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基层农资市场不正当竞争暗流涌动_农资市场

网友投稿  2010-09-19  互联网

曾有经销商戏言,这年头做农资生意,很多时候还真是“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面粉的钱”。在这竞争无序、“兵荒马乱”的年代——产品乱、厂家乱、渠道乱、价格乱,不但要提防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扯进违法犯罪的陷阱,更要对来自竞争对手的一些不正当手段处处小心。否则,自己很可能在“江湖”上无法立足。近日,广东多位农资界人士向南方农村报记者陈述了他们经营农资以来遭遇的种种不正当竞争手段,招数不少,性质恶劣,正所谓江湖险恶。
  
  1
  
  最无奈
  
  积怨斗气
  
  恶劣程度:★
  
  刘秀梅在番禺经营农资多年,她和自己一名做农资生意的亲戚都把店铺设在同一条街,一家在街头,另一家在街中间。据悉,两人早年关系非常好。后来由于利益冲突而翻脸,双方反而成了势同水火的“仇敌”。
  
  “他真是阴魂不散。”近日,刘秀梅称,一旦自己有什么产品好卖,对方也马上弄来相同的产品,低价销出,故意作对。她代理的某种除草剂,售价45元/瓶,销路很旺,不久,对方也不知从哪里弄到相同产品,每瓶售价仅35元,而刘的批发价都要40元。
  
  “我把货卖到了哪里,他也马上跟过来。”最令刘秀梅感到气愤的是,对方撕掉了包装上的编码,还告诉农户,刘秀梅的产品还是从他那里批发的。“不少农户信以为真,就不和我做生意了。”刘称自己代理了6个品牌,对方统统没有放过。“现在两个人做的不是生意,而是想方设法去搞垮对方。”据广州一知情经销商透露,其实这种手段双方都在采用,现在他都不敢把货给他们卖了。
  
  【记者点评】利益面前亲戚结怨。生意场上的价格战最终的结果通常是两败俱伤,倒是农户享受到优惠价格。从长远看,农资店无法经营到好产品,顾客流失,损失更大。当然,个人恩怨之争,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影响有限。
  
  2
  
  最阴险
  
  造谣中伤
  
  恶劣程度:★★
  
  清远经销商李山向记者透露,早年他在清新县开设门店时,就曾遭遇当地农资商的强烈抵制。李山介绍,当年一些农民购买他的一种叶面肥,出了点小问题,即被当地一些农资商借以利用。“他们在背后说我是外来的,专门用假货欺骗农民,并鼓动农户退货退款。”他说,当地农业局去看了,实际上是农民自己使用出了问题。虽然最后事实得以澄清,但是却让他的生意以及在当地的声誉受到极大影响。
  
  事实上,该手段与南方农村报近期的报道《匿名电邮作祟开平肥料商损失千吨销量》如出一辙。
  
  【记者点评】与打砸他人门店的粗暴行为相比,这种手法没有火药味,充分利用农户不了解产品和技术的特点散布谣言,往往能起到“杀人于无形”的效果。因为,农户一旦认定你的产品质量有问题,短期内这种看法很难改变,农资商要挽回影响,需要付出数倍努力。
  
  3
  
  最普遍
  
  串货杀价
  
  恶劣程度:★★★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增城农资零售商毛群焦在今年年初终于拿到了某个知名品牌除草剂的代理权。这种除草剂既能较为彻底地杀死杂草,又不会对作物造成太大伤害。正是依靠这一“拳头产品”,毛群焦很快便赢得了不少顾客,生意红红火火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最近,她惊愕地发现市场上竟然出现了一模一样包装的产品,而且每瓶(500毫升)零售价还比她的低5元——比她进货的价格还要低。
  
  “顾客确实少了很多,生意冷清了不少。”毛群焦非常郁闷。她认为,市场上的那些产品基本上都是从广东其他地区或者外省串货过来的,因为那些产品包装上的编码被撕掉了——此举让人无法获知货物的来源渠道,这是竞争对手们最常用的招数。
  
  “每个好产品卖开了,不到半年,串货就来了。”毛群焦告诉记者,她并非第一次遭遇这样的事情,以往卖一些进口农药产品也是如此,对方把价格压得非常低,无非就是眼红其生意红火,想把她的客户抢走。
  
