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向绿水青山要幸福

零零社区网友  2019-05-07  互联网

    本报记者李传君

    位于川东北山区的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绿水青山一直是其优势。森林覆盖率达51.4%,境内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三类标准,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超过90%。

    2013年恩阳区成立以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在发展的同时,通过大力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向绿水青山要幸福。

    尤其是2014年以来,恩阳区先后投入3亿元,完成27个乡镇(街道)示范街工程建设,建成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场镇污水处理站,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区处理”垃圾分收统运模式,建成村(居)垃圾收集站(点),实现农村保洁员村村全覆盖。

    2018年6月,恩阳区被评为全国99个人居环境示范县之一。该区还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并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

    垃圾分类存放,居民落实可得奖励

    “看,这是新配置的垃圾箱,区上统一采购,以前水泥和砖砌成的垃圾池都要拆掉。”明阳镇高店子社区党支部书记董世勇说,这种大型垃圾箱已配置了3个,还将配置8个。

    高店子社区在2017年前为高店子村,目前共建成两个聚居点,加上沿公路自发形成的一个聚居点,聚居率达到86%,以前共建了7个垃圾池,但这些垃圾池最大的问题就是露天发臭,且有渗漏液浸入地下,造成环境污染。目前,旧垃圾池已经拆除了4个。

    环卫部门透露,全区已在农村公路沿线、中心村和聚居点、城镇街道和小区配置垃圾箱,现已完成210个村垃圾配套设施,改建9个乡镇垃圾中转站,清理陈年垃圾1万多处。

    各村(居)落实各村保洁员职责,将垃圾收集到集中统一采购的大型垃圾箱后,定期由垃圾清运车运送到全区统一处理场所进行处理。           

    根据实际需要,每2-3个行政村配置一辆密闭式垃圾收集车,实现“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

    “新买的垃圾箱只用于不可回收垃圾的存放,可回收垃圾通过宣传,居民已经形成习惯,统一投放到社区固定地点,然后由社区统一变卖,分别计入居民户头。”董世勇说。

    具体的操作办法是:居民将可回收的垃圾送来,社区有专人分类统计,变卖后折算成金额计算到相应居民户头,居民可以不定期到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也可以抵扣清洁费。

    社区规定,凡常年在家的居民,每人每月须交纳5元清洁费,凡常年不在家的居民,也须每人每月交纳清洁费1元,这笔钱用于弥补财政补贴公益性保洁员工资的不足。

    据区环卫部门透露,高店子社区的办法将进一步在全区推广。目前,恩阳区已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采取竞争性选聘模式,在每个村建立健全了稳定的保洁队伍。

    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补贴,区财政每年每村预算5000元,各村(居)在村基层组织活动公共运行经费中安排5000元,再由当地群众自愿缴纳清洁费等多种渠道筹集经费。

    开展厕所革命,农村污水就地治理

    柳林镇罐子沟村,四面青山环绕,通过引进业主创立农业公司,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风生水起。2015年,村里建起两个聚居点,70余户村民集中居住。其他有300多户虽然没有聚居在一起,但近几年自发修建砖混结构新居的就有300户,土坯房只剩10多户。

    “凡住在聚居点和自建新居的人家,都有独立的水冲式厕所,现在的厕所革命,主要是解决住土坯房的那些极少数人家,或改或建,要达到现代民居的标准。”村主任说。

    恩阳区正大力解决农村户用厕所卫生较差的问题,及改变农村公厕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管理缺失等现状。截至目前,完成农村公厕新(改)建21座、交通厕所8座、旅游厕所7座,全区整治农村户用旱厕6万多户,其中全区农村“水冲式”厕所已达到55.6%。

    观音井镇万寿村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称为万寿养生谷。步入谷中,漫步游道,你不必担心内急问题,公共厕所随处可见。而更让人欣羡的是该村的污水处理系统。

    “你看这水干净不?”村主任王廷修驻足道旁,弯腰下去,用手从沟渠中捧起一捧水,那水清澈透明。他用水洗了洗手,凑到鼻子边又闻了闻说:“一点儿味道都没有。”

    这水从哪里来?王廷修指了指一片草坪。那里有一套正在运转的设备。细看,设备上写着“中国乡镇无人值守一体化污水处理独家专利技术设备”。王廷修说,全村一共有4套。“全村的污水,包括厕所水,通过管网流到这里处理,然后直接排放到道旁沟渠中。”

    恩阳区去年启动实施了264个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建设。目前完成62个农村聚居点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安装,出水排放已达标。其余202座正在建设中,到年底全区264个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将基本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去年恩阳区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18座乡镇污水处理站,目前已完成7座乡镇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现均处于运行阶段。3个乡镇的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已全部完工,另外8个已进入前期工作。据统计,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超过60%。

    全力整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进入万寿养生谷,四面青山扑面来,来自万寿湖上的风凉爽宜人;春天,我们这里桃李芬芳,这个季节是玫瑰绽放的时候。夏天,各种葡萄缀满枝头,还有秋天金黄的柿子,冬天红彤彤的柑橘……”说起村里的环境,万寿村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

    “我们高店子社区,除了一幢幢漂亮的新居和一条条宽敞的马路,其他地方都是一片绿色,山上茂林修竹,房前屋后瓜果遍地,田地里是七彩林业培育的各种珍稀苗木,还有的人家在院子里种满了花,简直是人与自然高度融合了。”董世勇也为村里的环境自豪。

    近年来,恩阳区在新村建设中秉承“依山就势、错落有致、聚散结合”等原则,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了一批新村聚居点,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道道风景线。“我们在建设中,特别尊重自然,不搞推山造地这样的蠢事,而且每家每户都配上一块微田园,这些微田园种上蔬果花卉,对座座新居起到了很好的点缀和美化的作用。”区委宣传部相关人士说。

    辛勤建好的美丽家园,必须倍加呵护才能让她持续充满魅力。这样的共识已在恩阳区形成。为此,全区关闭、停养33家养殖场、拆除圈舍及养殖设施5家,规范粪污处理38家。

    恩阳区还实施“三项治理”,加快提升村容村貌。一是严厉整治农村“四乱”:乱修乱建、乱堆乱码、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二是打造干净整洁庭院:组织镇村干部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指导督促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三是集中开展环境净化:通过整治市场、落实农村公路管护、落实河(湖)长制、落实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措施,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恩阳区还发挥老年干部协会、教育卫生行业作用,全面开展健康卫生知识普及教育,加强学生教育引导,以“小手拉大手”等方式,提高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和素质。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5-07/100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