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去产能考验行业企业家分享对策

零零社区网友  2016-12-20  互联网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来自上百家企业的代表认真听会

本版图/文原小瑛杜晓枫杜晓文董小雷

国务院参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李武:

肥企“走出去”要注意三方面

今年以来,我们国务院参事把化肥产业“走出去”和新型肥料发展作为参事组农村发展课题之一,投入的精力比较多。6月份和7月份,我们到陕西、山东和贵州等省份去调研,和当地政府座谈,也到肥料企业去实地考察,涵盖了大、中、小型企业,一共去了18家企业。我们的感觉是:化肥产能过剩比预想得要严重。这就更需要我们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包括政府和企业在这方面要加强合作,肥企如何去产能以及如何“走出去”发展。

我想结合调研情况谈谈肥企“走出去”应注意的三方面问题。首先,我们“走出去”一定要熟悉当地的法律、文化、风俗习惯等。其次,要完善资产评估这一块。国外的资产评估已经发展得很好了,而我国的评估工作,包括中间机构、税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的评估工作,发展得还不太完善。再次,“走出去”还要能安全地“走回来”。“走出去”没有赚回钱肯定不行,不管是国企和民企,这是很大的责任,要特别注意。

在整个“走出去”的过程中,或是在准备“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企业肯定还有很多想法。如果大家在政策上,需要国家给予支持的,欢迎和我们交流,我们也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我们争取在明年1月份把这个调研报告提交到国务院。

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黄镔

我们对未来产业做了三维定位

我公司对未来发展做了三维定位。第一维度是肥业主业做大做强。资源禀赋这个优势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我公司依托5亿吨磷矿资源,形成了年产各类高浓度磷复肥700万吨的规模。这个磷矿资源够我们用100年。但同时,我们也在做贴近市场的安排,从5年前就在全国市场地进行布局,目前已经建立了9个基地。

关于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有自己的考虑。复合肥整体存在产能过剩,这些年一些小企业竞争力弱,主动或被动地退出了市场。按照之前的规划,我公司要将磷复肥产能增加到1000万吨左右,根据目前行业的情况,现在我们可能就不会再新建产能,欲增加的300万吨产能看能否通过与同行进行互补的合作。

第二维度是向综合性大型农业企业转型。就是立足肥业主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既在农资领域做横向扩张,也做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第三维度就是加快国际化。在贸易国际化方面,包括钾肥等原材料的进出口一直在做。在技术国际化方面,我们与欧美一些企业进行不同形式的合作,有深度并购,也有浅层次的合作。在产能国际化方面,是我们的重点考虑方向。现在东南亚,还有非洲、南美洲,以及“一带一路”上的很多地区,农业国家比较多。我们利用他们的平台,走向国际,可能会比直接建厂更快一些。在资源国际化方面,我们不会再去买矿,但是会在国外一些农业的优质产区、生态比较好的产区挖掘业务。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宏坤

让世界爱上中国肥

2016年是金正大国际化元年,今年我们在国际并购所做的工作,标志性的事件有三件:第一是3月份签约、7月份交割,收购了德国康朴公司,它是欧洲第一品牌,有着60年的历史。第二个和第三个收购的规模稍小一些,一个是在1月份收购了荷兰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EKOMPANY(伊康姆)公司,另一个是在6月份收购了西班牙做液体肥和植保产品的Navasa公司。

通过这种“走出去”,我们也有很多体会和感受。先说好的方面。通过参与国际并购、引进技术,我们把视野打开了,了解了全球最好的产品是什么样的、最先进的技术是什么样的。这个技术和产品,我们要好好研究和引进。同时,金正大在基础技术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我们认为自己的产品可以比肩国际尖端产品,应该“走出去”。

再说说困难。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在谈判收购的时候,对国外品牌、资产的估值和价格谈判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第二是跨国并购中,当地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和中国不一样,有很多复杂问题,包括劳工问题、环保问题等。第三是被收购方的文化理念和管理模式和中国完全不一样,这方面也有压力。

当然,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是要“走出去”。借用董明珠说的一句话: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我们要让世界爱上中国的肥料,爱上中国的肥料品牌。

大北农集团北京绿色农华作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助理徐万涛

以科技为主导服务种植业

2015年,我公司进行了全新的战略布局调整,做出了由主营传统农药业务向新型肥料、农药并举发展的战略举措。新型肥料是我公司下一步布局种植业全产业链的切入点。但以肥料为导向只是我们全产业链的一个环节。

绿色农华作物科技产业要做三块,第一块是种子为龙头,聚焦玉米、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种子,可能下一步还要布局蔬菜种苗。第二块就是新型肥料产业。我们是以市场引导,增加肥料供不应求部分的产能———新型肥料,而不是增加落后产能。第三块就是生物农药。我们做产业是做全产业链的打造。

我们现在也整合国内的一些企业,进行企业间的战略合作,进行高层次的、深入的合作,包括股权合作。

服务将是农资推广的重要内容,我们将会建立种植服务中心,探索农化服务之道,并利用大北农旗下农信互联网与金融生态圈,探索农业种植业金融之道,并且通过建立智能配肥站,以探索智能配肥农化服务新模式。

龙灯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刘学军

一手抓农药一手抓肥料

我公司以农药以主要产业,2000年建立了江苏龙灯制剂企业。但从2008年开始探索新型肥料。介入到肥料领域的原因是我们国内外很多客户经常问:“龙灯还有肥料产品吗?”基于渠道现成,农民也需要,所以我们开始了肥料方面的业务,但是大肥我们是不涉足的,只聚焦高科技的肥料产品。

国内我们有自己的产能,我们有非常好的技术能力,很多特种肥都是自己独立研发的。元素类的肥料产品我们与其他机构有合作,如控释肥。总之,我们涉足的肥料一定是技术含量高、环保安全的产品。

对于国际市场,我认为农业是区域化特征非常明显的一个行业,通过“走出去”解决中国肥料产能过剩的帮助不大。因为大肥是出不去的,不符合当地的土壤环境。但是非元素类的一些肥料产品,如特种肥可以进行全球化、标准化的处理。我们在巴西已经开始有销售,明年将在十几个国家售肥。

诺贝丰(中国)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刚

诺贝丰水溶肥有三个巨大创新

诺贝丰在水溶肥方面有三个巨大的创新,第一个创新是我们今年10月份正式推出了针对作物专用的全程同步营养套餐,具体针对24种作物,是目前行业内细分程度最高的专用水溶肥。不同的作物,它在不同的时期,需要的中微量元素肥、大量元素肥是不一样的。作物全程同步套餐,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民解决选择难的问题。

第二个创新是水溶肥产品的pH值自适应技术。比如西北地区的水碱性很高,而到南方水呈酸性。很多水溶肥企业不注重对水进行研究。其实水是影响水溶肥很重要的因素,现在注重测土配方,但是没意识到测水配方,水溶肥首先要溶于水才行。我们推出pH值自适应技术,会根据各地水酸碱度的不同,调整和修正水溶肥。

第三个创新是从设备上解决农民用水难的问题。因为中国大部分的水溶肥推广面临着一个设备问题,有些西北地区没有水也没有电。2016年我们在帮助农民解决用水难的方面,做了一些试错和探索,但是还不够,所以我们希望在2017年能够把水溶肥做进一步的推广。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12-20/26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