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南洋商报》7月9日发表社论说,为免粮荒席卷全球,加剧穷国人民的饥饿问题,世界银行、国际粮农组织和发达国家等相关单位,须集思广益,共同努力寻求有效的农粮政策,包括尽速落实设立国际粮食基金,来协助稳定粮价,并扩大于第三世界投资水利系统,多元化发展农业,提高农粮产量等计划,全面向影响人类的严峻粮食问题宣战,避免发展中国家社会动荡不安。
社论摘录如下:
全球粮食价格节节上升,粮荒危机不可小觑,第三世界国家为此深受冲击,为在所难免之事,不过,发达国家同样亦无法置身其外,开始面对相关压力,于今年首半年国际米价持续飙升,屡创新高之际,英美等国家的一些主要零售商场或批发市场,竟首次出现限购或配额白米与面粉等粮食之权宜措施,此为二战以后首次在英美出现之不寻常现象,凸显全球粮荒问题并非耸人听闻,而是各国须正视之严峻要务。
(马来西亚)首相阿都拉(总理巴达维)前天在第6届八大回教发展中国家峰会上,疾呼世界各国必须重视粮食危机,并吁请全球停止将合适的农耕地,改换作为生产生物燃油所需之原料;事实上,首相之有关呼吁并不新鲜,发达国家和世界粮农组织等相关机构,经对有关负面现象深切表达忧虑与关注,尤其西方国家近年来,因积极研发和推行生物燃料政策,使到欧美国家农民所栽种的玉米、大豆和小麦等,被大量供应作为生产生物能源,严重影响世界粮食市场的供应量及其正常价格,加剧粮荒危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表示,大量玉米被栽种来作为能源而非粮源用途,已使到依靠玉米作为饲料的畜牧业深受影响,这包括牛奶及乳酪类等相关产品的价格,在近两年来经翻了数番;彭博通讯社的资料显示,今年首3个月内,世界粮食价格明显的一直在狂涨,当中小麦价格上涨率高达130%,涨幅最为惊人,大豆价格也上涨87%、大米74%,以及玉米31%等,假使更多土地被改种为市价较高,可供生产燃料之农作物的现状,未能及时获得有效纠正,则粮价失控问题恐将更趋严峻,短期内不易克服。
粮油问题息息相关,除上述农作物被用作生产取代燃料外,国际油价每桶迫近147美元,并预测年杪可能创下170美元之新高,此高油价趋向不利于农粮生产,将不断加重饲养、加工和运输等生产过程之成本,令粮价上涨;此外,过度消耗油电加剧温室气体排放量,影响全球气候,近年来,多国干旱或水患等异常天灾频现,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收成,令粮食严重歉收,打击全球粮供并推高粮价,各国老百姓莫不喊苦连天。
为免粮荒席卷全球,加剧穷国人民的饥饿问题,世界银行、国际粮农组织和发达国家等相关单位,须集思广益,共同努力寻求有效的农粮政策,包括尽速落实设立国际粮食基金,来协助稳定粮价,并扩大于第三世界投资水利系统,多元化发展农业,提高农粮产量等计划,全面向影响人类的严峻粮食问题宣战,避免发展中国家社会动荡不安。
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量亦相应提高,对于高度依赖入口饲料和粮食,农产品贸易逆差年达约60亿令吉之大马(马来西亚)而言,为严峻挑战;政府虽推行加速农业改革之计划,但在执行和落实等方面之表现仍有待提升,特别是必须认真落实“耕者有其地”的先决条件,一视同仁开放更多土地来鼓励各族农民务农产粮,安心的耗巨资引入现代化技术,以企业化方式大规模从事农业活动,把荒地化为良田,来稳定国内粮供与粮价,并逐年减低入口粮量,让人民能以合理价格温饱,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