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飓风、地震、暴风雪……这似乎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如何应对、减少灾害损失成为各国面临的挑战。
瑞士:风雪之前讲技术
从加强预报到采用新装置,瑞士寻求技术帮助减少雪崩、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
瑞士是世界著名滑雪胜地,也是雪崩频发的地方,预测和防范雪崩是每年入冬的要务之一。
为预防雪崩,瑞士境内不少滑雪场都设立防护网,进行雪道监控,开通警报系统。位于达沃斯的瑞士联邦冰雪和雪崩研究所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家专门研究所之一。为降低雪崩带来的危害,这个研究所在阿尔卑斯山地区设立多个远程自动观测站,站内配备测量风速、积雪厚度和温度的仪器。观测站收集到的数字传送到达沃斯之后,研究所进行分析,每天两次向公众发布雪崩预警报告。
瑞士一家体育公司向滑雪爱好者推出名为“生命包”的气囊滑雪服,据说能帮助他们在遇上雪崩时保住性命。“生命包”的使用方法类似救生衣。遇到紧急情况时,使用者拉下自动充气装置拉绳,气囊开始充气,为使用者提供头部保护,保证使用者在随崩塌的积雪下落时不发生翻滚,头部始终向上。这样可以避免使用者头部受猛烈撞击而昏迷。据统计,雪崩遇难者中约20%死于昏迷。
这整套气囊重3公斤,充气状态形似飞机上供乘客使用的气枕,但体积更大。此外,气囊颜色鲜艳,便于救援队伍搜寻。一旦被埋在雪下,气囊中储存的约150升空气可作氧气补给,延长使用者存活时间。
美国:暴雪前夕做准备
在美国,各地方政府应对暴风雪采用最普通的“技术”——提前准备。
2005年1月暴风雪来临前,纽约市政府建议当地居民在周末将车辆停放在远离主干道的场所,以方便扫雪人员迅速清理长1万多公里的主要路面。
纽约政府还取消了环卫工人的假期,要求他们坚守岗位应对大雪。肯尼迪国际机场早早准备好扫雪设备,每小时清除500吨积雪不成问题。
华盛顿市政府也警告说,如果把车辆停靠在主要街道阻碍政府、卫生和商业部门交通,司机可面临250美元罚款,同时还得自掏腰包支付拖车费用。当地出动了180多辆扫雪车,沿路铺洒融雪剂和盐水。
波士顿等东部主要城市着手为需要者提供栖身之地。费城市政府敦促当地居民帮忙查看近邻亲朋中的老年人,确保其温饱不受暴风雪影响。
日本:地震之后的镇静
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日本堪称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每逢震后国民总能镇静救灾,成功将震后伤亡、损失降到最低。
由于地震频发,不少日本人都经历过地震,在震后能够保持镇静。日本长期投入巨资用于测震、防震、救灾等工作,是国民在地震发生时临危不乱的主要原因。
日本全国各地设有不少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在这些地震博物馆内,市民们能够亲身体验地震时的感觉。借助博物馆内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和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参观者可以体验到6级地震发生时的状态。每年法定“防灾日”来临时,日本各地都会举办地震防灾演练,向市民介绍面对突发灾难的应急对策,也提醒市民加强危机意识。
常年宣传普及之下,防震救灾意识在日本深入人心。从熟悉所住楼房的紧急通道到室内布置、起居生活,日本人格外注意消除安全隐患、保持逃生通道畅通。
日本政府在1978年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这个文件规定,如果测得大地震即将发生,首相将在预测地震日期前两到三天发表《警戒宣言》,政府随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
日本科学家在部分海域水下2000米安装了监测系统,通过海上监测船将有关信息发射到人造卫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密切监视大陆架板块的移动。此外,日本政府还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储存了大量4级以上地震的灾难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该系统可以在30分钟内自动计算出受灾规模,指导当局有针对性地迅速展开救援措施。
城市建设规划之时,日本重视防灾避难的设计。抗震性和安全性是日本建设公路、铁路和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重点。行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不难发现政府指定的避难“缓冲地带”,不少城中绿地和街心公园的入口处都插着“地震避难所”的牌子。
美国:飓风留下的痛楚
2005年夏天,“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近万名灾民滞留当地体育馆数天、企图撤离灾区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排成长队,美国政府组织救灾不力遭到批评。
有了“卡特里娜”飓风救灾不当的惨痛教训,美国在日后飓风来袭时充分准备、全面应对,体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苦楚心态。
“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后不到一个月,又有“丽塔”飓风袭击美国南部墨西哥湾地区。这一次,美国政府提前准备,从疏散居民到调动军队救援,成功顶住“丽塔”飓风。
