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鲁威
保供增收是当前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2018年,大连商品交易所在总结连续三年“保险+期货”试点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稳步扩大试点的要求,推出了涵盖“保险+期货”、场外期权、基差收购等多种形式,期货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多类型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探索建立利用期货市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保障的整体框架。
从“保险+期货”到“农民收入保障计划”,显著的变化是覆盖更广、参与主体更多。去年试点了107个项目,是2017年32个试点的3倍多。以“保险+期货”为主模式的项目有86个,以场外期权为主模式的项目有21个。试点总计涉及639.51万亩土地,覆盖了16个省区。农产品涉及玉米、大豆、鸡蛋等。有580个合作社和15.28万农户参与进来。总计为农民赔付约1.77亿元以上,总体赔付率约为72.35%。试点效果世人瞩目。
从分散试点到集中连片,从价格保险到收入保险,从地方被动接受到主体主动发声,从尝试参与到试图主导,从风险管理到资金支持,从种粮服务到售粮支持,这是2018年“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形成的新局面。为什么这一年的试点影响如此之大?因为试点在更大范围内解决了产业化的利益链接这个核心问题,满足了各层面对保供、增收、脱贫等多重需求。试点的过程就像是打造一把把钥匙,一项革命性的“开锁工程”将被启动。
合作社发展没那么拘谨了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进入快车道,但是最快的成长就在近几年。
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一些制约、限制不断被打破,稳产增收成为发展的指标。合作社经营的土地是托管好还是流转好?因为土地流转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用流转强化利益联结反而限制了合作社发展。现在,参加试点的合作社再也不用纠结这个问题了。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昌盛镇幸福村万发奎屯的沃土丰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34岁的硕士研究生仲维华返乡创业创办的。他2016年开始搞托管,但是赶上玉米价格大跌,农民损失惨重。他发现合作社托管只有耕种的权利没有销售的权利,还是不能保障农民收入,必须搞流转。2018年他参与了省供销社的“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流转了2.6万亩土地全部参保。2018年恰遇天灾,项目保证了种粮基本收益。合作社出保费20多万元,最后获赔472万元。还实现了订单售粮的突破。这让仲维华又一次转变观念:有订单保障就不一定非要流转了。今年合作社理事会决定要扩大面积,流转5万亩土地种玉米,再托管5万亩低洼地种大豆。他还想做一个合作联社,把订单做得更大。仲维华说,这样干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种地了。现在应该说,我们走上正轨了。
地处红兴隆垦区的黑龙江省宝清县弘丰谷物种植合作社是2014年注册成立的,注册资金5000万元。现有社员2011人,辐射带动1918户农户、52万亩土地。合作社理事长黄建华还有一家公司——黑龙江红兴隆农垦宝华粮贸有限公司,位于双鸭山双柳站1600米的铁路沿线旁,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拥有储粮仓房18栋,自有仓容52万吨,千吨烘干塔两座,各种收、储、调设备460多台套。目前管理的政策性粮食近80万吨。合作社规划到2023年,订单面积100万亩,连片20万亩的农资及农机作业全部由弘丰合作社提供;计划土地托管5万亩(玉米吨粮田);绿色水稻2万亩、有机种植5000亩;孵化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新型职业农民500个。
46岁的黄建华18岁就成为“粮贩子”,是个能人。但如果2018年他没有参与“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这个规划也不会摆在我们面前。过去他一直苦恼的是,他这么大的规模也保不了农户的收益,遇到价格波动他也没辙。去年他参与了北大荒主导的“保险+期货”试点,二次点价很成功,今年要签30万吨,覆盖50万亩。农民也明白了其中的逻辑关系:加入合作社,购买“增收险”,合作社用“保险+期货”的方式把粮食卖给北大荒,农民可以保底还能享受二次点价收益。“感觉特别好。现在种粮心里有底了,敢种了。”七一村耕地都流转到了20个大户手中了,这20个大户现在都加入了合作社。“这与粮食好卖了有关。”