  对此,她得出一个规律:就算是好的产品,也不能推得太广。因为,摊子铺得太大,自己受的损失更多。据了解,目前该品牌的厂家正在严查当地市场串货情况。
  
  【记者点评】利用地区间价格差异串货,低价卖出,这是农资经营者遭遇的最常见的不正当竞争手段,这种行为一般是经销商私下所为,其目的是破坏对方市场。有零售商称,如果是真货,杀价反而使农民受益。道理虽然说得过去,但由于货品并非通过厂家正常途径购进,这让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有可趁之机。万一出了问题,农民找上门来,厂家又不认账,最终还是损害农民利益。
  
  4
  
  最恶毒
  
  以假害真
  
  恶劣程度:★★★★
  
  肇庆经销商王元至经营农资之前,曾在某知名肥企做过多年的业务员。他向记者介绍,在珠三角不少地区,利用包装做手脚的行径很常见。“前两年,某品牌进口肥热销,有些经销商就回收其包装袋,10元/个,再装上普通肥料甚至是假肥,然后高价卖给农民,牟取暴利。”王元至说,由于该品牌肥料只要有钱人人都可卖,经销商便钻了空子,致使该品牌声誉大受影响。
  
  王元至透露,去年清远曾发生过某控梢产品质量事件,实际上也是经销商恶意所为。王元至称自己也认识那个经销商,不少同行也熟知内幕。由于该经销商推广不够好,销量一般,他的竞争对手便拿到了代理权。去年,该控梢产品异常火爆,该经销商便故意用该产品包装袋装上草甘膦私下兜售,结果导致很多果农的桔树大量落果枯萎。“大家生意都做不成。”当然,该控梢产品没有获得合法登记也是个重要问题,给人造假留下机会。
  
  【记者点评】使用这种手法的经营者真可以用“心肠歹毒”来形容。控梢产品未获登记,虽不合法,但为搞垮对手,怎能用上百名农民的利益作陪葬?而且这种手段比较隐蔽,让人难以察觉,性质极其恶劣。
  
  5
  
  最无耻
  
  官商勾结
  
  恶劣程度:★★★★★
  
  “我敢百分之百保证,那件事就是这个家伙干的。”9月16日,肇庆农资经销商周宝回想起自己以前的一段经历,情绪依然很激动。2007年6月,他独家代理的广西某厂家的控梢产品突然遭到农业局查封并罚款没收。没想到,时隔几个月后,他那批被查封的产品竟然又出现在当地市场,零售商告诉他,是当地另一名农资商批发给他们的,而且批发价比他之前的价格便宜近10元。
  
  周宝这才恍然大悟,他向记者介绍,用于控梢的产品,虽然证件不齐全,但农业局一般都不管,如果没有出事或者没人举报就不会来查。而这件事情显然就是那名农资商举报的。
  
  “我和他有过节。”周宝说,当年4月之前,他给对方代销过一批叶面肥,由于效果不好,便退了货,但对方迟迟不肯退钱。周宝怒了,称再不给钱,便不客气。后来钱虽然退还,但双方就此结怨,不再往来。
  
  广州市农资经销商王国君向记者介绍,今年,粤西某县几名大经销商找到他,要他交2万元加盟他们组织的协会。被他拒绝后,他在当地的门店便三天两头地被相关部门盘查,前不久因农药标签的一个小问题被罚了好几万元。
  
  “我在那里做了10多年的市场,以前执法人员从来不会这么频繁地来查,而且好像专门查我。”王国君说,他们把门店都翻遍了,“总要找出点问题才甘心。”
  
  眼下中秋节快要到了,王国君正在张罗着一件比当前生意更为重要的事情。“就是请当地有关执法部门吃饭、送礼。”王国君说,“必须要表示一下。”
  
  【记者点评】借助行政力量打击对手,这是恶性竞争的高级形态。这种手段虽很难抓到实证,但个中猫腻明眼人一看便知。当然,产品本身有问题,执法部门严查也没有错。但是,如果公权力沦为少数人挟私报复以牟取利益的工具,非但不能维护市场秩序,反而会使政府公信力下降,行业道德沦丧。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9-19/209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