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让春风来得更和煦

零零社区网友  2017-10-24  互联网

授旗仪式

2017年,农业部先后提出《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东北地区秸秆处理方案》等政策,中国有机肥产业发展提上重要日程。然而,伴随有机肥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其原料复杂、门槛较低、工艺不够成熟、社会各方面认识不足、推广难度大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掣肘产业健康发展。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有机肥料产业的产能现状、原料供应情况、技术现状、产业困境、产业发展思路和未来方向,10月16日,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携手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中国农业大学及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2017年中国有机肥产业调查”大型活动。活动将整合政府、专家、协会、企业、媒体等各方力量,深入走访企业、深挖行业现状、建言献策,推进有机肥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环保生产,提升农产品品质,保护祖国青山绿水。

当天,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李武、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王敬国、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中国化工报社副社长张健秋、中国农科院资划研究所研究员李俊、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季、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副秘书长沈建华、中国农业大学马骥教授、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王莹、威县县委书记安庆杰、根力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淑平、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燕国胜等十余位业内领导专家和企业家共同启动有机肥调查活动。现场百余位农资业内人士为活动点赞。

国家倡导:有机肥产业迎春天

2017年,农业部先后提出《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东北地区秸秆处理方案》等政策,有机肥作为中国肥料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正迎来发展春天。

近年来,中国土壤有机质不断下降,据各地农业部门调查,华中地区土壤有机质不足0.5%,东北黑土地有机质也由原来的3%下降到了1%。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王莹表示,可以采用“种、养、还、施肥”四个措施向土壤中补充有机质。

“有机肥不仅对土壤修护作用突出,且资源来源广泛、量大。”高祥照指出,从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有机肥资源养分总量约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率不足40%。其中,畜禽粪便每年产生约38亿吨(2013年),养分还田率为50%;秸杆每年可收集利用量为7亿多吨(2015年),养分还田率为35%。从资源储备和应用现状来看,有机肥企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中国有机肥企业共有2962家,年实际产量约1514万吨,占设计生产能力的47.4%。其中,有机肥企业为1840家,占比62.1%;有机无机复混肥企业为811家,占比27.4%;生物有机肥企业为311家,占比10.5%。马骥表示,借鉴部分农业发达国家有机肥使用率,并结合中国土地承载力测算,2020年中国果菜茶有机肥市场总需求量约为1300万吨。若基于2013年中国有机肥生产总量来看,尚存在900万吨的缺口,有机肥产业正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深入摸底:产业大调查正当时

近两年,随着有机肥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其原料复杂、门槛较低、工艺不够成熟、社会各方面认识不足、推广难度大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掣肘产业健康发展。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现阶段开展有机肥产业调查活动很有必要。崔学军表示,此次中国有机肥产业调查将通过行业专家与企业的深入交流,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瓶颈,帮助有机肥产业找到良性发展的着力点,为化肥提质增效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同时形成一份可供政策参考、行业指导、企业决策的有机肥产业报告,为行业政策出台提供依据。

活动现场,就目前有机肥行业执行标准NY525-2012备受争议问题,李季说:“在标准及检测上应重点关注四个方面:一是重金属,如增加铜、锌等元素指标;二是抗生素;三是腐熟度;四是水分指标。目前,农业部正在编制一项畜禽粪便堆肥技术标准。我建议,未来有机肥可以采用两级管理模式,即按堆肥和有机肥两级进行管理和检测。”同时,王敬国还建议,用畜禽粪便制作的有机肥,可以保证充足的养分含量,但改土效果相对较差。可以与秸秆类混合发酵,既可以减少氮素损失,增强改土效果,同时也满足标准的要求。此外,高祥照特别强调,农田不是垃圾场,严格禁止污泥垃圾不受限制的施入农田,更不能掺入其他肥料中而失去监管控制。

现场,王淑平、刘亚民等几位企业家也对有机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造粒难、水分难控制、容易产生板结和粉化”等问题进行了反馈,表示急需创新的技术和专家的智慧。同时,沈建华与马骥提议,国家是否可针对有机肥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增加补偿性支持。“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让有机肥产业春风来得更和煦些!”马骥说。

企业引领:首站走进根力多

当天下午,“2017中国有机肥产业调查”活动走进根力多授旗仪式在根力多股份生产中心东厂正式举行。随着张健秋正式将旗帜授予根力多股份常务副总经理孟令新,有机肥产业调查活动正式开启。

据根力多股份副总经理燕国胜介绍,根力多股份成立于2007年,一直专注于微生物肥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工作,根力多人相信:“生物改变农业,沃土提升品质”。2014年8月公司成功上市新三板,成为全国首家微生物肥料上市企业。截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实现上半年营业收入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1%,成功入围中国有机肥产业前20强企业。

“这十几年,我一直在推肥料。亲眼看到老百姓小麦产量从600~700斤增产到1000多斤,这是化肥的贡献。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增长后,我发现老百姓化肥施得很多,但是产量增加得并不多。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用生物有机肥挽回了一位种植户濒临绝产的金银花田。”王淑平说,这让她意识到生物有机肥的威力,也下定了决心要把这个产业做好。对此,中国农科院资划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主任李俊表示,把有机肥跟微生物菌剂、氨基酸、海藻酸等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提升有机肥的效果。有效解决土壤问题,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作为有机肥产业调查活动专家团实地走访的首站企业,当天,专家团对根力多研发中心实验室、化验室、无菌室、恒温室以及生产中心造粒车间、有机肥车间、发酵车间、原料车间、液体肥车间进行了全面参观,并沿途了解了有关根力多研发及生产的各方面情况。专家们对根力多这些年的发展给予高度认可,感慨走入根力多切实感受到了有机肥产业在技术革新、内部管理、特别是在市场模式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很多可借鉴、推广的模式。相信,随着一批像根力多这样的优秀有机肥企业的崛起,在他们的引领作用下,有机肥产业一定能发展壮大,越走越好。

“有机肥产业调查活动启动,接下来还有大量的调查走访工作要做,四家发起单位要和专家团一起真正把这项工作扎下去,全面摸底中国有机肥全产业链现状和难题,真正形成一份有深度、有力度、有思想的报告,活动才有意义!”李武说。

专家团实地考察根力多工厂

专家团采摘根力多生物肥种植的鲜食菊花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7-10-24/33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