王洪艳家庭农场完全是合作创新的产物。由于浙江物产化工致力于在当地建设高标准农田,依托贸易伙伴吉林省洮南县元润公司开展了土地流转合作种粮。王洪艳家庭农场作为物产化工与元润合作的基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合作方在农场场区建有两座超千平方米的厂房,分别生产滴灌管和压缩秸秆,由农场负责生产管理。但农场也并非只是个基地的办公室,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推动土地流转,它要把“保险+期货”的好处告诉农民:既可确保农户收益,又可实现共同富裕。农场还负责为流转户的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推介年轻劳力到物产化工的下属企业就业。这个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农村治理的新生力量。
我们还看到了一种新型合作社。2016年,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政府、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吉林众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该公司整合土地投资建设“存栏720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项目,对12家蛋鸡养殖合作社进行管理。合作社社员由东辽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7249户13708人构成。国开行配套了5.92亿元扶贫资金支持,实行“政府控股、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扶贫模式。市场化运作就是鸡蛋由金翼蛋品保价收购,部分利润给合作社贫困户分红。项目已连续两年兑现了年分红三四百万元的承诺。永安期货在金翼的“保险+期货”试点为这份承诺加了“保险”。
企业对市场化手段更依赖了
央企国企重视期货市场工具的运用,从人才引进上可以看到。北大荒粮食集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献东、黑龙江省供销社泰和丰农业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涛、浙江物产中大产业研究部总经理助理高泉都,他们以前都是做期货的实操人员。他们的加入,彰显了央企国企对于利用“保险+期货”模式助推产业发展的信心。
2018年北大荒粮食集团共参与了大商所3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都围绕当地农民基差售粮安排了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案。试点农民卖粮时恰逢市场价高于目标价,实现了一次增收,又通过二次点价再获收益。北大荒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大全说,以基差收粮的方式探索多样化的风险化解新策略,这是我们在“农民收入保障”框架下的一次创新尝试。面对庞大复杂的粮食储备体系,面对层级多样的企业管理体系,北大荒粮食集团2017年开始尝试“两端一体化”“双控一服务”,上游生产端尝试着用订单农业、集团贸易对接新型农业合作组织,下游销售端与粮食银行业务对接,用基差贸易模式来调整产业链利益关系,效果非常好。2019年计划把这种模式扩大到100万亩。未来的北大荒粮食平台是这样的:粮食直接嫁接到终端深加工客户及饲料客户;农民交粮后拿走的是质优价廉的投入品和粮食差价,享受二次点价的增收过程;企业通过期货市场等现代风险管理手段保障各方利益,“这个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订单农业可以真正做起来了。”稳定了粮源,有了降成本过程,增加了客户黏性。通过期货对锁,价格、品种、品质全面锁上了,真正实现了远期销售。
郭涛说,这个试点项目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推动了合作社的规模经营,而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又是供销社所乐见的。黑龙江省供销社1949年之前就成立了,目前有19家粮库,总库容420万吨,2015年开始承担国储粮任务,成为黑龙江省第二储备大户。下属企业151家,达到150万吨的粮食加工能力。省农投公司成立后,下一步要与供销社合作,把粮食收储做到千万吨级。省供销社主任王本庭在省人大会期间提交了“大力推广‘保险+期货+订单’助农服务项目”的提案,提出2019年省供销社将依托各市县供销社体系推广“保险+期货+订单”助农服务项目。初步计划今年推广到100万亩左右,目前已经落实了30%-40%。目前,省供销社与省内保险、期货行业组织了一个联盟,已有13家期货公司、4家保险公司加入,提出今年要县、镇、乡、村整体推进。
