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产业融合 布局现代大农业

零零社区网友  2016-11-02  互联网

本版导读  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将是构筑起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大农业。从横向看,大农业包括种植、养殖和加工;从纵向看,则包括了生产、流通和休闲农业。当前农产品实际处于低质过剩、优质不足的相对过剩状态,而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买难、卖难”并存。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产业体系,应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法效应。
  在大农业框架下,农资处于上游,农资产业突围可选择的路径之一是参与到现代大农业调整之中,进行产业融合。随着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种植的发展,农资产业布局大农业的选择更多了,“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以作物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模式、以精准施肥推广智能配肥模式、水肥一体化模式、个性定制化模式……本版报道的4家企业,在布局现代大农业的道路上摸索前行。
  新洋丰:立足肥业,拓展农业版图

农业是中国经济中最重要也是需求最稳定和刚性的产业。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黄镔表示,新洋丰将通过战略投资与资源整合,在创新与资本的双轮驱动下,以内生发展与外延式并购相结合的方式,在农资行业做大做强做优;同时,坚定不移地向现代农业方向延伸,特别是现代设施农业、现代农业装备及优质农产品生产种植与流通领域,成为现代农业产业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目前新洋丰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500多个县市,拥有3800家经销商、5万多个零售商。以此为基础,新洋丰积极推进基地合理半径内的批零一体化,推广更高效的厂商合作新模式,推动营销模式升级。
  在产品创新方面,新洋丰加大新型肥料的研发力度,特别是各种生物刺激素和中微量元素等功能性助剂与氮磷钾基本营养元素结合。新洋丰高度关注土壤改良与生态维护的需要,为土壤可持续耕作出力;作为新洋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着力与国外技术领先者深度合作,将最先进的技术为我所用。
  今年年初,新洋丰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北新洋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新型农业投入品及农业技术的研发、集成、孵化及市场推广,开展农业综合服务、农产品现代化种植、收购及销售等农业相关业务。新洋丰现代农业设立了洛川新洋丰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7月,新洋丰以3.99亿元收购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份,向现代农业进一步拓展。
  立足主业,向现代农业延伸产业链条,是新洋丰实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而参与优质农产品种植和流通,是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举措之一。开拓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战略,有利于提高资本效率,更将开启公司现代农业和“互联网+”智慧农业的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实现产业融合,商业模式、销售渠道、市场及客户群体定位等方面优势互补,产生显著的战略协同效应。
  中农控股:智能配肥,商机和挑战并存

自2005年中国启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得全国土壤养分数据后,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让测土配方项目真正落实下去,成为推广的首要问题。智能配肥站、配肥机在农业大省的推广,解决了测土配肥项目落地问题。从2013年实施智能配肥项目以来,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全国主要种植区建立起超过60家智能配肥站,服务作物种类20余种,覆盖农田面积60多万公顷。智能配肥模式如何做到精准化、智能化?服务体系如何构建?推广中又会遇到哪些难题呢?
  在中农控股磷复肥部经理王秦燕眼中,智能配肥模式不仅促进了产学研结合,加快了测土配肥成果转化,相对传统施肥方法更因地制宜。现在市面上的智能配肥设备原料多的可达6种,除了大量营养元素肥料外,还可把中微量元素、腐植酸等产品配进去。不仅能优化肥料结构,还能满足作物多样化需要,对实现化肥零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对农民而言,将智能配肥机安到农民家门口,原材料直接从厂家发到中心店,加工后的配方肥直接面向农户,减少了原渠道的二次运输和搬运,农民能够享受优惠和贴心服务。
  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智能配肥模式将成为理念先进的经销商从传统销售商向服务型经销商转变的重要抓手。
  经过3年的摸索,中农控股在设备优化、原料升级、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突破。王秦燕认为,要想更有效地推广智能配肥模式,首先要实现精准施肥——专家团队根据不同地域的测土结果和作物特性、农户信息等数据,为农民提供科学的配方。
  智能配肥模式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智能配肥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例如:智能配肥站如何在投入运营后顺利地正常运转?智能配肥站对私人定制服务如何能名副其实?智能配肥模式如何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一系列问题亟待深入研讨。
  诺贝丰:水肥一体化,为作物定制解决方案

节能降耗、绿色环保,既是中国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农业投入品的优化升级,离不开作物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大力推广节水农业,确保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水肥一体化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水溶肥也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导力量。
  诺贝丰(中国)化学有限公司是由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以色列大型财团联合投资的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7亿元,成立于2013年。公司专注于高端水溶肥的生产与销售,为中国现代农业提供水肥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诺贝丰(中国)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刚说,作为中国、以色列农业全面合作的典范,诺贝丰依托金正大众多国家级研发平台,融入以色列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在关键生产工艺技术上实现突破,使得中国拥有了世界级品质的水溶肥。
  “未来两年,我们还将继续深化中以合作,积极推进陕西、云南、四川、蒙东、浙江等国内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水溶肥总产能超220万吨,打造世界最大的水溶肥生产基地。”魏刚说。
  诺贝丰计划在中国投资10亿美元,打造全球最大的水溶肥企业。山东临沭生产基地一期年产30万吨水溶肥项目已于2015年6月28日建成投产,这对于中国水溶肥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山东临沭生产基地二期年产30万吨水溶肥项目2016年9月底完工。2015年9月6日,诺贝丰在陕西省大荔县征地318亩,建设年产60万吨水溶肥生产基地,预计2017年8月底完工。
  未来,企业计划兼并国际知名的滴灌、喷灌设备生产企业,将公司真正打造成为世界首家水肥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并计划2020年实现在海外或国内资本市场IPO上市。
  三方化工:只有两条路,没有第三条路!

2016年10月9日,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位于莒南县的山东三方化工集团。袁隆平院士曾在多个场合说:“山东省莒南县农业基础好,具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当然,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开放视野的现代农资生产企业的支持。我们走进三方化工,与三方化工营销总经理高述伟聊一些接地气的话题。
  只有两条路,没有第三条路!
  “中国地方太大,作物种类又多;广东的农民和东北的农民种地却用一样的肥料,导致有些元素用不上,有些元素不够用。农民种地,花的力气不少,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高述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种地要想既不破坏环境又能增收,就两条路:一是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生产适用于不同环境和不同作物的功能性肥料。除此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在这方面三方化工发力很早。四五年前,三方化工就和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联合生产了聚合氨基酸肥料;通过向三元肥添加聚氨酸大分子聚合物,可以使化肥利用率从30%提高到60%,作物产量提高15%~25%。老百姓是最实在的,一算账就明白,好的产品根本不用宣传。
  前些年三方化工主要生产聚离子生态专用肥和聚能珍珠肥。聚离子生态专用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所需进行针对性配比;聚能珍珠肥针对一些综合性的农作物,写明追肥时间和用量,老百姓一看就明白,市场销售很火爆。
  作物需要什么,我们就喂什么!
  这两年厄尔尼诺现象严重,西北、华北、以及胶东半岛都出现了夏季干旱,这在以前是不曾出现的情况。三方化工根据这几年的气候变化生产出具有抗旱保水功能的聚合氨基酸生态4G。“我们的肥料就像移动4G一样见效快,像4G一样效果好。既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又能根据干旱地区的情况抗旱保水;作物需要什么,我们就喂什么;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就生产什么样的肥料。”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11-02/26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