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屡当“粮王”秘诀是啥?

零零社区网友  2016-07-29  互联网

编者按 近两年来,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不景气和农资行业产能过剩的凸显,农资生产、经销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外激烈,于是为种植户提供产异化、低成本、多功能的高科技农资产品外,帮助种植户种出优质、高产的农产品,进而卖出好价钱成了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今年以来,农资生产、经销企业与媒体联合举办的“名优作物评选”成了行业一大亮点,各地经济作物层面的“西瓜王”、“樱桃王”、“荔枝王”大赛一场接一场,粮食作物层面的“粮王”大赛更是如火如荼。

今年6六月,对河南鹤壁浚县新镇东双鹅头村村民陈开明来说是个收获满满的季节,继2015年勇夺“粮王”后今年他家小麦以平均亩产1616斤的高产再获“粮王”殊荣。

今年69岁的陈开明,研究小麦高产技术种植已有40多年,对田间施肥管理非常精通,在当地算是小有名气的“土专家”,当然一款高科技增值肥料更是在老陈再夺“粮王”的征途中保驾护航。

我们也看到,随着农资行业快速发展,集肥(高效)、水(节水、抗旱)、保(抗病)于一体的多功能农资产品在农作物获得高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用陈开明的话说:能屡获“粮王”殊荣,高效增值肥功劳不小。


为了推广高效种植技术,山东省农业厅和山东农业大学作为指导单位,由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农科频道具体承办的“山东玉米、小麦双粮王大赛”已经举办了近10个年头,大赛掀起了山东省内玉米、小麦科学种植、精细管理的浪潮,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种植能手,每一届“粮王”获得者成了全省农业种植推广的标兵。其中2014年山东德州市小麦粮王大赛中,临邑县临邑镇国寨村张心跃利用锌腐酸二铵和锌腐酸尿素以亩产小麦696公斤的成绩获得“粮王”,德州德农种业100亩整建制小麦绿色高产创建试验田亩产突破765公斤,市县级“粮王”评选中,多地涌现农民“粮王”。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右二)、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右一)在增值肥料小麦田观看长势           (马彦平 摄)


“粮王”秘诀在高效增值肥

“锌腐酸复合肥,中!今年又能让俺当上‘粮王’!”6月11日,河南鹤壁浚县新镇东双鹅头村村民陈开明在自家的麦田里喜滋滋地告诉记者。陈开明家去年种了20多亩小麦,他参加了河南省科协举办的“2015年度河南省寻找小麦种植王”公益选拔赛,由于亩产表现突出,陈开明获得了河南省首届高产明星“粮王”荣誉称号。

当记者问他成为“粮王”的秘诀时,老陈很自豪地对记者说:“从去年开始试用采用中国农科院核心技术的锌腐酸复合肥料,这一试,效果还真不错,就是比其它肥料好。”老陈告诉记者,以前,一亩地能收600公斤麦子就不错了,今年亩产竟达到800多公斤,亩均增加了200多公斤,高科技锌腐酸复合肥料功劳不小。

陈开明是近两年涌现出众多“粮王”中的一名,“河南省寻找小麦种植王”公益选拔赛也是近两年如火如荼“粮王”大赛的一个缩影。2014年7月,山东德州市小麦粮王大赛中,临邑县临邑镇国寨村张心跃利用锌腐酸二铵和锌腐酸尿素以亩产小麦696公斤的成绩获得“粮王”,在看到锌腐酸高效增值肥的优越特性后,德州市农业局联合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德州的12个县市开展了小麦800公斤/亩和玉米1000公斤/亩的高产创建工作,共同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2015年,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在山东德州市召开的“践行国家战略·助推肥料减量增效”为主题的“增值化肥示范推广观摩会”上,锌腐酸肥料忠实粉丝张心跃对自己再获“粮王”信心满满,因为他将高科技锌腐酸增值肥加上科学管理锁定为获得“粮王”最有价值的秘诀。

来自化肥增值产业创新联盟的消息,中国农科院德州实验站禹城基地利用锌腐酸二铵、锌腐酸尿素和锌腐酸复合肥开展的冬小麦-夏玉米一体化绿色超高产创建,冬小麦亩产789.1公斤,夏玉米亩产1004.1公斤,全年突破1793公斤/亩,创鲁北粮食高产新纪录。

化肥增值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田耀雄告诉记者,由中国农科院牵头17个省农科院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水稻、玉米、大豆,内蒙古、甘肃的马铃薯,新疆的棉花,山东的花生、葱、姜、蒜,湖北的油菜,四川、重庆的水稻,广东的香蕉、甘蔗等12种作物、56个试验点的增值尿素网络化效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作物平均增产率高达9.6%。

“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

多年来,北方农民种小麦都有底肥施用磷酸二铵的习惯,因为小麦对磷比较敏感。虽然近年复合肥发展迅猛,磷酸二铵仍是北方小麦底肥的主要品种。河北沧州市孟村县牛进庄乡东赵河村的李会廷,也习惯了小麦底肥施用磷酸二铵。2015年种小麦,他买了几袋锌腐酸二铵和普通二铵做对比,没想到“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

