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资行业大整合:中海油飓风登陆

零零社区网友  2007-09-15  互联网

2005年,一场与美国有关的海外并购让傅成玉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而由他掌舵的中海油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兵败海外”却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北京东直门外中海油大厦里的傅成玉,他的心情依然很好,他对外界表示:中海油不会停步。

  在化肥行业,中海油大张旗鼓的并购整合与其在油气产业的全力推进一样,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引起中国企业家以及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从2001年第一次涉足化肥产业开始,中海油的介入力度不断加大,有人比喻,中海油进入化肥产业如同是一场飓风登陆。

  入侵者中海油?

  中海油内部人士表示,中海油进入中国化肥产业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所谓的侵略。

  2001年,中海油在南海打响了进入化肥产业的第一枪。在南海发现了新的气田之后,中海油迅速成立中海化学公司,其定位是利用上游天然气资源,促进海南周边气田的开发利用。当年,中海油用4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休克鱼”——海南富岛化肥厂,提前偿还了8亿多元的贷款;当年海南富岛化肥厂扭亏为盈。更重要的是,中海油形成了一条从天然气到化肥的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收购富岛化肥厂以后,中海油对其进行重组改制以期上市,募资建设二期化肥工程,形成年产200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两年后,根据形势变化,中海油审时度势,对化肥产业发展再次做出及时调整,将近期目标定位为以天然气化肥、化工为产业链, 5年内在海南建成规模化、现代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一流天然气综合化工基地。在此基础上,择机向磷复肥和煤化工领域拓展,力争成为国内化肥行业的龙头、化工行业效益最优的资源转化型企业。

  2005年,中海油转战北上,进军草原,收购了内蒙古天野化工公司。一年后,中海油完成了该公司的机构改革。对被关停的辅业单位债权、债务实施清产核资及破产清算,彻底解决了天野化工在土地资产方面存在的遗留问题。同时,中海油还加大了对天野化工的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对生产装置的配套设施进行改善维修,使厂容厂貌大有改观,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明显增强。对此,中海油有关人士表示,中海油始终坚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维护职工利益的关系,既保证了改革的平稳过渡,又建立起了相关机制。 

  2006年4月17日,中海油正式控股海南省重要港口八所港。

  有专家向记者表示,中海油在几年的整合过程中思路很明确:占领区域,占据资源。截止到2006年底,中海油海南基地销售尿素突破13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多亿元,利润超过9亿元;内蒙古基地实现销售收入10亿多元,利润总额达到1.76亿元;八所港完成吞吐量47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1.52亿元,实现利润0.12亿元。

  让中海油的“化肥蓝图”更加明晰的是中海化学在香港上市。2006年9月中海油将主营化肥生产的中海化学分拆上市,在上市当天,中海化学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杨业新指出,公司未来会采取双线发展,除自建化肥设备外,亦会透过并购方式壮大生产规模,而目前已留意多个收购目标。

  记者电话连线中海化学执行副总裁方勇,他对中海油的并购整合表示充分肯定,并认为中海油的整合对于化肥产业有“典范意义”。接受采访时,方勇正在山西参加会议,估计正在为中海化学即将进入煤化工领域做积极准备。中海油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周林峰表示,对于天野目前的发展,天野并入中海油无论是在资金、生产、管理各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而且随着中海油化肥产业的不断壮大,这种作用力将会越来越明显。

  心有多大,疆域有多大

  中海油飓风登陆之后,其风力似乎越来越大,但是这场飓风并不是破坏性的,它在实现新的理顺与整合。与前期的整合相比,近期中海油在化肥产业的整合,“国家意志”更加明显,这也是中海油越整越顺的重要前提。有人评价中海油的现状可谓,心有多大,疆域就有多大。

  2006年10月,在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中海油并购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中化建是著名磷复肥企业中阿化肥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使化肥产量达到400万吨,并同时拥有了氮肥、复合肥、磷肥三大系列产品,四个生产基地和化肥、化工研发,贸易及农化服务业务。

  2007年5月,中海油重组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根据国资委下发的通知,中央企业中化供整体纳入中海油,成为其全资子公司。重组中化供将对中海油的化肥产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内贸、仓储、物流等方面都具有互补作用。毫无疑问,中化供的加入,将成为壮大中海油化肥产业的一股新力量。但中海油有关人士也坦承,中化供的盘子不大,不会给中海油的化肥销售市场拓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弦外之音,中海油重组并购进程还将继续强力推进。

