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资价格为何涨得这么快?

网友投稿  2005-11-09  互联网

“化肥涨得太厉害了”

  “特产税取消了好是好,但现在化肥和农药涨得太厉害了。”小许边指挥工人采摘柚子边说。

  小许是平和县小溪镇枋埔村农民,家里种了300多株蜜柚。10月20日上午,记者在枋埔村的一片山地上见到他时,他正带着雇佣的10多个农工在进行最后的采摘。小许说,“这两年化肥价格涨得飞快,但家里收入就靠这蜜柚,柚子不用化肥又不行。”其他几位正在采摘的农工也纷纷反映,取消特产税之后,基本上没什么负担了,但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却让人承受不起。

  无独有偶,记者在平和县坂仔镇西坑村采访时,村党支书赖四强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复合肥一袋(50公斤)已从100元涨到130多元,涨得太快。”据介绍,这个村人均5亩水果,大户人家一年光农药就要用5000公斤左右。这两年,农资提价后,每户人家的生产成本至少增加2000元。

  那么,农资涨价到底对农民有多大影响?记者就此请教了平和县人大农村委主任科员、被果农亲切称为“柚医”的黄东来。据介绍,目前含氮磷钾的复合肥一袋(50公斤)已涨价30元左右外,尿素一袋也从2003年的60元涨到100元左右,平均涨幅达30%左右,而这两种肥料是种植蜜柚常用的化肥。以种植一株蜜柚为例:需用化肥5公斤,15元;有机肥5公斤,5元;农药平均需5元;雇工目前的工钱平均每人一天30元左右(工钱也“水涨船高”,2002年时是20元左右),因而,一株蜜柚的生产成本大概为35元左右。而一株蜜柚可产50公斤柚子,目前的市场价为60元左右。由此可见,一株蜜柚的生产成本已占产值的50%左右,而两三年前,农资价格相对较低,成本不过占三分之一左右。“要不是现在蜜柚的收益还可以,农民可能会有其他想法。”小许说。

流通环节尚属正常

  农资涨价过快,原因何在,会不会在流通环节出现了混乱?

  据平和县农业局执法大队有关人员介绍,今年初到10月底,他们对农资市场进行检查,共立案50起,但仅有1起是农药含量不足的问题,其余大多是标注等不规范问题,没有发现农资乱涨价的行为。同时,平和县物价局检查分局局长林成达告诉记者,今年初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接到关于农资乱涨价方面的举报。

  据介绍,自今年7月1日起,我省物价部门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规定,对化肥价格实行出厂价最高限价等管理: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尿素出厂中准价为每吨1500元,上浮幅度为10%,下浮不限;永安智胜化工有限公司、顺昌富宝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尿素最高限价为1650元/吨;其他化肥产品的出厂价格可在现行最高限价基础上上浮15%。此外,化肥批发环节进销差率水平,由原先不超过3%调整为不超过2%,零售环节维持批零差率不超过4%不变。同时,改变过去化肥流通环节限制一道批发的做法,实行同城限制一道批发。因而,销售给农民的化肥价格如果在以下范围内就是合理的,即:出厂价(包括在最高上浮幅度内的价格)+批零环节的合理差率+正常的运杂费,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太离谱,那就是乱涨价,属违规行为。

  “到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大的乱涨价,扰乱市场的行为。”林成达说。

原料涨价成本提高

  如此看来,涨价缘由何在呢?生产成本提高是最大因素——平和县农业和物价部门的相关人士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记者在化肥生产企业人士那里也得到了验证。

  “这(涨价)和大的气候有关系。”位于南靖县的福建双赢集团办公室林主任首先这样指出。双赢集团是闽南地区较大的化肥生产企业。他介绍说,原材料的价格这两年上涨的较快,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增加了很多,如煤炭目前每吨是500至600元左右,而去年还是400元,前些年仅为200元。此外,汽油、柴油等价格的飙升,更是有目共睹,“简直是飞升”。有意味的是,另一家较大的化肥生产企业漳浦县扬绿化工公司有关人士也首先提到了原材料上涨,“煤炭上涨太快了,最高卖到每吨620元。”

