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于志强
近年来,电力、天然气、运费价格不断上调,化肥企业各种优惠渐次取消;行业规模发展迅猛,供不应求变为产能过剩。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农业追求品质化,中国肥业面临减量提质。
2015年提出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又带来各项政策的相应调整。这意味着农资行业发展将不再是粗放地把蛋糕做大,而是看谁切下的份额更多。
环境变了,肥料企业变不变,应该怎么变?作为中国肥业老牌先发实力企业的新洋丰,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以“新的创新”发展自身、保持领先?
日前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华峰接受本报专访,就新形势下肥料企业的发展路径选择和新洋丰的探索做出解读。
上市公司,资源型企业,布局全国的生产基地,业界领先的产销量,为同行羡慕的完备销售网络,业界定价标杆———新洋丰近二十年发展积累,手里的牌可谓阵容豪华。而在新形势下,怎样才能将这一副好牌打到极致?
4月初,新洋丰与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聘请该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为新洋丰特别顾问,洋丰超级稻专用肥全面进入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目前正在攻关的四大项目中试验示范与推广。
新洋丰与阿里巴巴合作,试水农村电商。
“实现价值创造方为资源应有之义”。新洋丰的思路,一方面是发挥自身潜力,把手里的资源用好;一方面将自身优质资源与外部优质资源合纵连横,共同实现价值创造能力最大化。更准确的解释是:通过自身资源与外部资源结合催化,达成充分合理利用,为合作伙伴、为行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自身价值增值和新资源的积淀。
更高的视野
今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湖北新洋丰肥业联合在京举办了一场以“创新改变农业”为主题的国际肥料高峰论坛。国际肥料工业协会前主席Luc Maene,国际肥料发展中心新型肥料中心主任Prem Bindraban,德国BASF公司Wolfram Zerulla博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Susanne Schmidt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农业渔业部Matthew Redding博士等国际知名肥料专家应邀出席。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主任张福锁教授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生斗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外专家为新形势下中国肥业发展问诊把脉,旨在通过国际高端水平的头脑风暴,实现中外科学技术与发展思路的的高位嫁接,站在巨人肩膀上展望中国现代肥业的发展方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化肥过度或不科学施用,导致利用率低,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隐忧,肥料的边际效应递减。随着土地流转加速,中国农业的种植模式由过去土地承包到户个体种植经营,逐步过渡到由种植大户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经营。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由主要追求数量上的满足和保障,逐渐转变为追求品质的满足。
“我们要能走出去,还要请进来。”杨华峰这样讲。“过去我们进行创新主要靠自己、靠模仿,现在我们要走出去,与国际专家对接,了解国际最前沿的土壤管理、作物栽培技术,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等,助力新产品升级和新型肥料研发,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可持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坛上既有国际肥料前沿科技的引荐交流,又有解决产品研发与生产实际问题的贴近性话题。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需求、趋势与挑战,如何拓宽新的发展思路、发展途径与更深化的国际合作,如何开展更高水准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功能提升,以及新洋丰的新产品、新战略与新跨越发展方向,与会专家及新洋丰肥业代表就上述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互动。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刘淑兰,全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修学峰,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亓昭英等行业协会有关领导,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等10多所国内重要农业类大学和农科院所的专家教援出席了论坛。
论坛会后,湖北新洋丰肥业邀请与会国际专家担任新洋丰技术顾问,并参观了新洋丰宜昌基地和荆门总部基地,在眼见为实的基础上,为新洋丰肥业拿脉问诊,出谋划策。
“必须以更加国际化的视野,以最高水平的技术支撑,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环保水平,以更贴近的服务带动企业营销变革,这是企业应对当前新形势的基本方向。”杨华峰表示。
领衔专用肥
“高品质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肥料专用化成为显著的趋势,这应当引起肥料企业的足够重视。”杨华峰介绍,新洋丰已经把“作中国作物专用肥领导者”确定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定位,大力研发推广专用配方肥和分作物的专用新型肥料,与国际接轨。