  2007年6月,中海油通过回购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价值5.3亿元股权的方式控股了大峪口化工。大峪口公司位于“中原磷都”钟祥市胡集开发区,属荆襄化工(集团)公司实施债转股后的新企业,由信达公司(占股53%)、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占股30%)和湖北省国资委三方共同组建的国有股份制大型化工企业。

  重组后,大峪口公司只剩下中海油和湖北省国资委两家股东,其中中海油占股83%,后者占股17%。据了解,大峪口化工可实现年产粒状磷酸一铵 l5万吨、氮磷钾复合肥50万吨、磷酸20万吨,硫酸59万吨的规模、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可就近消纳湖北省内大部分磷矿资源。据中海油有关人士称,此举是为了加强中海油在中南地区的化肥产能,并形成区域性的化肥产业链。

  在中海油化肥大整合的过程中,也有黯然神伤的经历。据介绍,2006年, 辽宁华锦化工集团在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中海油表现很主动,但结果是无奈落选。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以丰富的海外原油资源以及资金优势战胜中海油等巨头,成功重组华锦化工。

  “中海油的整合是有政府背景的,在一路绿灯下,国有资产无偿转划的方式,让中海油化肥产业实现了低成本扩张。”有专家这样说。

  今年,中海油还将在湖北、青海、贵州、山西等地谋划化肥资产收购。根据中海油的“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中海油要实现2000万吨化肥、 250万吨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销售收入超过320亿元,实现净利润40亿元。届时,中海油将形成七大化肥基地,即海南、内蒙古、湖北、贵州、青海、山西及海外基地。

  未来的中海油化肥板块会如期壮大吗?有关专家表示,首先要努力实现产业健康发展,其次中海油的整合一定要保持生命力。

  树在动,风不止

  中海油的整合飓风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化肥产业的大范围整合,纵观现在的化肥产业,化肥企业树在动,行业整合风不止。

  近日,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表示,中海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央企都在积极进军贵州磷肥基地。一场更为激烈的资源大战正在贵州展开,业内人士称,同样打造“化肥帝国”,国开投和中海油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径,作为国家重点化肥基地的基建基金和项目管理的承担者,国开投有着先天优势,而以并购闻名的中海油,追赶的方式仍是并购。

  化肥产业是中海油最早打通上下游的切入点,也是中海油实现一体化战略的重头戏。而日渐壮大的化肥产业,将使中海油一体化战略前景更加明朗化。 2006年,中海油把化肥板块列入“十一五”期间八大重点发展板块之一,并要求化肥要形成一定的市场主导能力,跃居中国化肥行业龙头地位。 

  中海油内部人士表示,中海油始终将一体化战略贯穿于化肥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使化肥产业成功实现了三次根本性的转变:第一,从一个纯粹为了带动上游气田开发利用生产化肥产品,向逐步形成在国内外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化肥产业转变;第二,由最初的立足海南,依靠单一天然气资源发展,向现在的依托多种资源发展的转变;第三,从立足在海南建成东方化工城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化肥生产和销售战略布局的转变。这一系列的转变,推动了中海油一体化战略由梦想走向了现实。

  美国运安有限公司亚洲区高级副总裁焦积茂认为,中海油整合有其自身的背景与特点,但是其整合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中海油为化肥行业制造了一种整合的气氛,这很重要。然而,中国化肥产业不能因为整合是大趋势而教条主义,不能为了整合而捏合,一定要重视整合的质量和意义。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分析师赵献兵指出,中海油的整合思路很清晰,从全国布局、产业布局以及上下游一体化都有成功突破,在当前化肥产业的竞争形势下,整合需要这样一种科学的模式。也有业内认人士认为,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在炼油和化工领域的强势地位下,中海油另辟蹊径,大力发展化肥产业,走了一条差异化路线。

  由于中海油旗下的中海化学是上市公司,因而市场普遍预期中化建和中化供的相关资产最终将被注入中海化学,关于类似中海油下一步的具体战略,中海油方面表示因为“可能影响股市”,没有向记者做太多解释。

  傅成玉一直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他说中海油的扩张梦不会轻易停下。也有人说,中海油在化肥产业整合的飓风已经登陆,这场飓风也不会轻易停下。



http://farm.00-net.com/news/3/2007-9-15/20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