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伴随农膜回收政策的出台,“超长寿命”农膜和全生物可降解农膜正成为生产企业创新方向。日前,在于云南昆明召开的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农用薄膜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上,中国塑协农膜专委会主任曹志强表示,以往农膜使用多为一年一换,自2015年农膜全产业链根据“十三五”规划要求集中攻克“超长寿命”农膜以来,已经能够实现换膜周期延长至2年甚至5年。
据悉,这种新型农膜市场价格相比普通农膜仅高出约30%~40%,2~5年平摊下来,成本降幅可观,此外还能节约高额的人工换膜成本,在基地、农场、合作社等规模种植领域,效益更加凸显。
同时,为“超长寿命”农膜赋予功能、实现农业附加值的提升,也已成为专家和生产企业的共识。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会长张真和强调,农膜超长寿命必须与流滴防雾、转光、自洁防尘等功能同步研发。近年来,白山喜丰塑业、玉溪旭日塑料、宿迁联盛、华盾雪花、天津二塑等一批企业已经走到新型功能农膜研发与推广前列。
曹志强认为,“超长寿命”农膜能够有效延长换膜周期,但也面临“回收难”痛点,而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自然环境中,将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值得大力研发。相比普通地膜,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可实现作物平均增产5%~10%,具有后期破解快、通透性强等特性。
专家同时指出,全生物降解地膜尽管存在诸多优点,但其增温保墒性能要弱于普通PE地膜,且降解进程易受环境影响,在不同作物上表现存在差异,部分作物上可适度替代。“提高全生物降解地膜强度,配合农机作业;提高破裂和降解可控性,满足作物对地膜覆盖的功能要求,尤其在生产成本上仍存在较大压缩空间,解决这些痛点,全生物降解地膜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曹志强呼吁。
另悉,会上,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马占峰公布的数据表明,2018年农膜产量同比下降4.84%;2019年1~4月份农膜产量同比下降6.42%。 (归晓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