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10年前的经销商 还有多少幸存至今?_农资市场

网友投稿  2016-11-04  互联网

 当前形势下,经销商的死亡率非常高。

  10年前的经销商,还有多少幸存至今?

  面对风云变幻、前途未卜的未来,你不仅需要追赶最新的潮流,更需要避开经营管理上极易忽略的“死亡禁区”。

  一、成长定律

  1.“创办人陷阱”

  创业初期,创办人的勇气和决心,是支持稚嫩的企业在严酷环境下得以生存的最原始力量。老板的意识、风格、魅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

  不过,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就容易陷入“创办人陷阱”。

  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也是老板的重要性不断降低的过程。

  如果老板仍然沉湎于小企业时那种“君临天下”的良好感觉,就会成为企业继续成长的障碍,这就是“创办人陷阱”。

  (1)以前,做决策时老板一人说了算;现在,得组成个像样的决策班子,要发扬民主的作用,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2)以前,老板可以把自己的跟班骂得“狗血喷头”,不用担心他们离心离德;现在,专业人员、职业经理人成为企业的骨干,他们可以承受批评,却不接受“挨骂”。

  (3)以前,老板在管理上一竿子插到底,所有政策、制度、计划、盈亏都装在老板一个人脑子里;现在,管理层次从一级变为二级、三级,就需要管理有制度,行动有计划,盈亏有核算。

  要避免创办人陷阱,就要求老板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表明一种决心:个人愿意服从企业。只有“我们”大于“我”的企业,才能真正发展壮大。

  2.“英雄老板”

  小经销商的“小老板”和大经销商的“大老板”有什么区别?

  (1)“小老板”往往精明能干,全职全能,不可或缺;“大老板”因为不做具体的事,似乎“可有可无”。

  (2)“小老板”往往不原谅部下的错误;“大老板”往往对部下的小错误“视而不见”。作家吴稼祥说:“看不到缺点,会用错人;老盯着,会没人用。”

  (3)“小老板”往往喜欢“有才外露”,让别人不敢小瞧自己;“大老板”往往把露脸的机会让给部下,自己的才能自有企业为自己作证。

  (4)“小老板”遇到能力欠缺的部下,经常会说“还不如自己亲自干”,因此,部下的能力可能永远得不到提升。“大老板”遇到能力欠缺的部下,要么把部下培养合格,要么换合格的人。

  (5)“小老板”发现部下的工作没干好,往往批评甚至责骂部下;“大老板”发现同样的问题,如果是责任心问题才批评,如果是能力问题则指导、帮助部下。

  (6)“小老板”的过分能干,往往是部下不能干的原因。那些能够“以一当十”、“以一当百”的老板,终究会发现自己不可能“以一当千”。

  因此,培养部下、带出一支队伍,是比发挥老板个人才干更重要的工作。“英雄老板”只能成就小企业,只有“英雄团队”才能成就大企业。

  二、转型定律

  做不大的经销商有“标准脸谱”

  如果主要业务都是靠老板搞定,这样的企业难做大。如果客户只认老板不认员工,这样的企业难做大。如果企业有几个销售状元占绝大部分销售额,这样的企业难做大。

  因为,一个营销英雄辈出的企业是注定要完蛋的。

  如果员工的主要构成是亲朋好友或子女,这样的企业难做大。如果老婆和小姨子亲自管财务,这样的企业难做大。做不大的经销商经常骂部下笨蛋,却不思考他们为什么笨蛋。

  2.生意型经销商和企业家型经销商

  大多数经销商起家时都是生意型的,但最终生存下来的通常是企业家型。

  (1)生意型经销商可以做到“从无到有”,但只有企业家型经销商才能够做到“从小到大”。

  (2)生意型经销商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但只有企业家型经销商才能成为亿万富翁。

  (3)生意型经销商或许可以管理几十人的队伍,但只有企业家型经销商才可以管理成千上万人的队伍。

  经销商不转型,就必然遭遇成长的“天花板”。

  生意人与企业家,不是精明程度的差别,不是规模的差别,不是资金的差别,不是赢利的差别,而是营销模式的差别,组织体系的差别,管理体系的差别,老板心态的差别,管理理念的差别。

  3.重结果与重过程

  生意人经常说:“不管你是如何干的,只要结果好就行”。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企业家常说:“结果的好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好结果能否重复,只有能不断重复的结果才是好结果。”也就是说,能抓住老鼠的猫不一定是好猫,能总结抓老鼠规律的猫才是好猫。

  4.如何对待“能人”

  许多经销商都有“从小养虎,虎大伤人”的经历,对“能人”心怀渴求与敬畏的矛盾心态。“渴求能人”是因为痛感自己能力不足,“敬畏能人”是因为害怕能人自立门户,无法控制。

  企业家型的经销商既能用“能人”也能用普通人。企业家型的经销商为什么不害怕能人?因为他们延揽的是专业型的能人,每个人只在某个专业领域很能干,通过老板的组合才能发挥作用。即使他们离开企业,也不会伤筋动骨。

  三、厂家关系定律

  1.合作之源是共同利益

  合作之本是共同理念

  经销商代理厂家的产品当然是为了赚钱,但是厂家承诺的利润只不过是“画饼”而已,不能真正“充饥”。有些厂家,不管经销商要什么都敢承诺,经销商不是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吗?

  真正能够承诺兑现的是合作理念,只有厂商的经营理念相似,才能痛痛快快地合作。有了共同的理念,虽然厂商不免争吵,但不会发生原则性的分歧。

  2.决定厂家支持的关键

  优秀厂家能够带动一批优秀经销商崛起,而优秀经销商却无法挽救崩溃厂家的命运。在局部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可能是经销商,在全局起决定作用的却是厂家。经销商往往感觉没做起来时厂家不支持,做起来后又不需要厂家的支持。那么,决定厂家支持的关键是什么呢?

  那就是“做市场的势头”。只有让厂家看到成功的希望,厂家才支持。“做市场的势头”就是给厂家的希望,厂家就不害怕花钱打水漂。

  四、厂商定律

  1.大企业找小经销商,小企业找大经销商

  不要求经销商特别有想法,但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厂家的政策。而真正有思想的经销商总有那么一点“不听话”。

  大厂家对经销商的主要要求就是分销能力,因为这是厂家不可能亲自做的工作,其它工作如新品推广、市场控制、广告宣传等都可以由厂家亲自操作。

  小厂家反而希望找到大经销商,因为小厂家的市场运作能力差,希望把产品和政策交给经销商后什么都不管,其它工作都由经销商来做。

  2.与厂家成为战友还是对手

  如果你代理了厂家的产品,你与厂家就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如果其他经销商代理了厂家的产品,厂家就是你的对手。

  每个经销商都不希望强势厂家成为对手,因为强势厂家的成功就意着你的经营空间被压缩。因此,每当厂家的业务员拜访经销商时,经销商都要详细了解厂家的实力和运作思路。

  如果觉得厂家一定能成功,就一定要把它延揽到自己旗下。如果无法与厂家合作,就要想办法不让它与当地的优秀经销商合作,否则,你将永无宁日。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11-4/21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