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土壤修护工作任重道远理论实践契合最为关键

网友投稿  2017-07-07  互联网

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会上致辞

拉多美集团总裁杨进昌与专家进行交流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曹坳程

袁红莉

郑金伟

高子登

王友福

刘建明

论坛嘉宾阵容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黄为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建明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袁红莉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曹坳程

河北师范大学农业项目组专家盛建维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博士郑金伟中国农业大学博士高子登

寿光市阳光蔬菜大棚温室研究所王友福

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赵佳宗

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农技师刘明荣

上海芳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物技术经理冯小亮

山东大地普丰生物肥料有限公司农化部部长宋尚成

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计划和去年5月28日国务院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土壤健康和土壤修护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土壤的改良基本上要从增加有机质、繁殖微生物、合理补充中微肥等方面结合来做,这对农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农资企业应如何为土壤修护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刚刚闭幕的2017中国土壤修护与精准施肥高峰论坛上,行业专家与企业共同为土壤修复谏言献策。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指出,近年来肥料行业的发展放缓,出现了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化工报社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产业发展,愿为行业出谋划策,帮助企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如今肥料的不合理施用导致了严重的土壤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肥料企业要主动应对土壤问题,更要抓住土壤修护工作给肥料行业带来的商机,让土壤修护成为肥料供给侧改革的抓手,行业转型升级的踏板,企业创新发展的灯塔。

土壤问题成因:滥肥滥药过度索取

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条件,而近些年土壤污染事件进入高发期。河北师范大学农业项目组专家盛建维表示,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品会造成土壤污染。现在商品鸡粪每立方大概含有4公斤氯化钠,每年因为鸡粪向土壤中添加氯化钠20公斤/亩,这是导致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未发酵的鸡粪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会干扰土壤原来的微生态,这是造成土壤微生态失衡的重要原因。同时鸡粪中含有大量的抗生素,会加重土壤微生态的失衡。未发酵的鸡粪含有大量的生鲜有机质,翻到地下后因缺乏氧气,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这是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度使用都会引发土壤问题。整个生产过程统计下来大概使用250~300公斤/亩的化学肥料,这进一步加重了土壤的盐渍化。过量施用氮肥,使微生物氮素供应增加而消耗土壤有机质……而农药会通过各种途径污染土壤。农药施用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会散落到土壤中并被土壤所吸附;大气中的农药经雨水淋洗也将落入土中;留在农作物上的农药随着农作物的腐烂而进入土壤中。某些持久性毒物有毒害土壤中多种生物,抑制土壤中酶的活性,杀死或影响其繁殖、代谢等行为活动的特性,从而影响到土壤质量。

作物连作,也是形成土壤问题的原因之一。连作危害在土壤上主要表现为土壤理化性质遭到破坏、酸化和盐渍化较为严重、土壤微生物的改变,破坏土壤原有的微生物平衡、土壤养分单一性消耗、病原菌增多等,最终形成连作障碍。

土传病害应对: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随着农业大规模集约化种植的发展,倒茬轮作越来越困难。中国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已近6000万亩,生产蔬菜总供应量的40%。但连作障碍是制约设施蔬菜健康可持续的瓶颈,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连年种植,土传病原菌和虫卵累积,土传病虫害发生严重,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土传病害的祸首有真菌、细菌还有病毒、线虫、地下害虫以及其他的病原体,所以病害的特点是种类多、范围广、传播快、危害大、治理难。生产上对此的“大药大肥”治理防治效果差、蔬菜农残高、环境污染严重,引发社会忧虑。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曹坳程表示,由于缺乏有效防治技术,目前土传病虫害主要采用的农药灌根防治方式,不仅造成土壤恶化,且极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和地下水污染。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是极为正确的。与发达国家对比,我们目前注重的是“综合防治”,而发达国家更加注重“预防为主”。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主要采用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将减少农药的使用,是最为有效的植保技术。另外,由于杂草有很多优良特性。针对杂草把有用基因利用起来以后,不需要施肥和打农药。“未来农业的一个希望在杂草上”。中国土壤的消毒技术有化学和非化学的,这些技术目前有很大的进步。其中生物熏蒸、焚烧、旋耕等治土传病害非常好。

寿光市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王友福同样表示,通过好的田间管理方法,可以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从而种出健康农产品。提升农产品品质一是前期干旱、少肥、让作物长出强大的根系;中期充足给水,后期再干旱,种出的作物就好吃了;第二是“计划生育”;第三个要控制结果的位置。

盐碱地改良:用新技术降低盐碱危害

据统计,中国的盐碱地面积达9900万公顷,占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其中约3500万公顷可以改造利用,改良潜力巨大,是重要的农业土地后备资源。中国盐碱土分布广泛,主要包括(1)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地,(2)东部滨海盐碱地,(3)黄淮海平原(河流两岸)的混合型盐碱土,(4)半荒漠境内陆盐碱土,(5)青海新疆极端干旱的漠境盐土。

盐碱地土壤改良不仅是农民丰产增收的迫切需求,也是国家土地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中国农业大学高子登博士表示,由于温室、大棚等栽培条件下的土壤缺少雨水淋洗,温度、湿度、通气状况和水肥管理等均与露天栽培有较大差别,设施栽培又长期处于高集约化、高复种指数、高肥料施用量的生产状态,导致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就设施农业而言,盐渍化主要的防治方法有这几点: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降盐、深翻、淋雨和灌水排盐、膜下滴灌、换土或掺沙、轮作。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他们开发出盐碱土的综合生态改良的新技术,通过加入新型高分子改良剂、功能性抗盐碱缓/控释肥料、抗盐碱种子处理剂等综合措施进行盐碱荒地改良,在多个区域均取得了大面积的改良成功。针对松嫩平原苏打碱土,滨海盐土,内河两岸混合盐碱土等不同的盐碱类型,通过加入不同的“新型土壤改良剂”和系列新型专用功能肥料,可以显著降低盐碱危害,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善。

