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到“一带一路”找农资商机去!

零零社区网友  2015-09-25  互联网

首届中国农资经贸论坛大会现场。(本报记者杜晓文摄)

□实习记者宋晰李俊霞本报记者王洋

2015年,对于国内农资市场是不平静的一年。年初,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计划;7月,农业部提出关于禁、限用百草枯等剧毒农药的意见;9月起,中国对化肥产业恢复征收增值税。国家政策倒逼日趋饱和的农资市场转型升级。面对压力与挑战,农资业界呼吁行业契合政策、走向更为广阔的“蓝海”,拓宽农资行业长期发展空间。

近日,由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中国东盟农资商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农资经贸论坛:一带一路的农资商机”在此背景下在北京召开。十余位国内外专家与近百位业内代表解读了“一带一路”政策,并研讨了相关国家政策下蕴含着的巨大商机。

“一带一路”蕴藏巨大商机

资料显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将促成国际农业合作新格局、新秩序的建立。“一带一路”政策涉及的总人数有44亿,占全球人口总数的65%;经济总量21万亿美元,占全球29%;货物和服务出口占全球23.9%。中国目前60%的对外贸易、70%的对外投资和80%的引进外资,都集中在亚太地区,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一带一路”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国际合作局局长程国强向与会者介绍说,通过发挥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优势互补,带来更广泛的跨境贸易往来,可以大幅提升世界贸易体系的活力,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实现互利共赢的过程。

国内农资行情低迷,“一带一路”市场潜力却十分巨大。对此程国强指出,在一带一路沿线上,不同区域对中国农资行业表现出的热度体现在不同的方面。最热的区域是东南亚,他们最期待和中国在农资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中亚和南亚紧随其后,他们最热衷做中国产品;而欧洲最关注的是中国的海外投资。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合作深入,“一带一路”将有可能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在这条经济走廊上,2014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达到1.12万亿美元,占我国货物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而未来10年,这个数字将翻一番,突破2.5万亿美元。数字翻番,带来的是更大的市场空间,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的合作领域。

“走出去”迎来一片新“蓝海”

中国农资行业经历近二十年的迅猛发展,目前农资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局长,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会长李殿平在会议中谈到,中国农资行业面临着化肥农药零增长政策、严厉的环保法规的外部政策影响。同时行业也承受着土地流转加速、种植大户、“互联网+”等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等内部压力。实施“一带一路”能够有效化解国内农资行业产能过剩、助推科技创新并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农资行业而言,“一带一路”是发展的良好契机。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一带一路’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因为沿线国家对于我国的机械、种子、化肥、农药等行业有巨大的需求。”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中慧指出,2015年上半年,化肥、农药行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化肥农药进出口总额一半以上,市场潜力巨大。“一带一路”战略可以让农资企业和贸易商都受益。

根据海关进出口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化肥进出口正在逐渐加大。2015年1~6月中国出口矿物肥料及化肥1612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1.5%。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石化部副主任韦秋吉告诉记者,2015年1~6月全国累计出口农药水剂69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3.3%。

“一带一路”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国内农产品产能过剩、农业项目重复建设带来的矛盾。另一方面,将引发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引发农资企业(尤其龙头企业)之间的大洗牌,面对“一带一路”的庞大市场和亿万商机,新的产业调整和企业布局将会发生。

新“长征者”抢占先机

中国农资总产量世界排名第一。无论是比肩世界农化巨头的农资企业、还是处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亦或是流通经销群体都可能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上的新“长征者”和创业者。

面对新兴市场,目前中国农资企业“出海”的方式有多种渠道。其中一种就是企业主动去海外市场探索商机。刚刚从埃及参展归来的、总部位于山东寿光的志同道合肥业有限公司正在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全球品牌“巧棵力”,世界的“cocoly”。

面对国外新兴市场,寿光志同道合肥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兴峰表示,相比国内竞争激烈的“红海”,中国农资行业走出去才是一片真正的“蓝海”。在从事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志同道合首创新型肥料产品“巧棵力”在国外大放异彩。除了取得良好的市场效益外,也为中国农资“走出去”树立了榜样。

而组织中国企业集体“走出去”成为了近年来农资企业“走出去”的首选模式。近年来,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国外交流、对接等活动络绎不绝。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

商会技术贸易服务中心主任尹立勇在会上介绍,组织中国农资企业集体出国参展是展示中国农资行业的规模和实力的好机会。商会已经连续两届组织行业企业赴土耳其参加欧亚国际农业展览会。作为世界第二大展览公司———英国博闻(UBM)展览集团组织的展会。展会已经连续举办15届。展馆面积近4万平方米、辐射力影响到欧洲、中东、北非、地中海和中亚地区65个国家,专业观众数量7万人的展会规模成为横跨欧亚大陆、最具规模的国际性农业和农化盛会。商会考察发现,虽然来自欧洲、中东、北非、地中海和中亚地区的600余家公司参加过展览,但展会只有德国、西班牙、韩国等3个国家分别组织了各自的专区。经过不懈努力和多轮谈判,商会与主办方确定了2015年中国专区将设立在展馆的注册登记入口,届时中国企业区将成为全馆人气最旺的区域。

海关数据显示,土耳其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农化出口国,中国为土耳其第十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和独特的横跨欧亚的地理优势,将为企业提供无限商机。

抱团式发展谋求胜算

近几年,中国农资企业目前纷纷以海外建厂、技术输出等方式,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中钾、磷等矿源开发是合作重点项目。《农资导报》副总编郑红艳认为,未来,以境外电商和国际展会为主要形式的软实力的输出,将会成为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形式。进出口“互联网+”时代全面来临让企业走出去的过程更加便捷,企业也应做好风险防控,在客户实力和合作意向判断、外贸业务的沟通技巧、对当地市场的专业化服务等方面不断提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非研究所所长宋志勇在会上也提到,目前国际外贸形势依然严峻,石油产品价格下降也为国内单位带来了通缩的压力,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农资企业在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时候,要开源节流,加强合作拓展市场,重视文化在当地的影响,重视市场调查研究,重视企业员工。而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的时候务必要注意抱团取暖。

具有多年越南市场开拓经验的越中华投资发展股份公司孙岩也提到,尊重对方国家文化差异,打造企业软实力,从而应对陌生市场的考验。企业在国外市场往往面临登记、审批等陌生的程序,单个企业办理这些手续往往费时费力。以商会为平台的多家企业抱团式发展将极大地减少成本,为企业谋福利。

农资企业在拓展市场的同时,更要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新政及全球农资行情。中国化工报社副总编辑王勇在会议中提到,《农资导报》努力获取农资市场一线动态。同时,《农资导报》、中国农资导报网、导报微信等多渠道的传播平台也把握着农资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未来,导报希望以中国农资经贸论坛为平台,以中国农资经贸专家委员会为媒介,努力搭建一个深入交流、创新、外向型新平台,从而为我国农资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更多服务。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5-09-25/335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