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重金属土壤污染预防为先

零零社区网友  2014-03-21  互联网

□本报记者索荣

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委员看来,当前在农业生产上因为化肥、农药、农膜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田污染相对好治理;现阶段,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而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积累效应,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熟和可靠的治理办法。预先防止污染要比治理更合理,重金属污染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农资污染明显好转

这些年,国家加强了农资生产、经营、使用的管理。过量施用化肥现象依然存在,但土壤板结、营养成分不平衡、水体富氮富磷还有解决的办法,而且目前已经在朝着好转的方向发展;由于受到重视,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问题虽然没有彻底解决,但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使用的合法农药残效期很短,过了一定时期后自己会降解,不会对人畜产生危害;地膜使用面积还在增大,但是,地膜的污染是农民生产习惯和管理的问题,如果使用后及时清理,就不存在污染现象。

工业污染隐患大

近城郊、矿区附近、工厂排放的水域附近等,这些区域的农田受到的污染与日俱增。但是,大家普遍以为污染只是在点片发展,还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实际上,这个点片已经严重扩大了,这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

而在土壤污染中,最可怕的是重金属污染,因为它有积累性,不像有机物质,还有降解的时期。重金属通过谷物被人体吸收,其危害还被稀释了,因为谷物还有秸秆部分,人是不吃秸秆的。但秸秆中的有害物还会返回自然中,比如作为肥料、饲料,即使烧了,灰烬飘到大气中,还会逐渐积累起来。开始可能是小面积的重金属污染,随着灰烬和水的扩散,污染范围大了,尽管会稀释,但具有积累效应。这种重金属如果被蔬菜特别是叶菜作物吸收,人食用的比重就大了,虽然可能在单位重量上不超标,如果日积月累,就会超标。

从当前来看,农田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排放、养殖业的排放,皮革加工、造纸、电镀等都是重金属污染来源。重金属污染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还作为秘密被保守。而且现在的食品安全标准没有检测重金属,其污染还在没有节制地增长。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一定要把防止污染物排放、遏制排放结合起来。现在,人们关注大气污染的排放问题,但是,与看得见的大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后更难治理。

污灌问题应引起重视

纯生活污水、不涉及二噁英、重金属,污灌是可以的,但现在污水没有分类,是混在一起排放,污灌也成为农田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工业污水是控制排放,国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这些措施在不少企业只是充样子。管得紧的时候,治理污水的设施开放,但设施的运行需要成本,一旦管理放松,企业就直接排放。而且向地下排放污水的事情还很严重。防止、遏制污染排放,没有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相关管理部门的检查有阶段性,还有一些误区,并且存在地方保护现象。并不是说认识到污染,大家就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污染,工业污水的严重性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且水污染只是强调富营养化,并没有关注水质、水的污染成分。

土壤修复还不成熟

土壤污染了,再去发展治污的技术、产业,这是最低效的,浪费非常大。污染了以后不是没有措施,但治理效果往往比较差,成本较高,而且需要的时间很长。一旦农田被污染,人们承受的危害会非常持久。

目前土壤修复的重点还远没有到达重金属清理上,立足点还是提高和改善土壤肥力。有机磷污染好治理,可以通过发展特殊作物,有选择地搞一些磷富集的作物解决。最需要引起重视的,是那些作物根本不需要、而且进入作物非常有害的东西,比如重金属。

除了工业排放之外,养殖业的排放,还没有被人们特别看重,畜禽废弃物也是农田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之一。此外,矿渣做路基修路是可以的,但矿渣作肥料,一定要查其是否含有重

金属、含量是不是很高。如果偏高,矿渣肥料在土壤里累积,就会严重污染农田。

规模农业对土壤的保护也有好处。规模化有利于效益的提升,也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农田的保护也会提上去。但这不是根本的,首要的,还是要对污染排放进行有效控制。

据了解,美国受重金属污染土壤面积

较小,主要采取固化填埋的方式处理。中国的耕地土壤修复,目的是恢复土壤的农业生产功能,难度远比国外大得多。重金属积累后,所有目前已知的治理效果都差强人意。相关链接:

2012年,国土资源部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面积为20.27亿亩。环保部土壤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全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在5000万亩左右。而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环境调查,在区位上及整个评价上和环保部趋同,即全国中重度耕地污染面积相当于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十分之一。

2013年初,广东查出多批次来自湖南的镉超标大米,引发了群众的“镉米”恐慌,以及对湖南耕地污染状况的猜测。湖南省农业厅对全省4525万亩农产品产地进行了污染区域类别划分,筛选出了重点污染区域。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加快了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布局。

“两会”前夕,环境保护部制定发布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术语》等5项污染场地系列环保标准,将于2014年7月1日实施。5项标准只是技术体系标准,未规定相关管理要求,也未涉及土壤修复的质量标准。

作为土壤治理的纲领性文件,《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目前正在编制并有望年内出台,《土壤环境保护法》的起草工作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4-03-21/33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