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开启中国农资大企业时代_农资市场

零零社区网友  2012-12-21  互联网

编者按
    中国农资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十二五”时期,是一个实现由农资大国向农资强国转变的关键期,行业发展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同时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格局不会改变。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战略任务的执行,为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行业将以产业链的比较优势和创新实力为基础,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农资大国向农资强国的转变。曾有人断言,未来五年的中国农资行业将进入兼并重组时代。近几年的产业发展已经在农资产业中出现了一批领军型企业,这些企业都握拥丰厚资源,目前正在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企业布局。可以预见的是,兼并重组将重点发生在领军型企业和中型企业之间。
    12月22日,《农资导报》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农资发展论坛”正是以开启中国农资大企业时代为题,聚焦35家化肥农药、流通大中型企业的领导者,共同研讨行业整合的现状、特点以及未来的趋势。我们相信,这个主题与农资行业中绝大多数的企业密切相关。

  

 

 

                         群雄逐鹿中国农资大企业时代

    进入“十二五”以来,农资行业内市场大战的硝烟依然浓烈:新品种层出不穷、新品牌应接不暇、新企业来来去去。但在农资发展的滚滚长河中,大企业分封割据的大格局已逐渐浮出水面。并购重组、资本运作、资源整合等频频见诸报端的关键词究竟在大企业成长中充当了怎样的角色?企业如何布局才能顺应这泥沙俱下农资洪流?让我们细细探讨。

 

    外延式扩张顺应大势

    纵观中国农资行业内大企业的成长历程,可总结为两种典型的经济模式:内延式发展和外延式扩张。这两种模式贯穿了大企业起步、成长、壮大的各个阶段。进入“十二五”之后,化肥和农药企业以内延式发展模式为核心的自我滚动成长已经不适应行业发展大势,而以收购、入股等为手段的外延式发展模式正成为大企业成长晋级的主要途径。
    首先,从产业现状来看,产能过剩为兼并重组提供了条件。“十一五”以来,中国化肥和农药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日趋严重。“十一五”末期,国内磷肥总产能超过2100万吨(折纯,下同),国内需求仅1200万吨,过剩超过40%。磷肥之外,以尿素为代表的氮肥和以草甘膦为代表的农药也面临着巨大过剩压力。过剩的后果是装置闲置,这意味着:企业扩大产能,完全不需自主建厂,快速并购已有产能成为绝佳途径。
    其次,从政策导向来看,限制新上项目和鼓励兼并重组激励企业选择外延式发展模式。一方面,新建项目审批收紧限制企业自主建厂。自建不如并购正成为大企业老总们的共识。另一方面,今年工信部陆续出台的政策已经明确要求加快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政策导向将使得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逐步摒弃内延式发展模式。
    再次,从行业前景来看,晋级第一梯队的压力逼迫企业加快并购步伐。2006年以来化肥行业企业大型化进程已经加快。据统计,“十一五”末化肥行业已形成24 个百万吨级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大中型化肥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而按照《化肥工业“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氮肥、磷肥和复混肥企业还将大幅减少。其中大中型氮肥企业产能比重达80%以上,大型磷肥企业产能比重达70%以上。而从现状来看,超过半数的合成氨企业合成氨产能低于8万吨、近八成磷酸企业规模不足10万吨,如何在短短5年内挤入百万吨级化肥的第一梯队,企业选择以并购为核心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也是形势所迫。
  

