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土十条”将引发肥料革命。纵观历史,这是自有农业以来的第三次肥料革命。详情请看—— 核心 上溯一万年,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分界线。之前,是旧石器时代,旧石器就是把石头破裂后做工具用。之后,是新石器时代,新石器就是把石头破裂后再打磨,然后做工具用,首先做农业工具用。所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不仅仅是打磨石头,更主要是农业的出现。史学界公认,地球上的农业有一万年历史。 农业,就是人工栽培植物,人工饲养动物。之前的采集、渔猎,取自自然,与草食动物的取食、肉食动物的取食,没有本质区别,所以那不是农业。 农业离不开肥料。一万年来,肥料发生了三次革命。 A、“刀耕火种”的灰烬就是肥料,但是原始人认识不到那就是肥料 最早的农业是“刀耕火种”。刀,是石刀,用石刀把草木砍倒,晒干,付之一炬,化为灰烬。灰,就是草木灰;烬,是不完全燃烧形成的炭。接着用石刀或木棒在地上戳洞,把种子丢进去,然后脚踩掩埋。“刀耕火种”到此结束,不再有任何管理,任凭旱涝病虫草害侵袭。如此粗放,却也是人工栽培啊。不过产量是很低的,能收获几十斤就不错了。 现在看来,“刀耕火种”的灰烬就是肥料,但是原始人认识不到那就是肥料。如果认识到,就会年年在地里焚烧草木和秸秆,事实上并没有这样做。 原始人只是把“刀耕火种”当作开垦耕地的方法,并未当作施肥的方法。种若干年,收获的粮食递减,就放弃了这块地,再以“刀耕火种”的方法开垦新的耕地。又过若干年,又以“刀耕火种”的方法复耕这块地。耕地就是这样逐渐扩大的。 原始社会,人少地多,足够“刀耕火种”开垦的。但开垦的都是茂盛的草地和树木弱小的林地,树木粗壮的林地并不开垦,不是要保护森林,而是因为石刀砍不倒合抱的参天大树。 B、中国在战国时期开始施肥,欧洲在中国的北宋时期才开始施肥,这是第一次肥料革命 生产力发展推动历史发展。农具的改进就是生产力发展。石刀、木棒发展为石制耒耜(lěisì)、木制耒耜,耒耜用于翻土,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耕”,到了炎黄时期,耒耜已经很完美;到了春秋时期,又有了石犁、木犁,且使用牛耕。牛耕的出现,使农民可以开垦更多的耕地,这导致井田制的瓦解。 井田制之“井”,不是水井,而是“井”字形的田间区划。“井”字的两横两竖把大田划分为九等份。八户农民各自耕种一份,收获归己,此为私田,私田并非私有,仅仅是口粮田而已;八户农民合作耕种一份,此为公田,收获归公,归公就是归国家,这就是那时的农业税。从炎黄尧舜到夏商西周,都是实行井田制。 春秋时期农具进步,农民利用进步的农具开垦更多的私田,而不再尽力于公田。公田的庄稼长得不好,国家的农业税因此减少,于是国家就把公田分给农民,成了农民的私田。没有了公田,井田制就瓦解了。国家的农业税怎么收呢?就从农民的私田里收!此时的私田即为私有,税率是产量的1/10。 土地私有制,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农民想方设法提高产量,渐渐发现,施肥可以提高产量,可以每年连作而不必休耕。到了战国时期,施肥已经很普遍。这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中有记载。施的肥料无疑是有机肥,包括人粪,厩粪,秸秆杂草沤的粪,也包括草木灰。尽管发明了施肥,亩产量也不过提高到百十斤,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 欧洲在中国的北宋时期才开始施肥,这是中外历史学者的共识。北宋距战国1500年,欧洲施肥为什么这么晚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土地制度。欧洲的土地制度是领主私有制,而不是农民私有制。领主就是大地主,领主的领地上的农民都是农奴或佃户,他们给领主种地,而不是给自己种地,积极性自然不高,不仅想不到施肥,连农具的改进也很缓慢。二是种植制度。领主拥有广阔的土地,而地力不高,于是实行“三圃制”,每年只耕种1/3的土地,只耕种一年就休耕,休耕则长草,长草则放牧,如此三年一循环。休耕,长草,放牧,恢复了原有的地力,愈发不会想到以施肥来恢复地力。可是,2013年,有英国学者分析8000年前的粮食遗存,发现氮含量高,竟推断是施用含氮高的牲畜粪便使然。如此推断,缺乏证据,孤掌难鸣,无人响应。8000年前,四大文名古国都还没有施肥呢! 欧洲实行领主土地所有制,农民都是农奴或佃户,这才有工业革命后的“圈地运动”。把地圈起来养羊,不让农民种了,因为羊毛收入是粮食收入的两倍。农民只好进城打工,成了工人阶级。 C、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奠定了化肥工业的理论基础,这是肥料的第二次革命 中国施有机肥那么早,为什么没有发明化肥,而是欧洲发明了化肥?这要简单说说欧洲的历史。 罗马帝国时期,大致是中国的秦汉三国两晋时期。在中国的南北朝,中国分裂为南北两部分,罗马帝国则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基本上是西欧,东罗马帝国基本上是东欧。西罗马帝国很快就灭亡了,文化也支离破碎了,再分裂为许多小国,各国各自为政,但是都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禁锢人们的思想,持续1000年,这1000年被称为“中世纪的黑暗”。东罗马帝国延续1000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就是现在的土耳其。东罗马帝国的遗民,带着从即将陷落的宫廷中抢救出来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典籍和艺术品逃到西欧,西欧的知识分子对这些典籍和艺术品感到惊讶,于是掀起“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在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艺的过程中,打破了宗教禁锢,解放了思想。这个时期是中国的明朝。 解放了思想的欧洲知识分子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观察、分析、研究客观世界,从而诞生了现代科学,现代科学引发了工业革命。从中国的明朝到清朝,欧洲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远远超过中国。在这个大背景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进而诞生了化肥工业。 中国的明朝和清朝,几乎所有知识分子都在读四书五经,走科举道路,几乎没有人关注自然科学,所以不可能创立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也就不可能发明化肥。 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的基本内容是:植物的根系只能吸收土壤中的矿物元素,不能吸收有机分子;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的矿物元素必须被分解出来才能被植物吸收;植物所需的矿物元素有十几种,对各种矿物元素的需求量各不相同,需求量最大的是氮、磷、钾;土壤中最缺乏的矿物元素制约植物的产量,这叫“最小养分率”,也被形容为“木桶理论”:最短的木板决定木桶的容量。 在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基础上诞生的化肥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初具规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迅速发展。直到现在,化肥对世界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不亚于育种,各占50%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