吉林洮南玉米收入险试点是浙江物产化工在东北玉米主产区开展粮化项目的全新尝试。上游依托的是洮南元润粮油有限责任公司,还有王洪艳家庭农场,农场下有农户22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人。两年来,物产化工投入了7000万元,元润也投入了1000万元,实施覆膜滴灌、保水剂、遥感监测等新型农业技术,2018年在干旱条件下玉米平均亩产仍达到662公斤,较往年亩产提高了49公斤。试点农户通过基差点价获得了高于市场价20元/吨的额外销售利润。而元润与物产化工的粮食贸易合作已经多年了,试点推进了土地流转,今年已经流转6.7万亩。同时创新的是种地合伙人制度。今年确定了20个种田能手,经营规模为每人不超过3000亩。云润董事长韩龙说,“这是3.0版本了。1.0是我自己干,2.0是2018年与物产化工合作种植,今年土地流转是3.0版本。是走了很多弯路后才延伸到3.0版本。”他说,这个版本单靠任何一方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合作,越往前走越需要合作。而“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这个设计把整个链条调动起来了。没有这个创新,我们也干不了这么大的规模。下一步必须全面参与。
推广的呼声很高,但计划都做得不大。原因在于资金制约,特别是保费补贴问题。保费由国家、企业、农民共同承担,但如何分配比例?各地、各个品种的情况都不同,需要通过大量的试点拿出可供决策参考的数据。目前,一方面要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积累落地经验,同时,也要抓紧制订补贴实施方案,对于重点的、有比较成熟试点经验的大宗农产品,不妨“前行一步”。
期货公司越做越接地气了
期货公司很努力,努力地接地气,这些金融知识渊博的期货人,做起试点也变得“谨小慎微”了。事关农民利益,一分钱都能写出长长的计算公式来。浙商期货研究中心期权主管蓝旻见到记者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看我们项目的设计有什么问题吗?”这一问,问出了期货人心系“三农”的精神境界。正是他们的努力探索,试点得以深入,效果得以彰显。而一批期货公司更是具备了为“农民收入保障计划”推广做好金融服务的能力。
北大荒宝清项目设计出了“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模式。这个模式就等于给“订单”上了“保险”,给农民一个保底价和一个二次点价的权利。保底价根据当时大商所期货玉米1901合约价格来确定。二次点价是农民根据对玉米行情的判断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期货公司再在场内对冲,实现的利润就是二次点价的机会。这些属于农民的权利和出资,试点中北大荒粮油在大商所支持下代为操作。为什么要让农民买期权?王献东解释:二次点价对于北大荒农民很重要。由于北大荒面积太大,产量评估成本很大。目前做价格险更容易操作,期权运作又特别适合北大荒这样的企业。我们通过订单可以把农民的粮食纳入到我们的系统中来管理,来帮助农民实现最佳结构的收益。
根据青冈县沃土丰达合作社机械化程度较高、玉米种植产量高于区域平均产量的特点,去年由永安期货联合人保财险、泰和丰在青冈开展的首次玉米“收入保险+订单农业”试点就在模式上进行了创新。项目突破了收入保险中只保障区域历史平均产量的限制,为合作社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种植收入保险。通过保障合作社自身的历史平均产量并以期货价格为定价基准,满足了合作社的风险管理需求。订单合同中采用期货基差点价的方式,改变传统一口价定价方式中双方的博弈关系,这种透明的产销关系、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合作社信心倍增。
浙商期货也是最早在东北开展“保险+期货”的期货公司,多有创新突破。此次洮南试点,承保现货量2万吨,最终理赔80万元。项目的目标是促进土地、金融、农资、农技、农机、收购、仓储、物流、销售一体化经营,旨在建立起一个“物产+浙商+元润+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的供、产、价、险、盈“五保”的全产业链风险管理服务。蓝旻介绍,“保险+期货”作为多机构合作推进的业务类型,其协作机制的搭建一直是难题。主要协调解决的是入场时机和价位的选择、保险方案的沟通、基差点价和收购的开展等问题。洮南项目试点链条长,操作较其他试点更为复杂。浙商、太保产险、物产、农场四方成立了工作小组,通过会商制度,项目的整体运作较为流畅,当然还需要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