土壤调理产品:应兼顾土壤三大功能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建明研究员表示,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有两种方式:水溶性养分通过吸水来吸收,叫直流;植物根系会分泌出根酸,能够把一些微小的物体颗粒溶解,吸收里面的枸溶性养分,是截获。水溶性产品具有纯度高、用量小、水可溶、见效快等优势。不过在改良土壤上,其贡献不大,因为一场雨就冲走了。枸溶性产品正好相反,对于土壤的改良和培肥具有重要意义。水溶性产品近些年发展快速,已经遇到瓶颈,而枸溶性产品的发展,或许将在土壤修护中找到新商机。枸溶性产品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自身肥力,我们称之为土壤调理剂。

建立生态农业是治理土壤污染、改良土壤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让农民种地成为治理生态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把我们土壤的生态环境治理好。从过去的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型,这里面的基础还是土壤。过去靠土壤调节植物所需营养元素,而今土壤出现问题,只能靠石头造肥料,从根本上修复改良土壤,还原土壤原生态。

所有的土壤修复改良都是围绕土壤三大基本功能展开的,第一是平衡养分,第二是结构功能治理板结,第三是修复改良土壤生态环境。三者密切相连,企业设计土壤调理剂产品的时候,需要三者兼顾,同时考虑这三大功能。

一些企业也为土壤调理做出了努力。辽宁沃地宝土壤修复研究院研发的沃地宝系列产品,具有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疏松土壤,蓄水保肥的功能,使土壤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生活条件,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北京中科友吉植物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带来的土壤修复剂、生根剂、熏蒸闷棚用的威百亩品牌等系列产品也吸引了不少代表洽谈。

腐植酸:土壤有机质的精华

土壤有机质提升已成国家项目,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郑金伟博士指出:我们肥料的边际利用效率越来越低的背后,正是由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下。国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上1.5%~2%,而北欧和英国是3.5%,不少专家提出“碳饥饿”的说法,这也造成土壤当中微生物减少、微生物群落结构变越来越简单、有益线虫减少。改善办法有一是降低耕作强度,现在的免耕技术,不但省了劳力,而且保护了生态;二是科学施肥,减少浪费,减少污染;三是补充有机碳,用好的生物肥有机肥。另外研究表明,生物质在无氧或缺氧而相对低温条件下热裂解可产生生物质炭,这种物质孔隙好,应用在农业上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疏松土壤、调节土壤pH值、提高氮肥利用率、控制土壤污染、降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等作用。

有机质精华是腐植酸,在土壤修护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袁红莉教授介绍:腐植酸是土壤有机质的精华,是最有效的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调节Ph,可促进微生物生长,改变土壤酶环境,从而提高了土壤中的碳氮循环。矿源腐植酸加工得到的高水溶性黄腐酸分子量小,穿透性强,是做叶面肥、冲施肥,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成分,还可以刺激植物产生植物激素。以生物降解生产矿源的黄腐酸或者腐植酸的技术已经出现,其整个过程不使用化学试剂,是绿色而且安全的技术,并且获得了农业部的二等奖。在新型肥料中,过去做生物菌肥,微生物是不能与化肥肥料直接混合在一起的,它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甚至杀死微生物。如果用腐植酸作为介质的话,可以安全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说腐植酸和生物菌肥做在一起可以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腐植酸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如福特莱泽(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由德国Humintech公司进口的绿泰克,是在欧洲农业广泛应用于土壤修复的高品质风化褐煤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全球60多个国家。

发展生物肥料:四大问题需解决

南京农业大学黄为一教授认为,与改善土壤健康的多种措施相比较,生物有机肥作用最为明显,持续时间最长久,最能满足持续农业的生态需求,最重要的是成本很低廉。据黄为一介绍,化肥企业通过发展生物有机肥来解决土壤问题,需要解决四大问题:第一,菌种生产企业与肥料生产企业脱节。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保证质量和产量。第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符合科学的宣传太多。一些产品的宣传广告混淆科学概念,生物肥宣传不顾常识,仿佛菌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第三,有机源收集困难。化肥企业很想发展生物有机肥,生物可以通过发酵获得,但有机源需要从其他行业获得,现在没有形成可利用的,质量、安全有保障的有机资源。这是制约化肥企业大量发展有机肥料的主要阻碍。第四,缺少协调发展的结合点。以往肥企想通过生物肥带动自身企业转型升级,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面对日益恶化的土壤问题,很多肥料企业开始尝试采用生物技术来改变产品结构。北京市裕丰金必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在投建北方生产中心时,新购置了微生物培养罐、干燥机、自动充氧设备、高压气流搅拌设备、多维混合机、液体和固体发酵设备等主要设备。并引进美国、日本、芬兰先进的技术及成熟的微生态制品、水溶法合成法生产线,针对日益恶化的土壤问题,发展农用微生物、水溶肥料系列产品。禹城市鲁化化肥有限公司研发了具有多项国家专利技术的双酶多肽系列产品,这种直接将有益酶添加到肥料的产品用更直接的方式保护土壤,瞄准了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7-07-07/33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