2016年正值小麦灌浆期,李会廷拉观摩团到地里去看小麦长势,“种了一辈子地,我就认可二铵,用着放心。谁知今春小麦一返青,施40公斤锌腐酸二铵反倒比用50公斤普通二铵的小麦还好。用锌腐酸二铵的小麦返青早,分蘖旺,麦苗长得忒好了。” 今年春季追肥,老李又买了几袋锌腐酸尿素,因为要做对比试验,底肥用锌腐酸二铵,追肥就用黑尿素(锌腐酸尿素);底肥用普通二铵,追肥就用白尿素(普通尿素)。“黑尿素我用了20公斤一亩,白尿素我用了30公斤一亩,我倒要看看这锌腐酸能神到哪儿去?现在小麦正灌浆,真是服气了,没想到底肥、追肥都减量,麦子反而长得更好。”老李对锌腐酸高效增值肥从认识到被效果所折服的过程,是每一位锌腐酸高效增值肥粉丝亲身体会过的。

记者了解到,以锌腐酸磷酸二铵、锌腐酸尿素、锌腐酸复合肥为代表的增值肥料,自2013年上市迅速被河北、山东、河南、东北等地农民接受。这种减施20%仍表现出卓越肥效的新型肥料,因其黑色而被农民亲切地称为“黑珍珠”“黑金刚”。像李会廷这样被锌腐酸肥料效果所折服的农民还有很多。

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5年工作报告会上也传出消息,截至当年底,采用锌腐酸增效技术的尿素、二铵、复合肥生产企业已达20多家,市场累计投放增值尿素50余万吨,增值复合肥30余万吨,增值磷酸二铵10余万吨,推广面积超过4000万亩,粮食增产超过20亿公斤。“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的锌腐酸高效增值肥在低迷的肥市中堪称“一枝独秀”。

化肥转型发展更需增值肥

据中国农科院在北方5省20个县的调查显示,有50%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因过量施用氮肥超标。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氮肥平均施用量超过国际公认的上限225公斤/公顷。如何在“零增长”要求下,为农民科学施肥提供优质的技术物化产品是科研单位、农资企业共同面对的话题。

众所周知,近年雾霾天气高发,不仅影响人类健康,也同样波及到了作物健康生长。据河北省气象台资料,2015年河北南部从小麦播种至越冬期间,雾霾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日照时数较常年减少40%左右,积温也比形成壮苗所需积温少20%左右。冬前光照严重不足,积温偏少,造成小麦冬前生长量不足,小麦养分积累少,个体次生根偏少,分蘖节不饱满,不利形成壮苗。尽管气候条件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尤其施用增值肥料后的小麦仍可获得高产,锌腐酸增效肥也被誉为逆境下助力作物高产的“利器”。

助力种植户抢夺“粮王”是锌腐酸高效增值肥的一大功劳,锌腐酸增值肥料的发展更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化肥行业转型升级的使然。政策层面,工信部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在2015年出台的《促进化肥行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中特别提出发展腐植酸、海藻酸等增值肥料新产品,到“十三五”末,增值尿素产量达到1000万吨/年。在山东德州市增值化肥现场会上,看到施用锌腐酸尿素后青葱茁壮的麦田,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感慨地说,大力发展增值尿素既是氮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也是实现化肥零增长的有效手段。

科学施用是高产前提

以锌腐酸尿素、锌腐酸二铵、锌腐酸复合肥为代表的增值肥料核心技术在于植物源天然物质及其提取物的锌腐酸增效剂。“增值肥料的增产机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通过促进作物根系生长与和调节根系的吸收活性,来提高养分的吸收利用。二是增效剂通过抑制土壤脲酶活性,可降低氨挥发和硝态氮淋失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三是增效剂与尿素发生反应,通过改变尿素的结构性,使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释放和运移模式发生改变,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四是减少土壤对磷钾肥的固定,提高其有效性和供应强度等。所以说,增值肥料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增效作用,其增产表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农科院新型肥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赵秉强告诉记者。

据了解,增值肥料的使用方法与普通肥料没有区别,凡用普通肥料的地方,都可以用增值肥料来替代。在相同用量条件下,增值肥料比普通肥料增产效果显著。由于增值肥料比普通肥料的利用率高,因此增值肥料使用量在比普通肥料减少20%~30%时,仍能保证作物产量。

多年的田间试验结果发现,锌腐酸增值肥不含保水剂,但锌腐酸增值肥产品具有一定的抗旱性,缘由在于锌腐酸增效剂能刺激作物根系生长,根系更发达,根扎得更深,能从较深层的土壤中吸收水分,所以有一定的抗旱效果。

那么锌腐酸高效增值肥施用中需要注意什么呢?化肥增值联盟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锌腐酸尿素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缩二脲,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正确做法是尽量不用作种肥,若必须作为种肥施用,要避免种、肥接触,并控制用量,禁止用其拌种或浸种。锌腐酸尿素可以用作叶面肥,但一定要控制好浓度和用量,一般每亩每次用锌腐酸尿素0.5~2.5公斤,每4~5天用一次,2~3次即可。锌腐酸二铵一般用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原则上不建议将其用作追肥,尤其是直接撒施在地表。另外也不建议将锌腐酸二铵作为冲施肥直接冲施。“采用正确的方法将高效增值肥施入到作物需要的地方,加上科学的管理,农作物高产即可水到渠成。”山东一位“粮王”这样概括他的“粮王”心得。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07-29/25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