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西方农业是一面镜子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9-18  互联网

  近一个时期,农业问题再度成为社会热点,然而关心的人一多,人多嘴杂,争论也就多了起来。笔者无意对各家观点进行评说,而想换一个角度,谈一谈西方主要国家发展农业的经验与教训,希望能对争论的各方及广大读者有些启发。

  俄罗斯:土地与自由的变奏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矗立着一尊巨大的青铜雕像:彼得大帝骑在马上,右手向前挥舞,骏马前蹄腾空,后蹄将一条巨蛇踩在地下。每当人们路经此处,总会驻足仰视,缅怀这位旷世明君开创的千秋伟业。1689年,年仅17岁的彼得一世放眼看世界,以过人的胆识和气魄,推行“欧化"改革,建工场,办教育,迁新都,搞扩张,把封闭落后的俄罗斯,变成了欧洲大陆的强国。然而,即使是伟大的君王,也难以超越他所处的时代。彼得大帝的改革,未曾触动土地所有制,千百万俄国农奴仍然一贫如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直到一个半世纪以后,俄国又历经两次变革,才废除了农奴制度,走上了农业现代化之路。

  彼得一世的后继者,穷兵黩武,意欲称霸欧亚。打仗靠的是实力,除了兵强马壮,军需给养也要确保无虞;而俄罗斯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为实现帝国霸业,统治者置民生于不顾,硬要从农民身上榨出油来,而农奴制恰恰是一部最好的“榨油机":农奴手无寸土,又无人身自由,只得依附农奴主和贵族,他们不仅为主人无偿劳动,还要缴纳苛捐杂税。靠搜刮民脂民膏补充军力,俄国在对外战争中连连得手,版图不断扩大。对沙皇来说,农奴制“法力无边",不仅毫无必要废除,还需不断强化。1765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一纸诏书,便将5000万俄亩新扩国土,连同土地上的农民,赏给皇亲国戚和立功战将。到19世纪初,俄国农奴超过2000万,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

  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降低粮食进口关税。以农为主的俄国,粮食出口激增。看到种粮有利可图,农奴主便变本加厉,再一次在农奴身上做文章,让农奴无偿劳动的时间,由每周3天增加到5天,“官"逼民反,农奴不堪其苦,只得铤而走险,揭竿而起。这一时期,各地暴动此伏彼起,多达300多次。除了“内忧",还有“外患"。1853-1855年,俄国对土耳其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结果被增援的英法联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痛定思痛,俄国统治者终于明白,英法之所以取胜,不光在于装备精良,而是由于它们早就完成农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国力强拳头自然就硬。

  1861年2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取得独立,农奴主不能再买卖农奴,也不能干涉他们的生活。法令还规定,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虽仍需向农奴主购买,但只需缴纳20%的现金,其余由政府以有息债券代付,购买者可以在49年内向政府还本付息。1861年的法令,使1000多万农奴“受益",1863年和1866年,俄国又先后颁布两个法令,改变了“皇族农奴"和“国家农奴"的身份,这样一来,俄国农奴全都由此获得“解放"。

  人们常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农民赎买的份地,代价也是高得惊人。当时国家把地价抬得老高,原本只值6.5亿卢布的土地,而卖给农民却要9亿卢布,加上偿付国家贷款本息,农民实际花销不下20亿。不仅农奴主从中大捞了一笔,而且国家也收取了大量的利息,倒霉的只有农奴,为了赎回自由身,他们被狠狠宰了一刀。尽管如此,农民还是有了指望:只要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多年后或许会无债一身轻;说不准哪天手头宽裕了,还能再买地盖房,过上好日子。而原来的农奴主,钱更多了,人手却少了,于是便不再广种薄收,开始购置农机,使用化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废除农奴制,终归是解放了生产力,使俄国农业出现了重大转机。