“卡特里娜”飓风来袭时,美国政府调派“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到墨西哥湾地区,作为临时救灾指挥中心。这一动作,比飓风登陆晚了4天。
“丽塔”来袭时,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的北方司令部(负责美国本土安全事务)设立地面指挥中心。这一动作,比飓风登陆早了2天。
在“丽塔”登陆前,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两州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未雨绸缪,根据本地区情况各自发布撤离命令,并调动汽车及其他可用资源协助居民撤离。
与“卡特里娜”飓风相比,这两个州政府在“丽塔”登陆前开始寻求联邦政府援助。路易斯安那州请求派遣1.5万名军队士兵参与救援;而得克萨斯州则请求联邦政府提供更多燃油,确保飓风来袭时的能源供应。
为保证避难居民食品的正常供给,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在两个州共储备约165车冰块、185车水及98车食品。
面对即将登陆的“丽塔”飓风,美国政府不仅动手快,也投入更大人力、物力抗灾。
“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中,美国军队总共派出了2.8万名士兵参与救援,但军队到达灾区时,距“卡特里娜”登陆已过去几天时间。
“丽塔”威力远不如“卡特里娜”,但美国在飓风登陆前已经派出陆军、海军共5万人准备救援。为应对“丽塔”飓风,美军特意预留26架搜救直升机,并派出6艘军舰前往墨西哥湾地区,以备不时之需。
飓风登陆前两天,美军直升机共执行39次飞行任务,撤离未来灾区多家医院的几千名病人。美国海岸警卫队也出动大量警力,协助居民撤离,并为撤离过程中燃油耗尽的居民提供汽油。
谈到应对“丽塔”的各项准备工作,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发言人戴比·温说:“我们已经吸取教训,不去作假设,而是切切实实的准备。”美联社评论认为,飓风“卡特里娜”带给美国人教训,但让美国人准备充分地挺过“丽塔”来袭。
德国:突发灾害联动防范
德国的灾害预防机制由多个担负不同任务的机构有机组成。在发生疫情以及水灾、火灾、雪崩等自然灾害时,他们各司其职、协力合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所造所的损失和对社会的冲击。
德国重视普及、加强公众防灾意识,在中小学开展灾害预防教育。以预防洪水为例,德国在各州设立洪水预报中心,将洪水预警分为四级,并广泛宣传,向民众解释各级不同的风险程度和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居民能够根据洪水情况,自行判断危险程度,合理、有序地安排工作与生活。
德国还重视环境管理与生态保护工作。虽然没有单独的“防洪法”,但就防洪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洪水预警、抗洪抢险和灾后救济等不同方面设立具体法规,并指定有关执行部门。抢险救灾工作由德国各州的内政部负责。一旦发生洪灾,首先由消防队员和警察参加抢险。各州抢险力量不足时,可向国家内政部提出申请,经德国总统批准后调联邦国防军参加抢险救灾。
整个救灾工作由该州内政部长统一指挥。如果洪灾涉及到多个州,则由这几个州的内政部长相互协调。救灾所需的经费,主要由保险公司、红十字会、教会和慈善机构承担,联邦政府承担的部分相当有限。(袁原)
相关链接:各国应急防灾部门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管得宽
复杂的自然地貌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俄罗斯是个自然灾害和人为灾祸频发的国家。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的人员总是最先赶到现场。
紧急情况部是俄罗斯几大强力部门之一,它的全称是俄联邦民防、紧急情况与消除自然灾害后果部。该部门成立于1994年1月,专门负责俄罗斯的民防事业,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向受害者提供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减少灾难带来的不良后果。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是俄罗斯效率最高、最忙碌的部门之一,它不仅要负责俄境内的救灾工作,还要向美国新奥尔良灾区提供援助、帮助阿富汗战后重建;一旦俄境内出现恐怖活动,这个部门也必须第一个赶到现场组织救援。
除了救灾,紧急情况部还要负责教育国民如何应对突发危机。
新加坡:民防看重志愿者
新加坡民防部队作为国家民防计划的一部分,成立于1982年,是国家紧急预案处理的先头部队,承担着提供消防、救护、营救、强制执行消防安全法规等一系列职能。它由正式官员、专职国家公务员、民防公务员和志愿者组成,是隶属于新加坡内政部的独立部门。
2002年,民防部队增设了意外指挥和控制总部,可同时处理6起大宗意外事故。新加坡政府规定,一旦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民防部队总监将是第一指挥官。这一职位往往由专家担任,政府各部门要全力配合其工作,遵从他们的指挥,提供军队支援、国民动员、物资调配、信息传播、医疗救护等各种支援。新加坡政府各部门之间还建立了完备的网络体系,以保证紧急状态下的资讯共享和畅通。
一旦国家发生灾难或战争,民防志愿者还可立即转为全职民防职员或国家公务员。
英国:各部门分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