固液分离设备、沼气设备,利用猪的粪便生产有机肥和沼液。宜红茶产业示范园则以当地丰富的牛粪、羊粪、菜籽饼、花生麸为原料,自行配置有机肥,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推广“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生态绿色种植模式,有力促进了种养结合和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

总结这些示范田的经验,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稳定的有机养分来源,实施农牧结合,通过沼气、堆肥等方式利用畜牧业粪便。在其他地区,也可利用种植豆科作物实现固氮肥田,利用杂草、废枝条、秸秆、污泥、塘泥、河泥、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实施循环利用。二是要及时进行作物养分平衡分析,做好养分需求总量与供给总量的平衡、养分需求时间与供给时间的平衡。

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需要通过循环体系构建,建立稳定的有机肥来源,并且探索出一套替代的模式与技术方案,方案的技术关键是养分的供需在总量和时间分配上的平衡。建立生态循环体系要扶持一个点容易,要建立起一套能够激励所有农业经营者的长期政策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此次会议上,多省的农业厅代表向大家分享了施用有机肥的经验。湖南是中国“水稻生产第一省”,有机肥资源约2亿吨,其中畜禽粪便8900万吨。近年来湖南省大力推进种养平衡,把粪污变粪肥,把秸秆作肥料,加快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通过深层次谋划种养结合调整,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大力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改造升级3.2万个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设施。为了大力推进有机肥应用,辽宁省组建了专门的技术研究团队,旨在重点研究有机肥在果树和蔬菜等优势作物上的应用技术以及技术集成,并简化有机肥的登记流程,申请财政资金专门用于有机肥企业的样品检测。山东省为强化科技支撑,连续多年将土壤有机质提升、秸秆生物反应堆、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列为山东省主推技术,组织开展了果菜双减、设施菜地治理、沼渣沼液资源化利用技术攻关,提炼了“蓄-沼-果(菜)”循环利用技术模式、果园生(覆)草技术模式、增施商品有机肥技术模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模式等适宜推广的成熟技术模式。

借鉴日本发展经验

目前,我国菜、果、茶循环体系的推广还不是很成熟。首先,大部分农户并不了解施用有机肥的重要性,多施和少施化肥都无奖惩,使得农户转变施肥观念的积极性很低。其次,由于种植业经营者往往不熟悉畜牧生产,或者不认识畜牧生产经营者,在个人能力下,两者很难达成合作关系。最后,养殖业发展需要启动经费,有机肥生产的沼气池和发酵设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近年来农村劳力外出打工居多,顾工成本上升,资金和人力上的不足成为发展循环体系的一大障碍。

鉴于以上难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蔡昆争建议,未来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首先要对有机肥效果进行大量的宣传,让农户认识到其利国利民的重要性,并建立有针对性的奖惩措施,激发农户施用有机肥的积极性。其次要通过政府补贴、奖励政策、贷款优惠等措施来保证资金和人力的充足。最后要对种植户加强培训来提高施肥技术和养殖技术,以开展培训班等方式为种植户和养殖户之前的牵线搭桥。

在这方面,日本的“生态农户”模式值得借鉴。日本普通农户根据政府制定的基本农业与环境方针,制定为期5年农业生产改良计划方案,提交当地的农业部门。当计划方案符合可持续农业法和当地基本方针时,可获得当地生态农户的认证,成为“生态农户”一员。一旦成为“生态农户”,银行能够提供长达12年的无息贷款,而在购置农业基本建设设施上,政府或农业协会可提供50%的资金扶持,第一年在税收上可减免7%~30%,以后的2~3年内还可酌情减免税收。获得认证的“生态农户”还可以使用免费标识,这些标识可以使用在农产品包装标签、包装容器或者包装箱、宣传海报以及农户名片等。

鉴于日本的经验,蔡昆争说,在推广有机肥时,重点是要建立起一个易核查的、常态的政府激励机制。补贴方面,根据沼气建设、发酵设备建设、启动养殖等建设工程的总价格,建立一个补贴比例,采用先建设后补贴的方式,定期现场核查基本设施的建设状况。在化肥减量奖励方面,可按照化肥减量比例和有机肥使用量来实施奖励,根据当地高产果、茶、菜的化肥使用标准,以及替代之后劳动力成本和有机肥成本上升的情况建立奖励标准,采用先实施后补贴的方式,自己提供证据(养殖出栏量、购买有机肥单据、绿肥种植照片等),根据实际减少使用数量主动申报补贴,抽查现场作为补充检查方式。除了建立奖励机制,还需要促成有机肥产品与化肥产品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开展有机肥产品认证,鼓励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适当补贴认证费用。使用有机肥产品专用标签,可以学习日本,当化肥减量30%~50%时,即可使用“生态农业”标签。最后要加强绿色产品的推介活动,加强种植户的意识和购买者对有机肥农产品的认知度。

果菜茶的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是我国农业生态转型的重要行动,既不影响主粮供应,又有按质论价的巨大市场价格弹性空间。随着政策的支持、企业的实践、农户的尝试,还原瓜果蔬菜小时候的味道不再是奢望。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力争到2020年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使用量减少20%以上,果菜茶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园区)化肥使用量减少50%以上,水果、蔬菜、茶叶由此更健康,更美味。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7-04-07/26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