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贷联合创始人兼CEO杨世华继2016年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不仅加快传统银行机构的创新步伐,同时也为新兴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机构提供了积极的政策信号。
首先,激活金融要素,对于推动农村改革意义重大。政策强调要“确保‘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也是鼓励各类型金融机构向农村投入倾斜。除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创新互联网金融作为农村金融的创新力量和重要补充。可以看到,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农村农业新动能”的重要方式。
其次,深入推进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加快农村各类资源资产权属认定,推动部门确权信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共享。这一政策实际上扩大了农民贷款抵押物的范围,大大盘活了农村资源、资金。资产,赋予农民更多财产的权利,增加农民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同时随着抵押范围扩大,将鼓励更多的创新金融切入到“三农”融资。金融机构可以更好评估农民的信贷能力,增加风控保障。
第三,文件再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规模化经营是国家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主流方向。规模种植户、家庭农场主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一直是农发贷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成立2年来为三农提供超过45亿元的金融借贷服务。随着越来越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对于生产性融资的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大,对于农业金融机构而言,也是长期利好。
第四,今年政策明确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因灵活、便捷、效率高等特性,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切合“三农”小额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