    产业链整合风生水起
    近些年,农资行业内大企业产业链整合事件屡见报端,据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至2011年化肥行业已发生17宗较大的并购重组案例。这种整合主要围绕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沿着产业链上下游实行纵向并购和重组;二是大型化肥企业通过对外兼并中小化肥企业或异地建厂进行横向扩张。
分析显示:2010年前,这种整合以资源性企业的产业链纵向延伸为主;2011年后,业内新兴的复混肥企业开始成为横向拓展的主角。晋煤集团、阳煤集团、中海化学是前者的代表,史丹利、金正大、六国化工和新都化工则是后者中的典型。
   综合而言,产业链整合表现为四种情形:首先是资源性企业向下游延伸。其中,晋煤集团以煤为基,通过多年的并购扩张,去年尿素产量已突破900万吨;阳煤集团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也达到了470万吨/年的尿素产能,两者都通过产业链整合完成了由矿企向肥企的华丽转身。
    其次是生产型企业向上游渗透。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宜化集团,近年来该企业先后进入云贵、内蒙古、青海、新疆,并购重组了湖北双环集团、重庆索特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企业之一,拥有了足以支撑企业百年发展的资源。此外,施可丰投资四川雷波开发磷矿资源。
    再次是生产型企业横向扩张。这方面复混肥上市企业的市场扩张值得关注。比如史丹利化肥公司在吉林、山东德州、广西贵港、湖北当阳、河南遂平和宁陵等地布局7家子公司,比如山东金正大全国建成和在建生产基地已达10个,再比如六国化工成功竞购江西贵溪化肥有限公司,双赢集团在重庆、四川、贵州、内蒙古、甘肃等地密集建厂等等。近几年,横向扩张已成为复混肥企业迅速崛起的主要路径。
    最后是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中化化肥、中东控股、中盐红四方等企业在上下游一体化整合上表现突出。其中,中盐红四方通过整合四方磷复肥、中盐株化以及中盐总公司旗下的其他氯碱项目,形成特有的盐-碱-肥完整产业链的案例值得业界借鉴。

    企业融资刮起上市风
    “十一五”至今,上市融资作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终南捷径,在大型肥企间蔚然成风。2010年以来,山东金正大、新都化工、安徽司尔特、史丹利等肥料企业密集上市更在化肥行业中掀起了一波上市热潮。目前中国在海内外实现上市的化肥企业已有40余家,农药企业有近20家。
    一旦上市,多数企业发展将驶入快车道。江苏华昌可谓化肥行业近几年搭乘上市快车实现发展突破的企业。始建于1970年的江苏华昌于2008年9月上市后,当年即荣膺中国氮肥行业50强企业。在资本推动下,2010年该企业在合成氨、尿素、行业主营业收入等三个领域均跃居行业50强。华昌之前,河南心连心、沧州大化、四川美丰等化肥企业也均在上市后突破了发展瓶颈。
    金正大、史丹利、司尔特等新兴复合肥企业通过上市实现的突飞猛进尤其值得业界关注。
    2010年9月,经过短短12年的发展之后,山东金正大实现了挂牌上市。这次上市一举为金正大募集资金15亿元,该资金投向两个项目:一是60万吨/年新型作物专用缓控释肥项目;二是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这两个项目让金正大在生产能力和技术储备上有了质的飞跃。前者缓解了公司产品的供不应求状况,后者的建成使得金正大进一步巩固了在缓控释肥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
    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金正大营业收入为41.6亿元,2010年上市后,2011年金正大营业收入大幅增至76.3亿元,两年间营业额增幅达83%。上市引发的蝴蝶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金正大之后,新都化工、安徽司尔特、山东史丹利等肥企也相继上市,上市公募均给企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以2011年1月上市的司尔特为例,该公司首批募集的9.88亿元不仅为其70万吨/年氨化造粒缓释肥的扩建提供了资金支持,上市当年司尔特营业收入增幅就达32.78%,大大超过2010年9.5%的同比增幅,司尔特的资产总额也实现了133%的大增。今年其70万吨/年氨化造粒缓释肥项目建成投产后,上市的后续效应将得到进一步体现。
    除了获取充裕的发展资金,上市带来的其他机遇也不胜枚举:对内有助于企业建设完善的经营结构、确保核心管理层稳定、吸纳保留优秀人才等等;对外则能扩大公司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力。

