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农资导报》创刊。我们在创刊之
初提出了一个口号,“千亿蛋糕谁来分”,其含义是中国化肥产业有千亿产值,谁会在其中分得一块。
我们要自己办一张最权威的农资专业媒体,我们期望中国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能够给予我们合理的回报。我们这样的媒体定位在2000年以前还比较少,在2000年以后越来越多。我们这份报纸不仅要谋求媒体投资能带来经济收益,更要追求在农资行业中的经济影响力。
寻找完整的冰山 把握完整的行业
漂浮在水上的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在
水面之上,而其它的都在水下。从《中国化工报》脱胎而来的《农资导报》编辑记者们知道化肥、农药,但他们知道的只是冰山之上的八分之一,水下的部分并不了解。我们开始把报道的目标定位在了化肥、农药的生产企业身上,他们是从《中国化工报》传承而来的报道对象。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记者、编辑开始到化肥、农药企业采访时,记者首先强调的是化工行业和《农资导报》是谁、是什么?企业并不感兴触。但事情慢慢发生变化,这需要感谢两家企业,他们与《农资导报》的合作让我们首次触摸到了水面下的冰山。
这两家企业,其中山东德农农资超市有限公司隶属于曾在中国资本市场风云一时的德隆系。他们在《农资导报》刚刚创刊时就提出了合作,其合作的核心是帮助《农资导报》做发行。两年后,又一家公司向《农资导报》伸出了合作之手,这家公司是九禾股份有限公司。其合作方式与德农不谋而合,也是从发行入手。两家以农资销售为主营业务的新兴企业,帮我们抓住了冰山之下最核心的内容———农资经销商。
见森林也见树木 要行业更要个体
关注森林还是每一棵树,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以往媒体更关注森林,行业的走势、行业的动向,而每一棵树是否茂盛,则常常被忽视。
我们在摸到了农资行业整个链条之后,也产生了这样的思考。农资经销商不像工业企业,有一定的体量,每一家企业可能拥有成千上万名职工。而农资经销商特别是基层经销商,可能一间房就是一家店,夫妻二人就是员工。要不要
把报道的触角伸向他们?怎么做?
经过反复考虑,我们提出了新闻报道要对准基层经销商,新闻要从他们身上找。于是每位记者编辑和经营发行人员在出差时都有一个任务就是要采访基层经销商。遍布于乡村的农资店成了《农资导报》采访的目标。不仅如此,我们还每周有两名记者抽出一整天的时间,专门给农资经销商打电话,问行情、问生意、问喜忧。
我们推出了一个经典版———购销信息。这个版上的信息来自于面对面采访或电话里沟通过的经销商。他们有的每年才做十几万元的生意,也有的每年生意能做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元。
在坚持了四五年后,《农资导报》开始在农资经销商这个群体中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的体现是“批评”。企业“批评”我们:“你们的购销信息把我们的营销政策全打乱了,我们甲地的经销商现在知道我们给乙地的批发价比他们的低多了!”经销商“批评”我们:“你们的信息有问题,我打电话核实了,我们旁边县45%的复合肥没有哪么贵!”
从野草长成大树 为群体树立榜样
农资行业就是中国草根经济的典型代表。他们自生自长,其中一部分在经过20多年的野蛮生长后,要脱胎换骨,要化蛹成蝶。
从2010年开始,我们感觉到农资经销商
这个群体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一部分消失了、退出了,而另一部分成为行业的精英,并朝着更有行业影响力甚至社会影响力的方向扎实推进。同样是2004年前后创办的企业,有几家企业已经在近两年成长壮大为上市公司,成为行业中的领军型企业。
企业在成长,企业家在成长,企业员工也在成长。近三年,我们在报道中加强了领军企业、杰出企业家、优秀员工的报道分量。为此,我们连续三年推出讲述农资经销商故事的春节特刊;连续举办“金草帽百名农化专家评选”工作,今年第三届已经启动;我们还推进了“我是销售冠军”的评选和报道工作;还有“大企业服务工作”;企业家针对行业发展新形势的专题报道“2014革新与重建”。
《农资导报》创刊以来的报道思路,在不断的调整中走向系统化、专业化。我们在摸索中明确了《农资导报》的特色新闻,通过一系列新闻报道,奠定了具有《农资导报》特色的新闻报道思路。我们基本确定了以农资打假新闻、经销商经营新闻、市场趋势新闻、行业发展新闻为整体框架的新闻构架。这个新闻构架受到了经销商读者的大力支持,也在企业方面引起了良好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