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产品质量的好坏是关乎农业能否发展、农民能否增收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一些不法生产厂家和商贩,把黑手伸向农民,把假冒伪劣农资投向农村,获取非法利益。尽管政府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现象却屡打不绝。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农村集贸市场、批发网点、个体经销户,采取流动经营或走村串户等形式贩假、售假。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仅靠质监、工商、农业等部门负责辖区监管,市场监管手段不足,加之贩假售假违法人员流动性较大,使执法管理部门对农资市场的监管、整顿难以收到实效。受经费影响,有利就上,无利就让的现象也较突出。
法律法规难以落实。近年来,质监、工商、农业等部门每年都在查处假冒伪劣农资,但是,由于有关法律法规未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对制假、贩假、售假者的处罚往往采取没收、罚款等简单形式,以罚代管,以罚代刑。贩假、售假者在遭受经济损失后更加变本加厉。况且,假冒伪劣农资成本低,制贩假利润高,不法商贩有恃无恐,这成为假冒伪劣农资屡打不绝的主要原因。
识真辨假能力低下。受打工潮影响,农村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文化知识少、技术水平低的老弱及妇女,缺乏对假冒伪劣农资的识假、辨假能力。同时,农村基层政府和农技服务部门未能有效开展假冒伪劣农资宣传活动,对农民的识假、辨假知识传授较少,致使农民辨别能力难以提高,客观上助长了假冒伪劣农资的泛滥。
自我防假意识薄弱。目前,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而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民生活更为艰苦。在购买农资时,农民朋友最关心的是价格,很少注意品牌质量,对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标识也不甚关注,防范意识较弱。受价格诱惑,贪图便宜,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作者:李树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