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算账的季节。一年到头,地里打下的庄稼和收获的农作物赔了还是赚了,农民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本账。 跟着市场行情走,盯着政策导向,调整营销手段……把地种好了,只能保证有一个好收成,把农产品卖个好价钱,那才叫增产增收。 本报报道组深入田间地头,听农民算流转土地的账;钻进胡萝卜地窖,听农民说生意经;查看地里一片片秸秆的好去处,发现长期困扰农民的烦恼没了—— 引子 10月18日下午4点,沈阳市辽中区朱家房镇大万村,村民们有的开收割机收割水稻,有的把打好包的水稻装到拖拉机上,几位围着头巾的大嫂笑盈盈地在垄沟里捡拾掉下的稻穗…… 聊起今年的收成,村民很兴奋。因为,今年土地流转后,旱地改成水田,不种苞米种水稻,赶上了市场好行情,大家都增收了。 记者明显感到,这一改,不仅种植品种、经营理念、机械效率、经济效益发生了变化,随之变化的还有农民的思路和眼界。 老陈家的旱田改成水田种水稻了 今年多收13680元 正在捆扎稻草的一位大叔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跟记者讲起他家今年的改变。他叫陈双宝,今年60岁,是沈阳市辽中区朱家房镇大万村四组的村民。除了种地,他还能开大货车赚点钱。 “我家有8亩旱田和6亩水田,旱田每年都种苞米,好年景能收5500公斤苞米,按每公斤1.6元算,毛收入8800元,如果自家的人工不算成本,每亩地投入至少500元,净利4800元。今年的玉米收购价降到1.4元/公斤,9月份气温照往年偏低,有点减产。要是今年仍然种玉米的话,我家这8亩旱田只能打4800公斤的苞米,毛收入6720元,净收入也就2720元。要是算上我和老伴儿的人工成本,几乎要赔钱了。” 可他家今年不仅没有赔钱,还多赚了13680元。为什么呢? 原来,今年他和本村的其他60多户村民一起把自家不赚钱的总计约24公顷旱田都流转给了辽中区淮海家庭农场,签了10年约。“每亩地农场每年给咱们800元。今年春天,人家已经支付了3年的流转费。”也就是说,今年靠流转那些旱田,老陈夫妇已净赚6400元。 由于老陈懂点电工技术,农场还聘他给水田看机井放水,全年从春天泡地到秋季收割约4个月的活儿,老陈能挣1万元。两笔钱相加,比种苞米多赚了13680元。老陈的想法是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再出去开货车不太适合,还是在农场好好干,守在家门口赚钱更靠谱。 老于把流转来的农田联成片了 可以全程全面机械化作业 旱田改水田说改就能改吗?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效益如何呢? 淮海家庭农场的创始人于会怀介绍,旱田改水田,首先土地的平展度要好,利于灌溉,山区和坡地都不适合,丘陵地带也改不了。另外,土质以黑黏土或黄黏土为宜,沙质土壤因为容易渗水不适合。沈阳市辽中区的客观条件恰好完全具备,今年农场从朱家房镇大万村流转了24公顷旱田,改造水田的工程包括打井、土地平整、灌溉用沟渠的开挖等项工作。“每亩地投入约400元,再加上流转费每亩800元和种植水稻的全部成本……”老于有板有眼地算着账,“根据今年水稻亩产700公斤的预估,农场在这24公顷旱改水的地上实现了当年回收成本不赔钱,明年就开始赚钱了。” 这些地全部改造为可以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作业的水田,工作效率为人工种植的70倍,水稻平均每公顷增产600公斤至1125公斤。合作社的社员还集资购买了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400台(套),不仅让种植效率大幅提高,社员们还能拿到当年全部土地使用机械费用的分红。 至于经营的品种,老于觉得自己还需要不断学习,快别人一步往往会赚钱,慢市场一步就会赔钱。他说,种水稻比种苞米赚钱,我就种水稻,如果大豆价格涨上去了,我就把水稻改成大豆来种。只要农民能赚到钱,我就能赚到钱,我这个农场和合作社就不白干。 省力赚钱还不满足 小于也想流转土地搞代耕 记者了解到,淮海家庭农场和会怀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以流转和代耕两种不同的方式跟900户农民实现土地经营方式的改变,流转耕地1870公顷。 今年37岁的于永辉是六间房镇许家村的村民,在地里是个不可多得的全面手。他家有2.2公顷水田,全都跟合作社实行了代耕方式的合作,他也成了合作社的技术工人。 于永辉说:“代耕后,我家每亩地一年向合作社缴纳330元的代耕费,田里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合作社打理,我从田里得到了解脱。以前我家一亩地能打650公斤粮,人家代耕后至少打700公斤粮,多收50公斤的水稻能增收140元,代耕成本比自己种每亩地节约200元。里外里,我家每亩地一年净收入增加340元。” 记者了解到,这样的农户在辽中区的六间房镇、朱家房镇有很多。 于永辉把自家的小账算得很清:代耕的水田净收入3.7万元(比自己耕种多收1万元),自己在合作社打工一年的工资至少5万元,爱人在合作社农忙时打季节工,全年能赚2万元至3万元。两口子种田打工两不误,全年下来靠这家合作社,一家人能净赚12万元,这个收入在当地农民中是比较高的。但于永辉还不满足,他打算明年也出去流转土地搞代耕,“我还年轻,也想干一番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