  可是,农业发展的桎梏,至此尚未打碎。也许是让农奴暴动吓破了胆,当权者在宣布解放农奴的同时,又下令在各地普遍建立“村社",给农民套上了新的“紧箍咒"。根据新法令,农民必须带着份地,加入村社组织。未经村社允许,农民无权出卖、转让土地,也不能擅自脱离村社。原来的农奴主,摇身一变,成了村社的“保护人",有权撤换村长,驱逐村民,未经其允许,村社不得改变耕作方式,不得开垦荒地。农户之间实行“连环保",互相监督,哪户若不服从村社管理,作奸犯科,邻里会因知情不报受累遭殃。几个村社组成乡,乡一级设行政、司法、警察机关,是维护帝国秩序的根基。建立村社组织,牢牢缚住了俄国农民。难怪几十年后,列宁对这段历史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俄国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村社的建立,抵消了废除农奴制的成果。农民的份地不能买卖、转让,限制了土地集中,阻碍了农业规模经营;因农民不能自由流动,城市工厂普遍缺乏劳动力,工业化步履维艰。到20世纪初,俄国非但没有国富兵强,与美、英、法、德等国的差距反而越拉越大,成了列强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1906年,内阁总理大臣彼得·斯托雷平执掌大权,为了挽救日薄西山的俄帝国,在尼古拉二世支持下,于同年11月,又一次对农业进行改革。

  斯托雷平政府规定,农民的份地纯属私有财产,有权退出村社,可以自由转让、买卖。根据新法令,先后有1600万俄亩土地真正回到农民手中,有240多万户农民从村社退出,单立门户,自主经营。政府还责令农民银行发放优惠贷款,推动土地兼并,培植了154万个独立农场;同时,组织破产农户移民西伯利亚,试图在广袤的边疆地区,发展更多的现代农场。斯托雷平的改革,使土地和农民自由流动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1908-1914年,有110万份农地进入市场交易,300多万农民不再固守穷庐,或加入移民大军,或以真正的自由人身份,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

  像所有气数已尽的王朝一样,俄国并没有因斯托雷平的出现而摆脱覆灭的命运。今天,也很少有人知道斯托雷平这个名字,但这场改革对俄罗斯的历史,影响却极为深远。当改革进行到第7个年头,俄国谷物产量便达到8600万吨,这个纪录,即使到了1953年的苏联,也没有被打破。于是,有人甚至认为,斯托雷平的改革,是沙俄留下的一笔财富,从当今俄罗斯的农业变革中,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斯托雷平改革的影子。

  法国:农业优先发展政策

  据说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时,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问一名法军战俘,仗打完了想干什么?那人回答说:“赶紧回家种地去。"俾斯麦不禁慨叹:“拿破仑三世有这么好的子民,何苦还要发动战争!"的确,法国农民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他们起早贪黑,不辞劳苦,精耕细作,可就是如此,法国的“吃饭"问题,却长期是一个老大难。直到“二战"前,还是农产品净进口国。战争结束后,政府采取优先发展农业的政策,仅用20多年时间,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到1972年,法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大国。

  近代法国农业曾有过短暂的辉煌。大革命时期,政府于1793年颁布法令,把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地成了自家的,农民种田当然卖力,粮食产量也蹭蹭往上涨。可过了些日子,农业便徘徊不前。原因很简单,农村人口多,土地零碎,大农机使不上劲,新科技也施展不开。农民为了“温饱",养牛耕田,喂猪过年,就这样,法国的小农经济搞了100多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境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法国搞农业现代化,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多地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土地集中",实现规模经营。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府实行了“减"的办法: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国家负责养起来,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农村年轻人离土离乡,到国营企业做工;其他青壮年劳力,政府出钱办班,先培训,再务农。与减少农业人口的做法相反,对农地经营规模,政府用的是“加"法:规定农场主的合法继承人只有一个,防止土地进一步分散;同时,推出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父子农场、兄弟农场以土地入股,开展联合经营。各级政府还组建了土地整治公司,这是一种非盈利组织,它们拥有土地优先购买权,把买进的插花地、低产田集中连片,整治成标准农场,然后再低价保本出售。此外,国家还给大农场提供低息贷款,对农民自发的土地合并减免税费,促使农场规模不断扩大。1955年,法国1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有127万个,20年后减少到53万个,50公顷以上的大农场增加了4万多。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50年代初近40%,现在只有2.2%,农民平均占有农地达到10公顷以上。

  在着手农地整治的同时,农业机械化也紧锣密鼓地迅速推开。在法国政府的头3个国民经济计划中,“农业装备现代化"被摆上突出位置。战后初期,国内生产资金极度匮乏,法国政府抛掉“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理财观,大胆向国外借款。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8-09-18/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