    资源争抢进入白热化
    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近年来肥料企业向上游整合磷、钾资源的力度逐步加大。靠近资源地的企业加快步伐收购探矿权和矿山,远离资源地的企业开始向资源省份进发,实力雄厚的企业更是放眼海外、抢占钾资源。大型肥企之间的主战场已经从营销市场上移至资源供应。
    国内对磷矿资源的争夺尤其激烈。湖北洋丰是资源地肥企布局磷矿资源的代表。从2007年开始,洋丰就通过竞拍陆续获取了湖北、四川等地一批探矿权。目前洋丰位于四川的肥料基地已能实现磷矿自给,湖北生产基地预计2014年之后也将实现磷矿自给。洋丰掌握的磷资源已可以满足其近80年的生产需求,而其仍在关注磷资源,希望获取能够满足企业一个世纪发展的磷矿资源。
    金正大、新都化工和深圳芭田则是无矿肥企向资源省份进发的典型。三家企业都通过在磷矿产地建厂的方式抢占资源。
    金正大继2011年宣布在贵州省瓮安县工业园依托当地磷矿资源建60万吨/年磷酸一铵、60万吨/年磷酸二铵等磷复肥项目后,日前再次宣布完成对瓮安县国资公司将其持有的瓮安县磷化有限责任公司(磷化公司)34%的股权收购,成功获取当地磷矿权益储量1695.22万吨(可采储量1066万吨)。新都化工去年也宣布将在贵州遵义磷矿产区建40万吨/年磷酸一铵等项目。深圳芭田为争取磷矿资源更是抛出了重磅投资,该公司公告称:未来将投资近70亿元在贵州瓮安县分三期建设产能210万吨/年聚磷酸等高新磷复肥及配套磷化工、磷矿等项目。
    无矿企业曲线占矿的同时,有矿企业对资源的正面争抢也进入白热化。去年下半年,在湖北宜化相继拿下四川雷波卡哈洛磷矿的探矿权和湖北江家墩磷矿采矿权后,又在湖北远安与湖北兴发、湖北黄麦岭和湖北三宁展开了5.47亿吨探矿权的竞标。最终宜化集团旗下宜安矿业斩获探矿权,在资源储备上更进一步。
    随着在氮、磷两大肥种领域的竞争空间被压缩,不少大型肥企开始把抢滩目标转向钾肥,力求获取钾肥资源、布局氮磷钾全肥种、走多元化肥料之路。中海化学在打造全肥种上的探索较多。2008年,在通过并购成功具备煤、磷资源后,中海化学加入钾肥进口的谈判战团,首度试水钾盐进口。之后,中海化学又多方尝试并购钾资源:一方面谈判新疆和青海的钾肥股权收购,另一方面放眼海外努力通过跨国并购拿到资源,但目前仍未得到实质进展的消息。
    钾肥一直是国内大型肥企寻求资源突破的热点和难点。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已经把抢夺钾资源的目标瞄向海外,民企是海外找钾的主要参与者。目前,四川开元集团已获得老挝探明储量3亿多吨、远景储量5亿多吨的钾矿采矿权,中川矿业在加拿大年产300万吨钾盐项目也在稳步推进。随着国内肥料企业规模的壮大,如何弥补钾肥短板打造全肥种多元化的肥料体系是一个紧迫问题。

    领头羊布局软实力
    在肥料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仅仅在产能、资源、资金等硬实力上积蓄力量已经不够,行业内的不少领头羊已开始在技术创新、品牌塑造等软实力上下工夫。
    产品差异化是当今化肥领域的热点之一,在差异化战略的指引下,无论是在单质肥还是复混肥领域,都涌现出一批具有明显特色和满足农业个性化需求的企业和产品。支撑产品差异化的基础是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公开资料显示:排名靠前的企业一般都拥有领先的产品和技术,他们要么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要么是生产技术最先使用者。目前,一些化肥企业在产品差异化和技术创新上已走在了行业前列。比如,金正大已成长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缓控释肥制造商;史丹利先后创造中国第一条尿基高塔复合肥生产线和第一代最高含量54%复合肥;深圳芭田、新都化工在水溶肥和硝基复合肥技术上屡有创新;施可丰和双赢集团在稳定性肥料和生态肥上做出了突破。
    复合肥市场营销有三驾马车一说,分别是产品、渠道和品牌。目前来看,品牌战略已成为摆脱同质化竞争和低端的价格战最有力的武器。据统计,同含量、不同品牌复合肥之间的价差可达500元。品牌已成为决定复混肥市场价格等级的重要坐标。
    近年来,化肥行业内着力培养品牌优势的企业不在少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磷复肥行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有22个企业的25个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有40家单位。在塑造形式上,有明星代言,有央视广告,有投身慈善,有赞助影视。尽管品牌效果参差不齐,但探索之路已然开启。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并正在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农化服务和开展立体传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和影响力。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12-21/21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