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孟德才
5月15日,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在北京拉开帷幕。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明又是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之际,总结和展示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璀璨成果,不仅是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更是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举措。
在世界文明版图上,中华农耕文明独立成章,延绵不绝,是世界唯一延续至今且未曾中断的文明形态。从远古神农氏开始,中华先祖就开始种稻、黍、稷、麦、菽五谷为食,制耒耜劳作工具为耕,种麻纺线成布为衣,磨制器物为家什,完成了从山上狩猎、水中渔猎到定居生活的转变,实现了从蒙昧到文明的过渡,开启了农耕文明之先河,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深厚的滋养。
农耕文明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农耕文明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生活礼俗、民族心理等文化形态。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无一不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鲜明标签和重要表现。
对“时”的重视,是农耕文明一个重要的价值维度。自古以来,“不违农时”便是世代农民心中不可撼动的“圣经”。中华先民们在对“农时”的把握过程中,发明了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它将天文、物候、农事与民俗完美结合,被誉为农耕时代的时间智慧。人们又根据节气规律,创造了丰富的农事谚语和民俗习惯。“小满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以及“打春牛”等民俗,同样体现了农耕文明对“时”的准确把握和巧妙运用。
有人说,中国农业是典型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其实是中华农耕文明“取宜”思想的重要体现。中国农民历来讲究时宜、地宜、物宜“三宜”原则,即根据时令变化、气候变化,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项目从事生产活动,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水则水。为此,中国农民还发明了轮作、间作、混作、套作等种养技术,将充分用地与积极养地相结合,达到了“共生互利”的种养效果。2005年,被纳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就是这一理念指导下的生动实践。
农耕文明不仅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还间接影响并塑造了中华文化的个性和特质。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农耕文明与儒家文化及其他文化经过不断碰撞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家国一体、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和谐向善、诚信包容、尊尊亲亲等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早已渗透进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生活。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民黎。”……品味着这些古老的歌谣,我们仿佛看到一幅绵延千年的农耕文明演变图景。在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当代,古老的农耕文明并没有过时,反而愈发彰显出独到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农耕文明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不可多得的资源宝库。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一方面,要善待历史的馈赠,切实发掘好、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积极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现代文明的价值理念去滋养农耕文明,推动农耕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