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为何农资科普下乡遭遇尴尬?_农资市场

网友投稿  2010-05-20  互联网

近日,一农资公司带领一干人马,来到当地一最大的村庄,找到村官想借用村里的会议室,义务为村民举办一次科普讲座。当然,也顺便宣传一下自己经销的产品。然而,就是这样一件好事,却遭到了村官的拒绝。我们不妨分析一下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
  一是村官不重视农业生产,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过去每个村里都有技术员,专门负责指导农民田间管理、林果管理、病虫防治等有关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眼下这一重担主要落在了农资经销商身上,他们承担起了这种社会责任,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他们往往却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得不到村级政府的支持。致使这一工作难以开展,难有作为。过去村官不顾客观实际、盲目催收催种,搞得农民非常反感。如今,村官又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对一些农业技术或新产品甚至持怀疑、否定态度。这对于今后的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是科普下乡就是推销产品。现在很多厂家、经销商往往打着科普下乡的旗号,进行产品推销,不能真心实意的为农民服务,不能把真正质量过硬的好东西推荐给农民。这种推广往往不是按照科学、价值最大化去推广,而是按照自己产品的特点,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出发,甚至过分夸大产品功能,还甚至不惜打击别人的手法来达到自己推销的目的。很多农化服务队,一边是专家讲课,一边是推销产品,场面搞得很热烈,但说白了就是一场产品促销会。再加上,很多推广人员自身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只是照本宣科,推广的东西缺乏针对性,农民使用后,效果不理想,特别是产出比不成正比、或产出比大打折扣。多花了冤枉钱,加重了投资负担。
  三是这种单纯的产品促销会给骗子有机可乘。像去年山东省日照市就有数十个乡镇、几十个村庄的农民被同一批假冒化肥欺骗,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些造假、卖假者,就是利用了村官在村里的威望,利用村里的高音喇叭,由村官组织农民参加听科普讲座的形式,随机把大宗的假冒劣质化肥推广给来参加听课的农民。
  因此,无论肥企、还是经销商,应把承担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为农民搞些实实在在的服务,只要你手里有质量过硬的产品,有实实在在的真技术,最终就一定会受到农民的欢迎。任何短视、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越是经营困难,越是大环境混乱,谁越能率先站出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真心为农民服务,谁就一定会率先占得先机,赢得人心、赢得市场。厉金芹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5-20/209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