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关注的大问题。中央连续两年发出两个一号文件,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惠农政策,激发了9亿农民的热情。今年新春伊始,全国从北到南,广袤的田野里热闹起来,农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忙着在田地里施肥灌水,耕田播种,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春种景象。农业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000多万亩,突破3亿亩,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局面。粮食生产呈现良好开局。然而,农资价格上涨、假冒伪劣农资的问题,像挥之不去的梦魇,吞噬着农民的利益。如果不引起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势必挫伤农民的积极性,损害农民的利益,影响今年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今年,黑龙江省春耕生产投入增加幅度较大,农民自筹资金120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农业贷款投放130亿元,比上年增加27亿元;近24亿元的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也将在春耕前发放。
种粮大省四川省,今年初也作出了免征农业税和增加粮食直补等决定。可以说,经历了近7年的市场低迷,粮价自2003年10月起恢复性上涨,再加上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这些都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普遍上涨,正在不断吞噬种粮直接补贴、降低农业税等国家优惠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又给农民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一位来自基层的代表算了一笔账,发人深省。一亩地,去年农民得到的政策实惠50多元,可化肥、农药、种子的涨价支出已超出此数。这说明,政策给农民的实惠,在个别地方已经被农资涨价揩得一干二净。今年一开春,化肥、种子涨幅均在10%以上,高的达到了40%,涨得农民心里发慌。本应农民得到的政策实惠,恐怕又会被涨价的“黑手”掏了去。
农资涨价原因很多,最主要是因为原材料如煤炭、电力、钢材等全面涨价,农资部门也水涨船高。农资涨价直接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对农民增收造成了威胁。能否保住农民的利益,对今年国家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目前,中央对农民种地进行补贴,各地方势必会扩大种植面积,如果调控不好,就会出现粮价下跌的现象,从而直接影响农民收入,最终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非常重要。重农则兴,损农则衰。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的事业顺利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从基本国情出发,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必然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来抓。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农资涨价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这里,“综合措施”代替了政府惯用的“限价措施”。
而不久前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税务总局五部门下发通知,对化肥生产用电要实行优惠价格;对化肥铁路运输实行优惠运价;对尿素产品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50%的政策;各地将做好化肥生产用原材料、燃料的供应以及2005年春耕用肥的运输调度,则是这一“综合措施”的具体体现。
事实上,化肥价格是把“双刃剑”。特别在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铁路运力紧张、公路运价上涨的情况下,如何兼顾生产者、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的利益,既保证化肥企业正常利益,又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把化肥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价位,是对宏观决策部门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
毋庸置疑,农民收入,事关农村的繁荣稳定,事关国民经济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把政策规定应该给农民的一分一厘都放给农民,做好“加法”;把应向农民减收的一分一厘如数地放在农民口袋里,做好“减法”,以农民收入的增加,撬动农村市场,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
当前,正值春耕农民购买农资的旺季,下大力气,防止涨价、假农资伤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吞噬和损害农民利益,抵消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增收、农业获得大步发展的新机遇,是我国宏观调控成败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