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不治好盐碱地就不回家

网友投稿  2019-06-01  互联网

    编者的话: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县46年,高扬“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不懈奋斗,从改土治碱,到科教兴农,再到谋划农业绿色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科学报国的赤子情怀。

    本报从今日起连续刊发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务乡村振兴的相关故事,希望通过这些故事,鼓舞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祖国的大地上拼搏奉献,建功立业,在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谱华章。

    本报记者杨梦帆

    走进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一眼就能看到大门口附近一片杨树林下立着一块石碑。这是河北曲周县人民政府于1993年赠送给曲周实验站的。石碑正面镌刻着“改土治碱造福曲周”八个大字,石碑的另一面则记录着每一位参与曲周改土治碱的农大人的名字。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辛德惠的名字就在其中。

    1973年,满怀抱负的辛德惠与农大的几位老师一起来到曲周,选择在全县土地盐碱化最厉害的张庄村建站治碱。面对异常艰苦的现实条件和当地百姓的质疑,辛德惠说:“如果张庄的盐碱地治不好,我们就不回北京了。就是死后,也埋在张庄的盐碱地里。”

    一场伟大的战役拉开了序幕。农大老师同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在治理盐碱上探索实践。1974年,张庄的土地渐渐有了起色,距离张庄村两公里的王庄村依然盐碱肆虐。时任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怀义坐不住了,他跑到张庄找到辛德惠,请他给王庄村的盐碱地也开个“药方”。王怀义回忆说:“辛老师一点没有架子,很快我们就是好兄弟了,乡亲们有什么困难就去找他们。”

    辛德惠等农大的治碱专家每天与村民们一起挖沟渠,同吃红薯干、茅草根和红高粱混合在一起的“三合面”,同住漏风、漏雨、漏雪的“三漏房”。曲周的盐碱地则在逐步改良,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田。治碱结束后,辛德惠毅然选择继续留在这片奋斗过的热土上,为曲周农业综合发展献计献策。

    1986年12月初,辛德惠正在与曲周县领导商谈外资项目和试验区的工作,突然感到胸部不适,会议结束后来到县医院,医生确诊为大面积心肌梗塞。在病床上,他继续修改研究生论文,向前来看望的农民朋友了解生产情况……“活着干,死了算。”他说,全然没把严重的病情当一回事。

    在曲周工作了27年的辛德惠曾在日记中写道:“无私无畏,忘我无我,利他利国,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这是我的全部信念和行动指南。”

    1999年5月27日,辛德惠在赴浙江考察途中突发心脏病离世。在曲周人民的强烈要求下,他的部分骨灰被安葬在了曲周。

    “看当年的照片,你会发现,辛院士与农民在一起时特别放松,脸上总是充满发自内心的笑容。老一辈的‘三农’情怀和奉献精神,永远值得当代农大师生学习。”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对记者说。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6-01/10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