  同时,生产资料本身也在不断涨价。据双赢集团办公室林主任介绍,由于我省没有相应的丰富矿产,因而生产化肥需要的磷、钾等矿石须从外地采购,而这几年它们的价格也在同步上升。如这家企业所需的磷石要从贵州采购,2003年每吨为270元,如今已上涨为360-380元;含钾的矿石需从青海运来,价格也从以前的每吨700-800元上涨到目前的1200-1300元,“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此外,运费上升也是一大因素。据介绍,近年来火车、汽车运力较为紧张,运价也相应提升。双赢集团有关人士测算,近年来运费大概上升30%-40%左右。

  因此,在上述因素作用下,化肥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相应的,其价格也大幅攀升,尿素卖到农民手里每吨最高已突破2000元。同时,由于有出厂价最高限价政策的约束,化肥生产企业还觉得“亏得很”,如双赢集团产的磷肥出厂价为每吨430-460元,但据介绍,这个价位是亏损的,要赢利每吨至少要卖500元以上。“去年,我们企业就亏损了38万元。”双赢集团有关人士说。而记者采访的扬绿公司有关人士也说,他们企业也是在“赔本做生意”。

  值得注意的是,我省对化肥生产用电实行优惠价格,有相当部分企业在享用每千瓦时0.2-0.3元的优惠电价。因而,如果化肥生产企业用电价格不是优惠价的话,那么化肥的成本将更高。

合理价位如何得来

  农资特别是化肥的涨价,无疑对农民的增收产生很大影响。在采访中,农民们一再发问,“就不能有一个合理的价位吗?”然而,记者采访得知,化肥等农资价格的调控并非易事。

  据悉,化肥涨价最主要是因为煤炭等原材料以及运输费等全面涨价,农资部门也水涨船高。因而,化肥企业反映,这些价格降不下来,化肥价格很难降下来,“我们企业也要生存。”而这很显然,涉及大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非农资部门之力可解决。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都出台了相关的调控政策,包括化肥生产企业优惠电价、尿素产品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50%、磷酸二铵专项补贴等。然而由于调控政策涉及物价、税务、铁路、电力等部门,需要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产生综合效应,如果一个部门、一项政策不能很好地落实,就会影响调控的整体效果。因而,单纯一项“限价政策”来抑制化肥价格,作用较为有限。

  对于农民对合理价位的期待,有关人士建议,除了加强市场监管之外,能不能探索实行新的补贴方式,借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经验,改变现行的对农资系统的补贴,逐步转为对农民实行农资价格直接补贴方式。此外,有关部门应利用淡季农资价格较低的优势,增大淡季储备量,发挥农资储备企业的经营优势,平抑市场供应价格。

             □记者手记

应该管管农资涨价

  金秋,一个温暖的季节,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年的秋天,于八闽农民兄弟,更有一份别样的喜悦:从此告别农业税、特产税等种种税费。然而,盘算一下全年的收支账目,他们却尴尬地发现,在享受惠农政策时,农资涨价却带来了另一份苦恼!

  很显然,这是没有因果关联的两件事。即使没有农村税改,农资价格也可能一路上扬。然而,不少务实的农民却将之联系在一起:不交税费了,好是好,但农资这样飞涨,哪里受得了,最终收入还是没增加。事实也是如此,近两年的农资涨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吃掉”了惠农政策带来的利好。

  今年初,山东、河南等地的一些农民因涨价而“惜购”农资,导致备耕冷清,这种状况在我省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这种状况若长期持续下去,必将引发不利效应。因为农资价高,导致农民“惜购”,这反过来会使农资供应减少,价格居高不下,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若这样下去,对农业发展、粮食生产安全等都将产生影响。

  因而,遏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亟待提上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然而,从记者调查来看,这绝非易事。特别在当前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铁路运力紧张、公路运价上涨的情况下,如何兼顾生产者、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的利益,既保证化肥等农资企业的正常利益,又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让农资价位回归“合理”,对有关部门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量。我们期待有关方面能务实地拿出对策,让农民兄弟既得实惠又增收。



http://farm.00-net.com/news/3/2005-11-9/20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