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布局农资双边投资贸易

零零社区网友  2016-08-26  互联网

编者按

国内农资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有重要意义。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由1991年的79.6亿美元增加至2015年的4721.6亿美元,年均增长18.5%;截至2016年5月底,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1600亿美元。

中国农资行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优质的农资产品,而东盟国家大多数是农业国,农资需求潜力很大。同时,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价低质优,在中国有非常好的市场需求。中国和东盟国家可以在农资产品和农产品贸易上各取所需,实现双赢。

7月26日,中国东盟农资商会经贸洽谈会在河南郑州举行。缅甸中华商会会长金森带领的企业家代表团与中国企业签订了价值20亿美元的农机订购合同和15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合同。对于农资生产贸易企业、农业生产经营企业来说,借力已经搭建起来的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平台,挖掘“走出去”“引进来”的商业机会,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布局农资双边投资贸易———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副局长、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常务副会长龙文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副局长龙文在农资领域从业20多年,是专家型领导。记者采访龙文时,她兼任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常务副会长履新不到20天,期间已经拜访了商务部、外交部的主管部门和领导。她坦诚地对记者说,中国东盟农资商会目前的社会影响力不大、服务实力有限,但这是一个难得的平台,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带“中国”字头的涉外社团组织,也是唯一以“中国-东盟”冠名的区域性跨国商会,未来应该成为中国促进对东盟投资贸易合作的重要民间力量,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挥独特的作用。

商会未来的发展要立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和政策支持下,以农为主业、以商为抓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推进。商会这个大平台,不仅集合了众多有实力的农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科研机构,而且背靠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亚太合作社联盟主席单位,还有东盟及其他国家会员企业的支持。商会平台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帮助国内企业和规模化种植者实现产品和技术“走出去”“引进来”,获得更多合作共赢的空间和机会,值得探索、切实可行,尤其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显得更重要。

“走出去”化解过剩产能

毋庸讳言,产能过剩是当前国内很多产业发展的一大桎梏,农资行业也不例外,化肥、农药、种子、农膜、农机等都存在较大的过剩产能。中国的农产品生产,尤其是大宗农作物生产基本稳定,国内农资产品需求也基本保持稳定,而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和国家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等,必然降低部分农资产品消费量。农资行业产能过剩加重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消化过剩产能,不但要深度发掘国内市场,还要把农资产品和技术带到有市场需求的国家和地区,促进进出口贸易扩大。

当前中国农资产品进出口贸易非常活跃。

据国家海关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出口各类化肥3547.97万吨(实物量),出口总量与2014年基本持平,但出口金额和单价分别下降2.7%和10.3%。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近40%的农药供应国际市场,约占据全球农药贸易量的15%。2015年中国进口农药9.0万吨,进口金额7.5亿美元;出口农药117.5万吨,出口金额35.5亿美元。此外,2015年农机行业实现进出口额124.44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101.69亿美元。

那么,在当前市场环境和企业现实状况下,如何促进化肥等农资产品出口?

东南亚国家是中国农资产品重要出口目的国,商会将一如既往地推动平台建设,以双向互利为原则,立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信息沟通传递,帮助会员企业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搭建易货贸易渠道,增加企业的贸易机会和项目合作机会。

中国与东盟合作趋成熟

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有25年历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建成,2015年双方签署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为双边贸易便利化创造了条件。

随着中国与东盟10国作为创始成员国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运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产能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推进,中马、中泰、中老等多个铁路合作项目启动,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联络建设、网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双向投资进一步扩大创造了有利之机。

首先,农资产能“走出去”寻求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中国农资行业全面市场化推动了农资商品的优化升级,落后产能向先进产能转变,绿色、环保、技术含量高的高端农资产品利润空间更大;同时,农资行业产能普遍过剩,农资产品尤其是低端产品面临着去产能、去库存等挑战。当前,多数东盟国家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领域尤其是农资产品需求旺盛。中国农资行业拥有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农资产品性价比高,综合配套和工程建设能力强,中国和东盟可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以市场主导、民间参与的形式,在农资领域推动技术和产能的输出,实现互利共赢。

钾肥是“走出去”发展的最好案例。老挝钾盐矿储量丰富,目前有10家外资企业在老挝勘探开采,其中9家来自中国。据悉,至2015年,中国已在海外10个国家开展了30个钾肥开发项目,海外钾盐项目计划产能超过1000万吨。2014年,开元老挝钾肥项目首次实现钾肥反哺国内市场。

农资企业走出国门,以东盟为支点,面向世界参与合作,不仅可以进行农资商品贸易,还可在农资生产、技术开发、资本运作、资源开发、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工作,打造具有中国优势特色的农资国际知名品牌。

