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钾肥行业如何转型?

零零社区网友  2017-12-06  互联网

编者按:

相比于氮、磷、复合肥的供过于求,中国钾肥却供不应求,自给率在60%左右。国产钾肥保障中国农业用钾需求外,每年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几百万吨钾肥。正是这个唯一需要大量进口的钾肥行业,正在由于需求下降、进口打压而陷入了十分尴尬、十分困难的境地。

自2008年以来,全球钾肥价格一路走跌,到2016年,价格下跌已达50%以上,处于近10年来的低谷。受此影响,国内钾肥行业亏损面超过1/3,相关企业遭遇空前打击和挑战。究其原因,中国缺钾,但全球钾资源是丰富的,加拿大、独联体国家、中东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大量的钾资源储备。近几年,全球钾肥产能利用率仅有60%~70%,呈明显供过于求状态,钾肥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国内民族钾肥企业因此受到了牵连。

在国内钾肥资源一直存在缺口的情况下,中国相关产业政策也开始向进口倾斜。比如,目前国家对进口钾肥淡季储备进行补贴,补贴标准是220元/吨,而国产钾肥就不能享受到这样的政策优惠。在政策带动下,国内钾肥进口的数量一直比较庞大,2015年国内进口钾肥943万吨,2016年进口682万吨,使得国内市场供应明显过剩,并将国际低谷价格传导到国内市场,进一步打压了国产钾肥的生存发展空间。

调研中了解到,面对钾肥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方略,民族钾肥企业呼吁国家在政策层面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同时,通过多元化战略和积极走出去,在改革中探索到了有效路径。

钾肥是中国化肥产业中一个比较独特的品种,独特之处在于长期依赖进口。由于钾资源短缺,中国钾肥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便利进口、严控出口”。但通过此次调研了解到,国内钾肥产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重要变化,民族钾肥工业正在崛起,目前国内钾肥自给率超过60%;随着后期国内钾盐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中国钾肥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钾肥自给率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钾肥企业向调研组反映,目前形成以民族钾肥产业为主、进口钾肥和海外产能为辅的产业格局,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国产钾肥正崛起

目前,中国已发现并开发的盐湖共有10余处,钾肥产地主要集中在青海察尔汗湖区和新疆罗布泊地区。其中,青海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各类资源储量达600多亿吨,包含了氯化钾5.4亿吨。在察尔汗湖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公司的钾肥年生产能力已达550万吨,居世界第四、国内第一,其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0%以上,主导产品为氯化钾;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年生产氯化钾200万吨,位居国内第二。位于新疆罗布泊的国投新疆罗钾公司主导产品为硫酸钾,年产能也能达到160万吨。三大生产企业的产量份额从2013年的占总产量65%左右提高到2016年的85%,是中国钾肥生产集中度大大增加的体现。

据统计,2016年资源型钾肥生产企业共有71家,产能为801万吨(K2O,下同),产量为563万吨。加工型钾肥生产企业有196家,产能385万吨,产量196万吨。但是,受资源量限制,开采成本增高、品位下降导致环保成本大大增加、低价位已经让中小型钾肥企业处于“入不敷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小型钾肥企业大部分在停产或减产中,改革势在必行。

以青海盐湖和新疆罗钾为首的民族钾肥企业钾盐勘探开发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为中国钾肥市场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有了盐湖股份等企业的率先突破,中国钾肥经过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从基本完全依赖进口,到目前自给率超过60%,产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中国也成为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之后的第四大钾肥生产国。

政策挤压雪上霜

如果说市场因素属于行业和企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国内钾肥企业对当前产业政策的“雪上加霜”颇感困惑和不解。除了上述提到的进口和国产钾肥在淡季储备政策的区别对待外,优惠政策过快集中取消、增值税改革、资源税等都给国内钾肥产业带来了沉重压力。

调研中了解到,随着化肥和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化肥铁路货运价格一直在调整,并于2015年调整为执行4#运价,这样一来,之前的优惠政策基本取消。而国内钾肥企业大多地处西北地区,远离终端用户,运力受限和运输成本太高始终是制约国内钾肥企业的“卡脖子”因素。据统计,2010年以来,铁路运费上涨近160元/吨,而钾肥售价却下降了1100多元/吨,在整体市场寒冬下,运费的影响可以说是釜底抽薪。

