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农药行业依然保持者净利润增长。从宏观政策及社会环境来看,农药属于高污染行业,环保制约提升行业整体景气度,食品安全也制约着部分老品种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农药行业创新的意识增强,企业在产品种类和技术服务方面都有抢眼的表现。
2014年上半年草甘膦市场整体呈下跌走势。1~3月呈走高态势,在4月初达到年内最高36000元(吨价,下同),4月中旬至今呈下行趋势,截止6月末价格已达到半年内最低价格30000元。
2014年年初,吡虫啉和啶虫脒得以扭转颓势,市场回暖,价格上扬。春节过后,啶虫脒原药价格飞速上涨,主流报价14.5万元。啶虫脒原药的国内需求相对旺盛,一些国外制剂订单也开始偏爱啶虫脒,因而价格上涨也比较快。这一市场行情一直延续到6月初,但从6月中旬开始,两者价格开始下滑,啶虫脒报价在13.7万元上下。
春节过后,毒死蜱原药市场也开始起波澜。从2013年11月份的3.35万元到1月中旬的3.5万元,3月中下旬,原药价格一度涨到3.6万元以上,供货期也延长了很多。4月份,随着季节的变化,毒死蜱原药的出货量有所减少,导致部分企业开始出现库存压力,原药价格开始进入下滑通道。 截至6月底,国内毒死蜱原药价格继续呈下滑趋势,报价3.4万元以下。由于国内大部分企业已进入检修期,市场在售的货源多是企业与贸易商手里的库存,加之今年杀虫剂市场并不是太好,整个季节的出货量都不大,所以生产企业与贸易商手中的库存都不少。企业进入检修期预示着市场进入淡季,生产企业与贸易商都面临资金回笼的问题。照此分析,接下来毒死蜱原药价格可能会下滑。
杀菌剂方面,国内掀起了一股嘧菌酯登记热潮,截至今年6月底,已取得正式登记总数达到300个以上,主要登记制剂产品有250克/升悬浮剂、30%悬浮剂、25%悬浮剂和50%水分散粒剂等。可以看出未来嘧菌酯有望成为下一个大宗农药品种,但市场争夺将会异常惨烈。
环保核查 企业出路天差地别
上半年最令业内关注的当属环保核查。一道核查令把同一阵营的草甘膦企业推上了天差地别的不同道路。
《第一批符合环保核查要求的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在推迟长达半年之后,终于在6月13日公布了首批通过环保核查企业名单,最终仅镇江江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安股份全资子公司)、江山股份、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扬农化工控股子公司)和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兴发集团控股子公司)4家企业通过。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正先介绍,据农业部数字显示全国有草甘膦企业125家,但第一批核查正式接到申报的企业多达10家,大部分企业仍在观望和改进。6月25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组织了环保核查座谈会。根据反馈情况,沙隆达等18家企业自愿参与第二批草甘膦(双甘膦)环保核查工作,这些企业正在积极准备环保核查上报资料。
不管今后的命运如何?大多数草甘膦企业也认可。环保核查是治病良药不是毒药,可以促进行业结构升级。具体来看,从行业到企业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收获。
第一,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第二,龙头企业在首轮环保核查中表现突出,环保部和农药工业协会多次表示,将会给这些企业争取到更多的政策,在出口、登记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有跨国公司表示,他们更愿意同环保核查达标企业合作。第三,给不达标企业敲响警钟。125家草甘膦生产企业,10多家申报,最后只有4家通过核查。100多家企业不敢申请。第四,草甘膦环保核查是农药行业环保核查的一个起点和尝试,预计将会在行业内普遍推行环保核查,将草甘膦环保核查的经验推广到整个农药行业。
解决方案 产品组合贴身服务
《农资导报》3月29日率先在行业内召开第一届作物解决方案高层研讨会。邀请多位行业知名专家对作物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阐述与探索。专家一致认为作物解决方案紧扣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作物解决方案的主要对象是作物,主要目的是解决作物整个生长发育乃至成熟期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病虫草鼠害问题。对种植业者提供作物解决方案的目的是帮助和保障种植业者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提高种植收益。另外,根据作物解决方案适时、合理、科学使用农药,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用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
到2014年上半年,作物解决方案却已经成为众多农药企业的共同选择,企业不再争论定义,也不再犹豫是否要尝试,而是着手进行作物解决方案如何落地,如何推广。从概念到实践的转变如此之快,源于多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首先是产品过剩、企业营销压力加大的市场因素。其次是农业生产业态的转变,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出现,对企业的产品组合与服务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是行业媒体的大力提倡。