新洋丰专用肥之路始于开拓苹果专用肥市场。2013年,他们就在在陕晋豫三省的苹果种植区建立了示范基地,并推出了适用于西北苹果主产区的专用配方肥,并于去年年中成立了苹果专用肥推广公司。新洋丰推广苹果专用肥的办法,沿用了公司自2010年以来与中国农业大学联手打造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网络的成熟的套路。由中国农业大学及其合作院校的专家教授或新洋丰肥业的农化员前来取土检测,根据测土数据,由中国农大设计苹果专用肥配方,供新洋丰独家生产,提交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使用,并全面推广。
2014年10月,新洋丰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在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试验示范基地,连续召开苹果种植测产观摩会。陕西洛川基地现场测产结果显示,配方肥处理单果重0.475斤,亩产9048斤,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配方肥处理亩产提高19.8%。河南灵宝基地现场测产结果,配方肥处理亩产6375kg,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配方肥处理亩产提高19.6%。因此洋丰苹果专用肥在示范过程取得显著增产提质效果。
新洋丰在陕晋豫苹果产区设立的苹果专用肥销售公司,通过系统培训、发展科技示范户、等手段,让果农接受科学种苹果、测土配方施肥的思想,从而认知并接受配方肥,提高种植水平,提高产量、品质和收益。
去年下半年,新洋丰进一步成立了专用肥销售分公司,研发推广涵盖了十几种作物的40多个配方的专用肥。目前已经大面积推向市场的,除苹果专用肥以外,还有超级稻专用肥、油菜专用肥、玉米专用肥等,并陆续推出了马铃薯、香蕉、葡萄、花生等专用肥等。新洋丰专用肥在社会上和行业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农业公司、种植大户和广大农户的认同和青睐,各种专用肥新产品推广效果良好,成为企业新形势下新的增长点。
针对北方缺水和南方缺劳动力地区的现状,新洋丰研发推出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有效提高肥料的吸收率,还大大减少用水、节约劳力。针对耕地质量下降、影响农产品产出和质量的问题,他们研发推出了有机无机生物肥,可有效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品质,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
随着行业洗牌进一步提速,新洋丰提出要占领“中国作物专用肥领导者”的战略高地,将根据农民需求,进一步将配方肥与专用肥结合,升级为套餐肥。
践行测土配方
今年4月末,以“风雨同行,一路相伴”为主题的中国农大———新洋丰测土配方施肥科普中国万里行活动在河北曲周首发,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中国农业大学环境资源与粮食安全中心主任张福锁等专家与曲周当地种植大户代表同台启动首发式。
程顺和院士率973项目组的专家教授对测土配方示范网络和新洋丰专用肥的效果给予充分肯定,并高度评价了科技小院服务的模式,肯定校企合作能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此前的五年多时间里,新洋丰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联手打造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网络。新洋丰把企业的网络优势与中国农大的科技优势相融合,构建出测土配方施肥研究专家体系最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涉及作物最多、示范辐射面积最大的网络,研发并推广作物专用配方肥。他们目前已在13个省市自治区启动和建设了40多个示范基地;示范作物包括玉米、小麦、苹果等11种大宗作物和经济作物。受益农民平均增产8.6%,增收314元,用肥成本节约63元/亩。
其中在河北曲周建设的500亩小麦示范基地,以科技小院服务模式为农民贴近服务,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信任,推广洋丰小麦专用肥效果良好。不仅在示范基地采用了洋丰小麦专用肥,而且在曲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在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上探索出路径。
贴身农技服务
“作物施肥专用化,农技服务贴身化。”杨华峰这样表述。湖北新洋丰肥业联手中国农大,以作物专用肥和科技小院服务模式为载体,按照这一符合农业发展最新需求的新方向,为中国农民奉上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010年,中国农大、新洋丰强强联合,共同发起成立“中农大———新洋丰新型肥料研发中心”,建立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网络,其主要功能,在研发各种作物专用配方肥料之上,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建设科技小院网络服务模式,将农化服务送到农民身边。
科技小院,是由新洋丰技术服务人员,联合中国农大科研团队,驻扎村屯,与农民比邻而居,为农民提供360天全方位的贴身技术服务。它让服务和品牌直接入驻农民身边,进而通过口碑效应驱动以洋丰苹果专用肥为代表的系列产品的销量增长。
科技小院驻村服务模式,在山西、陕西、河南等苹果种植区取得了良好效果。新洋丰配备了15台农化宣传车,50人的苹果专用肥营销、技术服务队伍,建成了13个科技小院,服务范围覆盖、辐射了山陕主要的苹果主产区域,联动近千家零售商,服务、培训了成千上万家苹果种植户,有效带动了农民对洋丰苹果专用肥和洋
丰品牌的认可度高速提升。
仅在黄土高原种植区,针对苹果一种作物,新洋丰就建有6个试验示范基地,分别位于泾川、黄陵、富县、洛川、吉县、灵宝等。示范基地通过反复试验,研发最科学的作物专用肥配方,以科技小院为管道推广示范,通过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向农民推广苹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通过专家培训、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农民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