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社社长郝长江
中国化工报社诞生于改革开放大时代的初期。30年来,报社在这个风云际会的大时代中顽强成长。坚守和求变,是成长的主要基因。
坚守篇
我特别欣赏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有根基。坚守住根基,才能天长地久。化工报社的根基就是中国的石油和化工行业。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1984年,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刚刚开启不久,在中国化学工业一片计划经济的冻土上已经出现了春天的气息:企业开始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政府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国外技术和资金陆续引入,国企间的联合协作正在打开局面。
中国化工报社就诞生在这个早春时节。“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乘着渐吹渐劲的改革开放春风,根植于化工沃土的报社蓬勃生发,茁壮成长。除了顺时乘势外,更为幸运的是,作为化学工业部的机关报,化工报得到了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和全行业企业的精心呵护。
听那时在报社工作的同志讲,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时,报社一年一个样,年年大发展。主要化工企业都是订报到班组,行业里各种活动中都有报社记者的身影,报社自己举办的各种“行”、各种“杯”,化工企业踊跃参与。作为办报基础的通联支撑体系,直接建立在各级化工管理部门。大事小情不漏报,人来人往有人接。我当年在化工部教育司工作,也有幸成为化工报第一批通讯员。尽管没有主动写稿子,但只要报社需要,马上跑前跑后地张罗,所要材料也立刻和盘托出。当时想的只是:报社的事就是自家的事。相信全行业的同志都是这样想的。
30年后回忆那段历史,不禁由衷感慨:姓化真好!
再回首我心依旧
四时轮回乃天道,更何况大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风云激荡。
1998年化学工业部撤销,2001年初接续的国家石化局完成过渡使命,化工报社自此一头扎进风云变幻的市场,开始独自航行。
离开家庭后,方知世事维艰:有困难找
不到上级了,企业订报大幅度减少了,出外办事找不到落脚点了……诸多问题纷至沓来,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通联体系的坍塌。仿佛一夜之间,各省市的化工厅局销声匿迹了,建立在其上的通联体系也随之一风吹散。化工报突然陷入一个腿脚不便、耳目失聪的尴尬状况。此外,报社还陷入一个尴尬的状况:从隶属关系上脱离了化工行业。
身处困境,报社所能仗恃者,唯有自己和行业。
早在1991年,报社还是化工部直属事业单位时,就主动自断皇粮,自收自支,在当时行业报中独树一帜。正是那次提前断奶,学会了一些野外生存的能力,才使得报社于离家后不至沉沦,渡过了艰难困苦。作为后来者,我真心敬佩前任领导的远见和胆略。
来自化工行业的帮助和鼓励,对于报社度过那段时间起到了关键作用。许多企业一如既往地订报,一如既往地组织供稿,一如既往地参加报社举办的各种活动。许多原在化工管理部门工作的同志,一如既往地在新的岗位支持报社的工作。尤其是原化工部的老领导老同志,更是一如既往地关心、过问报社的情况,帮助报社解决困难。特别是在诸如隶属关系等重大问题上,帮助报社重返行业。
报社从行业和企业得到的不仅是实际的帮助,还有贴心的鼓励。许多企业的老总对报社的同事说过几乎一样的话:“我天天必看化工报。”有一位大型企业的当家人指着办公桌对我说:“我办公桌上只有两份报
纸,《人民日报》和《中国化工报》。”正是这些简单的话激励了报社人的斗志,也让我形成了报纸定位调整的基本思路。
养过花的人都知道,有个概念叫“春化”,说的是温室中成长的花卉必须经历一个低温时段才能绽放绚丽的花朵。历经这样的“春化”过程,报社真正成长起来了,并且形成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们离不开化工。
绿叶对根的情谊
如果把化工报社比作鱼,那么石油和化工行业就是水。鱼儿离不开水,水也不能少了鱼,断了生物链的水是不健康的水。如果把行业比作大树,那报社就是绿叶。绿叶对大树不仅是通过光合作用回馈营养,还能起到阻止雨水直接冲刷防止树根裸露的作用。
自打一出生,化工报社就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背在身上,30年来矢志不渝。无论是作为机关报,还是后来变身为行业报,化工报从来没有当过看客,总是情不自禁地把报纸融入行业的运行。这也是我从来不喊“贴近行业”之类口号的原因,因为不管再怎么贴近也是在外面,而我们是在行业里面参与运行。
在企业刚刚走入市场开始关心外引内联的时代,报纸加大了市场信息和企业需求报道。一个消息成就大买卖,一篇报道促成大合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1998年化工管理机构改革之后的一段时间,行业信息出现了盲点,化工报几乎成了了解行业运行状况的唯一渠道。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行业运行高台跳水。当有关部门集体失声的时段,化工报集中推出近600篇文章,同企业一道分析形势,提振信心,获得如潮好评。
正是这种共同的脉动,使得化工报对行业存在的问题有着切肤之痛。早在本世纪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最炙手可热的时候,我们就尖锐地提出了环境、健康和安全问题,把推进责任关怀作为行业发展的头等大事。针对社会上连续出现诸如PX之类的群体性事件及对化工的妖魔化之风,化工报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从正面予以说明。
曾有同行听我介绍化工报的情况后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们这样的做法不是搞的纯新闻。”我的回答是:“只要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只要不说假话,新闻纯不纯不重要。”
求变篇
如果说坚守是保证报社长远发展的长寿基因,那么主动求变就是与时俱进的成长基因。
心若在梦就在
继农村土地承包之后,改革开放大时代于上世纪90年代开启第二乐章———国有企业改革。与前一乐章收获和喜悦的基调不同,第二乐章更加深刻,甚至有些悲壮。国有企业改革的入手点是砸“三铁”,刘欢那一曲《从头再来》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企业员工的际遇变幻,催发出举国上下多少的泪水。
人事变更从来都是难事,人事制度的改变难上加难。当年作为化工部的直属事业单位,报社员工的身份是国家公职人员。公职人员收入稳定又没有大的风险,在那个年代大家心满意足。随着改革大时代的进展,收入一刀切的格局逐步打破,有的人不满足了。再加上报社自断皇粮后,所有财富都要靠自己去创造,于是事业单位那种“收入能多不能少,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的人事制度就成了发展的第一障碍。
上世纪90年代,按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报社在人事制度改革上进行了局部尝试,对一些部门,尤其是经营部门采取了竞聘、双向选择等有力度的改革。这些尝试,第一次让人知道了人事改革的好处和难处。经营部门人事管理自打引入竞争机制,立刻收获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不平衡,其中观念上的冲击更突出。
(接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