其次,规模农业“走出去”“引进来”寻找发展机会。

土地流转,不但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也让中国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服务社会化提速。当前国内部分规模农业经营者“引进来”先进的农产品生产技术、“走出去”建农业产业园,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

2014年9月,广西与文莱签署《文莱-广西经济走廊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文莱农业产业园落户南宁。湖南已建有老挝湖南橡胶产业园、泰国湖南工业园、越南湖南商贸物流园等多个境外园区。泰国橡胶、大米、兰花、木薯等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比例位居前列,有不少经验值得借鉴。据悉,看好泰国资源去当地投资的广东商人有不少,有参股泰国橡胶木加工厂的、还有在曼谷租地种蔬菜供给当地市场的。

中国与东盟农业发展的差异性、互补性,是两地合作发展的基础。国内的企业积极发掘东盟优势农产品资源,提高农产品的开发利用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不仅满足中国国内民众多样性的消费需求,还可以打开国际市场,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规模农业经营“走出去”“引进来”,不但是农业生产的机遇,也会带来相应的农资服务需求。

最后,金融服务、电商及农业大数据等带来商机。

据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中国农户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占到69.6%。由于涉农项目风险高,农民抗风险能力低下,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提供金融服务。

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农村电商有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巨头,以供销总社“供销e家”、中国邮政为代表的“国家队”,以浙江赶街、山西乐村淘为代表的“地方队”,以金正大、辉丰农业、诺普信为代表的农资企业,有农特微商,还有专业农产品电商,六种力量竞争、融合,推动农村电商不断向前发展。

新型农业公司已开始寻求数据支持服务,通过收集和分析气候、土壤、作物历史、产量等数据,提供定制化种植计划,帮助种植者实现数字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化生产。

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电商及农业大数据都将为提升国内农资流通效率、提高农资产品利用率、提升规模农业经营者生产档次、提高农资服务水平等带来机会,同样也将推动农资企业不断发展。上述新业态也将为中国农资企业走向东盟创造商机。

据悉,商会未来打算在资金融通、信息融通、“互联网+”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搭建有效平台,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农资企业、农产品企业及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支撑。

携会员落实国家战略

商会在发展中积累了一批中国和东盟的骨干会员,为双方有效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商会不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联系与合作,从政府层面获取各项政策和经贸支持,寻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为近百家国内外会员服务,尤其是在帮助国内农资企业实现产品和技术“走出去”“引进来”方面,商会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2009年以来,商会每年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合作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农业展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的农业题材专业展会,目前已成功举办了6届;商会成功主办了2015中国-东盟农资产业高峰会议;联合承办了2015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暨第三届农民合作社与农资供应商农产品采购商对接会,达成农资采购签约项目17个、金额22.67亿元,农产品采购签约项目175个、金额达16.57亿元;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农资经贸会议——一带一路的商机,有力地促进了会员企业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更为重要的是,商会牵线搭桥促成一批农业合作项目在东盟国家落地。商会多次组织会员企业到柬埔寨、老挝、缅甸、文莱等东盟国家考察项目,也邀请、接待东盟国家企业到中国考察,达成了多项合作。通过商会协调,河南黄泛区农场与柬埔寨达成合作兴办15万亩水稻农场项目协议;商会组织会员单位河南豫粮集团与柬埔寨达成兴建大型碾米加工项目协议;组织中国农业企业与缅甸有关方面开展瓦邦地区农业替代种植合作项目洽谈,并在农资边境贸易、替代种植水稻、木薯和弱筋小麦等项目达成合作协议;促成广西农业企业到文莱发展水稻种植,得到文莱苏丹的高度重视和赞赏。

今年9月10~11日,商会将在广西南宁举办2016中国-东盟农资产业高峰论坛。论坛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整体框架下,将围绕“新丝路、新机遇、新平台、新合作”的主题,就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中国-东盟农业、农资、经贸、市场、技术合作和开拓亚洲市场等举办专题报告、分享实战经验。论坛同期举办第七届中国农资总裁圆桌会议,将组织知名企业家围绕推进农资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话题进行现场交流互动。据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东盟国家驻华使领馆负责人及中国、东盟国家农资、农业、经贸领域的龙头企业将参加本次论坛。


中国东盟农资商会要旨何在

当前东盟成员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中国东盟农资商会(China-ASEAN Chamber of Agricultural Commerce,本文中简称商会)是经国务院同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于2007年12月26日批准设立的涉外社团组织。

   商会由中国和东盟及其他国家的农资与农业生产、经营企业,科研、服务及行政机构,社会组织、行业专家学者自愿组成,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的唯一涉外社团,也是中国境内首家以“中国-东盟”冠名的区域性跨国商会。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08-26/25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