在增值税方面,自2015年9月1日起,国内钾肥行业统一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停止执行此前实行的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由于资源型钾肥企业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肥料企业,盐卤所需缴纳税费基本可以忽略,不能提供相关进项税,除了水电费用外,钾肥企业可抵扣的其他税额较少。盐湖股份公开资料显示,其产品销售价格中包含近20%的运输、仓储费用,而没有实行“营改增”的运输费用只有7%的抵扣率。原材料、燃料、电力等可以享受17%进项抵扣的费用类型,在整个产品销售价格中的占比也不高,这就造成了企业增值税缴纳税额上涨。

在资源税方面,以盐湖股份为例,自2008年以来,其执行的资源税标准一直都是135元/吨,但由于产品价格一路下跌,相应的资源税税率从4.15%一路攀升到2016年的9%,翻了一番还多。

被调研企业反映,当前国内民族钾肥工业面临的问题,价格低是主要症结。在市场极不景气的情况下,产业政策的微调整都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已经孱弱不堪的民族钾肥产业彻底倒下。“一定要高度警惕不切实际的产业政策挫伤国内钾肥企业的积极性,一旦国内钾肥企业一蹶不振,国外钾肥寡头就会乘虚而入,垄断中国市场,恶意抬高价格,使农民少用钾甚至不用钾,加剧氮磷钾施肥比例失衡,损害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对当前政策,钾肥企业人士表示了他们的忧虑。

转型需政策支持

国内钾肥产业人士提出,是时候对相关的产业政策做出调整了。行业应当树立一种开放的资源观,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中国农业和钾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提出七条建议。

第一,对钾肥产品的运输实行优惠政策。运输难、运价高一直是制约国内钾肥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在当前实际情况下,钾肥运输应取消4#运价,恢复2#优惠运价,减轻国内企业负担。

第二,国家要统筹控制进口钾肥的时间、节奏、数量与价格,确立优先使用国产钾肥满足国内农业需求的原则,避免盲目进口和国内无序竞争。当前,国产钾肥竞争优势不明显,而中国对进口钾肥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进口钾肥涌入,造成国内市场供应明显过剩,进一步打压了国产钾肥的生存发展空间。

第三,要统筹好国产钾肥与进口钾肥的储备比例。进口和国产钾肥实行不一样的淡季储备补贴政策,导致了不公平竞争和对国产钾肥企业的打压,建议国家对国产肥和进口肥等比例仓储并补贴,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第四,应对国内钾肥企业实行扶持的税收政策,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企业,提升国内钾肥产业竞争力。

第五,积极支持中国钾肥企业走出去。中国缺钾,资源量仅占全球的2.2%,国内钾肥产业必须走出去,掌握一部分国外资源,以提高国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市场话语权。建议政策支持国内骨干钾肥企业抱团走向海外,从税费方面给予支持,并引导企业科学选点布局,确保未来市场需求。

第六,加快标准修订、提升钾肥质量要求、减少低端无效供给,积极引导并支持科学平衡施肥、提高氮磷钾肥中钾肥的比例;将氯化钾国标合格品氧化钾含量进一步提高至57%,氯化钠含量小于5%,水分在1%~2%,以进一步提升肥料质量,促进钾肥企业转型升级;尝试出台强制性标准,合理配置复合肥与钾肥的比例,提高钾肥的用量和占比。

第七,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从施肥水平上来说,进口化肥的氮、磷、钾比例为1:0.4:0.42,国内化肥氮、磷、钾比例为1:0.41:0.13,氮磷比例趋于合理,但钾肥比例过低。

在化肥施用零增长的大背景下,应加大对钾肥的科学认识与指导,出台相应标准,合理配置复合肥与钾肥的比重,发挥钾肥的后发优势,提高农业产出边际效益。

“走出去”项目迎来契机

调研还发现,近年来中国钾肥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境外开发的钾肥项目达30多个,总年产能1000多万吨,但实际形成的有效年产能不足200万吨,大多处于停产或缓建状态,与当前全球钾肥供过于求不无关系。被调研企业反映,境外项目经济性与当初预期悬殊,以及海外钾肥项目开发主体资金投入不可持续等内外因素累加,造成了如今中国钾肥产业走出去步伐停滞的局面。

但业界专家从另一个角度为钾肥走出去支招。专家表示,正是因为钾肥价格处于低谷,当前是中国钾肥产业走出去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走出去掌握一部分海外钾资源是比较务实的战略方向;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加速实施,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必将迎来新的历史契机。调研了解到,盐湖股份正在谋划非洲刚果鲁源布谷马西钾盐矿一期120万吨/年氯化钾项目,以期在民族钾肥产业走出去中再立标杆。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7-12-06/33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