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科普贴!解开功能性生物肥料的神秘面纱

网友投稿  2016-08-10  互联网

生物肥料好处多,但是市场上鱼龙混杂难辨真假。若想开发生物肥料这篇蓝海,还需要向产业化发展。

揭开“生物肥料”神秘面纱

国家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中心研究员周波介绍说,从定义上来看,生物肥料 即为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 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 在这种效应的产生中, 制品中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目前常见的生物肥料包括农用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生物肥料可以活化并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即常规意义上的解磷解钾固氮等功能,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给。同时可以产生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刺激调节植物生长。

生物肥料的施用应注意两项基本原则,即近根和营养。生物菌肥的施用方法较多,主要有拌种、穴施、基肥、追肥、蘸根、种肥等。不同肥料对不同的作物有最适宜施用方法、施用量和施用时间。科学合理地施用生物肥料,在盐碱地区可以进行盐碱地改良项目。据资料显示,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而在盐碱地区施用正确的生物肥料,可以使生物肥料成为盐碱地的“克星”。

生物肥料需向产业化发展

有人认为,微生物肥料要想在众多商品肥料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而当前我国生物肥料发展的机遇与问题同时存在,尽管近几年来,国内的微生物肥料企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在工厂化生产中,普遍缺乏高效菌株,菌种资源缺乏,很多厂家的菌种都在利用同一个菌株,肥料品种单一,产生了一个菌种打天下的局面;另一方面,使用菌株不当也会带来安全隐患,一些厂家的生产菌种没有经过正规的鉴定就投入生产,也是一种不妥当的行为。其二生产设备陈旧。有许多生产厂是由已倒闭的小型酶制剂厂、味精厂、柠檬酸厂等改造而成的,其设备本身就效率低、能耗高,勉强生产,没有长远的发展计划。其三技术工艺落后。

有些厂家认为只要有了微生物肥料菌种,有了相应的培养基就能够生产出微生物肥料,缺乏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和检测手段,有的甚至还是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本身不具备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相应的研发人员,无法建立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其四生产管理水平较低。许多生产厂家没有一套完整的、健全的管理制度,也就没有建立真正的服务体系,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五市场上鱼目混珠,假冒伪劣屡禁不止。这些年来,一些所谓微生物肥料或生态肥料,一度统领江湖。尽管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各地清理整顿微生物肥料市场,但由于涉及地方、部门甚至小团体的利益,一些假冒伪劣微生物肥料产品仍充斥市场,严重制约了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08-10/25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