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我国转基因将从这3种作物破口?你愿意种吗?

零零社区网友  2016-08-12  互联网

文章来自“农资导报农技专家”,欢迎关注


8月8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发布。在13项重点鼓励的科技创新项目中,转基因赫然在列。其中有3种作物已列为我国转基因技术重点攻破对象。转基因在我国未来农业中将作何定位?哪3种作物将成为重点攻破对象,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其实早在2011年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政府层面就开始支持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与此前规划不同,五年后的这次《规划》对转基因研究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在此前支持的新型转基因棉花、玉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大豆的支持,并明确了推进作物的新型转基因类型:分别为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内容更具体、更明确。


以下是两次《规划》中关于这一内容的原文对比。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针对保障食物安全和发展生物育种产业的战略需要,围绕主要农作物和家畜生产,突破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规模化转基因、生物安全等关键技术,完善转基因生物培育和安全评价体系,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新品种,实现新型转基因棉花、优质玉米等新品种产业化,整体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加强作物抗虫、抗病、抗旱、抗寒基因技术研究,加大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强化基因克隆、转基因操作、生物安全新技术研发,在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中重点支持基于非胚乳特异性表达、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性状改良研究,使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整体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品种和技术储备。建成规范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安全。


两个《规划》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据了解,大豆、棉花、玉米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最多的作物。美国作为转基因技术采用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将基因改制技术实际投入农业生产领域以来,美国农产品的年产量中55%的大豆、45%棉花和40%的玉米已逐步转化为通过基因改制方式生产。中国作为13亿人的大国,人多地少,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越来越强,研究转基因作为技术储备也无可厚非。如不想在农业市场上长期受制于人,就必须加码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如此看来:《规划》的出台还是有积极因素的。

但是,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依然是大众所关注的问题。今年4月,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进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将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的路线图。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粮作物。记者看到,在“十二五”期间的科技《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棉花是作为非食用作物,玉米多用于饲料,可视作间接食用作物。如此看来,“十三五”科技《规划》中所增加的大豆则是食用作物,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推进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路线已经进行到了间接食用→食用的最后两步?未来会否在口粮作物上进一步推进?值得我们紧密关注。

此外,在转基因农产品的商业化之路上,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格外重要。上月底,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项强制标识转基因食品的法案。根据该法案要求,食品生产商必须对产品中的转基因成分进行标注,并可以自主选择标识形式。目前,可供选择的标识形式有网址、电话号码、二维码,以及符合美国农业部标准的符号或文字。业内分析人士称,中国在推广转基因产品时,也应该尊重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08-12/25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