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寄与世界爱茶人

零零社区网友  2019-05-21  互联网

    本报记者李竟涵赵宇恒吕珂昕

    5月15日-19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7万平方米展区内,肤色各异、语言不同的全球爱茶人因一盏清茗而相交相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习近平总书记发给首届茶博会的贺信言犹在耳,一转眼时间的指针已经拨过两年。与前两届相比,本届茶博会规模更大,“朋友圈”更广阔,专业化水准更高。这场西子湖畔的茶人盛宴,不仅是茶产业发展的权威“风向标”,更是茶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是中国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座“连心桥”。

    更专业:“市长”牵手市场

    2018年底,茶博会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进入国际权威专业展会行列。在众多茶展会中脱颖而出的秘诀何在?答案是市场化、专业化。

    西湖龙井、信阳毛尖、云南普洱……走在茶博会3100多个展位中,尽可“一日看遍知名茶”;蒸茶、点茶、煎茶……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品牌推介会上,众多一线知名茶企同台竞技。

    办展方式的转变带火了茶博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介绍:“本届茶博会正在由政府主导逐渐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迈进。省级政府组团占比由50%降低到43%,招展招商更专业,深入全国茶叶市场尤其是重点产销区进行推介邀约。”

    茶叶闯市场,还是要靠企业。“我们为企业提供品牌建设的一站式服务。”杭州芒种品牌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商务总监鲁昕说。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就是公司的得意之作。浙江省青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宋炜介绍,依托“丽水山耕”平台,青田有机茶品牌也越来越响,茶农收益节节高:“五年前,青田茶每斤售价是10-20元,现在价格增长了十几倍,最高能卖到每斤1000元。”

    打造茶品牌需要市场之手,也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尤其对于贫困产茶区。为此,本届茶博会首次举办贫困地区茶品牌建设论坛,还专门设立扶贫展区,免费为来自“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茶企提供展位。

    “莓茶是我们土家族的特色,带动不少湘西山区农民脱贫。但是过去因为品牌不响,效益一直不高。”身穿盘扣绣花的民族服饰,“80后”土家族姑娘李秀明无疑是扶贫展区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湖南永顺莓茶协会的秘书长,她希望通过茶博会让更多人了解莓茶品牌,带动产业发展,“让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能回到家乡。”

    除了现场展馆,一系列权威、专业的主题活动也让茶博会成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茶乡旅游发展大会、中国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中国茶产业T20峰会……一众业界“大咖”的巅峰对话,为茶产业提挡升级建言献策;中国茶情报告、中国茶产业指数、茶叶气象指数……一项项茶产业的权威最新数据发布,为研判茶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更创新:传统邂逅时尚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悠扬洒脱的《七碗茶歌》表演,让不少与会者为之驻足,体味饮茶的忘我意境。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本届茶博会上,不仅有“茶墨之辨”的宁静幽雅,有唐煎宋点的源远流长,更让人惊艳的则是传统与时尚碰撞出的火花。

    听说过“拧一下绿茶”吗?看似普通的矿泉水瓶却大有玄机,一拧开,瓶盖里密封的茶包掉入水中,就得到了醇香爽口的冷泡绿茶。这是年轻品牌ALLYOH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的新产品。“团队成员都是‘80后’‘90后’,有不少脑洞大开的想法。”品牌创始人李慕骅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用更年轻的方式阐释茶文化。

    绿茶皂、茶香氛、加入茶粉的辣酱……各种充满生活趣味的小东西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人流。通过参加茶博会,李慕骅希望茶年轻化的概念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让茶融入人们的生活。

    能饮,能吃,还能玩。在茶博会现场,你能看到茶眼罩、茶面膜、茶酒,可以和智能机器人进行茶知识的互动问答,也可以通过自助泡茶机体验扫码泡茶。千百年来茶的传统印象正在被颠覆。

    有美景,有香茗,茶旅游正成为新时尚。在西藏展区,记者看到一张明信片,蜿蜒的雅鲁藏布江水环抱着云遮雾绕的茶海新翠,兼具秀丽与壮美。这是西藏林芝市墨脱县的茶旅新貌。墨脱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近年来依托“中国最美公路”318国道打造茶旅环线,2018年底已实现脱贫摘帽。

    玩直播,玩电商,跨界茶传播越来越广。“快手上与茶叶、茶乡、茶农相关的视频超过2300万条,累积播放量超过28.9亿次。”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宋婷婷介绍,快手已经成为茶农的一种生产工具。本届茶博会还设立了天猫馆,将名优茶品牌的现场展销和网络直播结合起来,展会期间成交额突破亿元。

    更国际:中国茶交融世界香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公元5世纪,中国茶沿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走向世界,如今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钟情于饮茶。本届茶博会上,共有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出席,与会者能了解各国的茶俗、茶趣、茶情,充分领略世界茶香的多彩曼妙。

    在茶叶消费大国俄罗斯,人们更喜欢喝混合果茶,与绿茶相比红茶更受青睐;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1981-1996年出生的人有更多对茶的喜爱胜于咖啡,千禧一代则更喜欢高端茶叶品牌;在可可主产国加纳,随着年轻人消费习惯的变化和旅游业的发达,绿茶的市场潜力被不断挖掘出来……

    跨越肤色、国界和语言,茶产业已成为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茶文化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

    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这次也难得地齐聚茶博会,对话交流,合作互鉴。

    “有茶有咖啡,人生不虚此行。向西行走,往东而来,茶和咖啡将搭建起各国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桥梁,共同演绎东西方的携手发展。”在国际茶咖对话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阐释了“一带一路”给茶和咖啡带来的重大机遇,倡议各国共同为全球茶叶、咖啡和相关产业发展作出贡献,互利共赢。

    奔放热情的非洲鼓表演,甜蜜的巧克力、可可粉、可可酒、可可身体乳、可可香皂,让本次茶博会的主宾国加纳展馆内人气爆棚。“中国和加纳的交流,是从茶和可可两种饮料开始的,而随着交流,我们和中国的理解也日益加深。”通过茶博会,加纳农业部部长奥乌苏·阿夫里耶·阿科托希望能推广加纳的可可和巧克力,也希望能将中国的种茶、制茶技术引入加纳。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茶、咖啡、可可都是人们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不同饮品的香气交融,展现了多元文明美美与共的瑰丽画卷。

    在中东欧农业合作展示馆内,保加利亚的玫瑰茶和草药茶引起了众多客商和参展观众的注意。其中一款装在玻璃罐里的茶看上去很像麦穗,漂亮的保加利亚姑娘康馨告诉记者:“这是保加利亚的传统草药茶Mursal茶,是第一次在中国展示。”保加利亚也有良好的饮茶传统,康馨说,通过这次茶博会的展示,希望能促进中国和保加利亚茶文化的交流和进一步的农业合作。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5-21/10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