一个完整的、切实可行的作物解决方案的制定,一是要科学实用,二是要因地制宜。作物解决方案的制定和提出,首先必须深入、实地调查了解种植业者所在地的环境生态与气候条件情况、种植业者的种植规模与种植习惯情况、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历年发生情况、用药历史与用药现状情况以及作物种植管理水平等,综合考虑所有影响因素,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其次要紧密结合农药专家、农机专家、植保专家、农技人员及种植业者的经验。最后是作物解决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总结和提高。
药肥概念 药企肥企跨界联手
在传统农药品种走向分化的时候,农药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突破方向。药肥成为由农药行业率先提出和实践,迅速受到化肥企业认同和跟进的新型跨界产品。
6月7日,《农资导报》主办的“第二届药肥发展高层论坛”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除了农药企业外,还不乏金正大、史丹利这样肥料界巨头企业。肥、药企业能够齐聚一堂,正好说明了各家企业都能在药肥行业中找到不同的发力点,而现场专家的发言也恰恰验证了药肥发展之路很宽――生物药肥、除草药肥、功能性药肥、缓释药肥等各有亮点。
据悉,药肥产品在不少地方已获多年推广,逐步被农户认可。央视曝光广西药肥事件之后,让行业标准缺失、规范政策不到位等问题暴露于众,为药肥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本次论坛针对需求、技术和瓶颈等多个层面进行探讨,代表们认为药肥前景不容置疑,行业亟须进入规范化发展轨道。与会代表和专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召开及时,内容丰富,对农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药肥一体化是农业生产大势所趋,省工省时,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药肥产品非常值得研究,前景不容置疑。强烈呼吁农业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以便于“水药肥一体化”产品的试验、示范和登记,鼓励企业联合开展科研和创新。
目前国内获得药肥混剂登记的企业有14家,共有31个药肥混剂登记证,其中广西企业获证11个。随着药肥产品逐渐被农民接受,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受农药、化肥企业的期待。参会企业表示,农药和肥料功能于一体的药肥产品正受到农户的期待,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农资新星。企业愿与《农资导报》一起,通过这样的行业会议,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
一高两低 农药行业达成共识
农业部2013年12月19日发布公告,决定对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毒死蜱和三唑磷等7种农药采取进一步禁限用管理措施。按照农业部要求,2014年开始将大力推进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工作,将在今年开始在河北、浙江、江西、山东、陕西等5省开展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对门店提出具体的要求。记者在陕西等地走访过程中,可以明显发现农药门店格局改变,高毒农药都放进标有“高毒农药”明显标识的专门陈列柜内,并对购买人员进行登记、跟踪。
随之而来,8月1日起由农业部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的新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正式实施。各级市场销售的果蔬等农产品,已严格按照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农药残留国家标准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以保证食用安全。
为了鼓励企业主动开发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014年的“植保产品贡献奖”就将评奖的重点瞄准了相关产品。来自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以及来自地方植保系统的22位专家参与评审。最终共评选出47家企业、61个产品,其中包括杀虫剂14个、杀菌剂19个、除草剂11个、生长调节剂5个、植保机械5个、种子处理剂7个。27位长期工作在植保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获得植保产品推广奖。本次评选可谓史上最严,最终获奖的产品都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类农药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