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农业部召开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部署会,总结交流联合攻关进展,研究联合攻关中长期发展目标任务,部署2017年工作重点。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强调,开展良种联合攻关,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是抢占国际种业科技制高点的迫切要求,是加快提升民族种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要求,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良种联合攻关工作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局中来谋划,加快推动种业由产量数量型向绿色效益型转变、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会议强调,当前世界正在孕育新一轮种业科技革命,中国种业要紧紧抓住这一新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整合各方力量,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发展为引导,开展良种联合攻关,走中国特色种业创新发展之路,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快出品种、出好品种,加快提升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
(耀文)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供给侧改革”毫无疑问再度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在李克强总理做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到要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切实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和内涵式增长时代。“中国工匠”“中国品牌”像一盏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供给侧改革的路。有句话是这样讲的,“制造业,你不懂品牌,世界就不带你玩”,归属于制造业的农资行业,尽管已经涌现出了众多知名品牌响彻国内外,但农资行业绝大多数企业的品牌认知仍然停留在较低阶段,没有将品牌建设加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中,只考虑短期的经营利益,没有长远意识。不懂品牌的企业就无法理解供给侧改革的真谛,同样很难抓得住机遇。
品牌建设最佳机遇期到来
2015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要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这些,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制造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最佳机遇期已经到来。
当今时代,是一个品牌致胜的时代,从汽车到电器、从服装到饰品、从住房到酒店、从洗发水到化妆品,我们都被品牌包围着,几乎没有一个品类没有大企业大品牌的身影。然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发布的最新“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品牌仅有31个,其中制造业品牌仅7个,入围百强的中国品牌仅7个,其中制造业品牌只有联想和海尔2个。不可否认,目前中国已经涌现一大批世界级的制造业企业,华为、联想、海尔、中兴、海信、三一重工、史丹利、心连心、金正大等,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至今仍然太缺乏令人尊敬的、拥有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的世界级品牌,差距意味着机遇。
可以说,品牌意识,一直是中国制造型企业的门户问题。有了品牌意识的大企业依然不愿意在品牌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精力,至于很多中小规模企业,更认为自己企业还面临着生存问题,谈品牌为时尚早,做品牌是以后的事。事实上,国际上的大企业也都是从小企业开始的,但他们往往从一开始就具有长远的品牌经营理念。比如SONY,它在上世纪50年代只是一个替人家生产电子晶体管的小企业,最终创建了一个世界级的品牌。
众所周知,品牌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推动和实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路径。在品牌农业建设中,涉农的农资行业必将大有作为。
“趋高营销”是品牌打造的基石
从成本与盈利的角度看,企业赚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趋低营销”,靠低价优势参与竞争,效果直接、做法简单。当大家全都做着同样的事最终压得大家无钱可赚时,无良企业就动起了歪心思,开始用违规和非法手段“掺杂使假”以降低成本,不合格产品就这样出炉了。在农资质量抽检中,假冒伪劣产品屡打不尽正是企业“趋低营销”的直接结果。
相反,另一种方式是“趋高营销”:将产品价值做实,将品牌价值做高、做出不同,用产品中充盈的内在价值满足需求,用使用价值之外的品牌附加值吸引消费者,赢得市场与利润。比如行业企业中的金正大、心连心就是最好的案例。可以说,企业要想在经营上为其找到出路和活路,做大做强,必须要去做良心产品,做高品质的产品,去做高价值、高溢价的品牌产品。
那么“趋高营销”下的品牌该如何打造?很多制造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做过一些努力,但往往缺少系统性。一说到做品牌,很多企业的第一反应,就是取个好名字,设计漂亮的Logo和产品包装,然后就是做做广告、搞搞公关。他们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全面系统的品牌规划。这些片面的努力,大多都是查缺补漏式的,但到最后发现,终究还是没有建成一个成功的品牌,而品牌工作所面临的困惑却越来越多。
事实上,品牌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而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品牌是客户认知中有关产品经验的总和:从产品品质、包装、价格,到标识设计、广告风格、公关策略,到销售环境、销售话术、服务态度、员工行为,再到企业社会责任、媒介舆论、大众口碑等,所有这些细节都会影响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理解,最终影响他的购买决策。品牌一般很难立竿见影,但方向正确的话,确是积累的实力,愈久弥坚。 (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