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小苹果如何撬动了大产业?

零零社区网友  2013-08-09  互联网

□本报记者翟怡婷

有人说,这世上有三个改变了世界的苹果:第一个苹果落到了亚当和夏娃面前,因为吃了这“智慧果”,他们续写了人类生生不息的传奇;第二个苹果砸在了牛顿头上,使他顿悟了世间万物皆有引力,开创了认知领域的传奇;第三个苹果让乔布斯咬了一口,于是世间有了iphone,让地球变成小村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传奇。

张朋义———一个从农村里走出来的“穷孩子”,如今也正与苹果结缘,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苹果传奇”。

喝奶听音乐的苹果

还只是早上的五六点钟,山坡上的一片林子里就飘来了音乐声,如果不是张朋义在前面引路,记者还真以为自己产生了幻听。不过别误会,这音乐不是给观众听的,而是给这六七千棵苹果树“听”的。“苹果树是有灵性的!我每天给果树‘听’四五个小时的音乐,分上下午两次播放。”张朋义这样说,“人听了轻松的音乐会有益身心,苹果树听了也会使劲儿地生长。”

一路上山,俯瞰下来,记者发现这里的150亩苹果示范基地显然与别处不同:树下齐刷刷长着近膝高的同一品种牧草,看着让人有躺上去的冲动;所有的果树不似道边常见的尖高树形,而是平散开来形成自由纺锤形。

张朋义介绍,这草是他特意从日本引进的品种,叫鼠茅草。这种草每年10月播种,来年6月枯萎,自然脱种,到10月继续新一轮生长,一岁一枯荣。“荣”时,它可以抑制其他杂草生长,省去除草人工和喷洒化学除草药剂;“枯”时,它可是这果园里的一宝,发黄腐烂后完全回归到土壤里,成为天然有机质肥料,给果树提供不可多得的滋养。果树修剪要求透光、透气,而不是一味追求密度和高度。浇水则使用高杆微喷技术,定期定量,浇灌均匀,既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有效防御苹果花期低温冻害。除此外,这里的苹果树还要“喝奶”,每年两次,每次每棵树要“喝”6~8斤,以改变苹果的口感。

张朋义介绍,这些超乎常规的做法并不是故弄玄虚和拿来炫耀的噱头,而是要让树结出高品质的苹果。通过这些手段,示范园里的苹果在盛果期每亩产量可高达4000公斤。

此外,在栽培方式上,全部采用宽行密植栽培和起垄栽培模式,有利于培养细长纺缍形树体结构;全部应用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无公害生物农药、矿物源农药等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苹果质量安全;大量增施有机肥,并通过测土化验,结合果树需肥规律进行平衡施肥,保证了苹果的品质和口感均为上乘。

论个儿卖的有机果

初识张朋义是在两年前,当时对他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倒是他自己讲的一个故事让人记忆犹新。童年时的张朋义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家境并不富裕。一次,他在赶集时无意间发现了商机,在路边摆起了茶水摊儿,一分一碗,一天下来竟然挣到了七块四毛六分钱!“如今不卖水了,我要卖苹果,不是论斤卖,而是要像卖一碗水一样,把苹果论个儿卖!”张朋义的话在一些人看来,可能被当做“痴人说梦”,可两年后的今天,他的梦,居然成真了!

张朋义的家乡在素有“胶东屋脊”之称的山东省烟台栖霞市,这里多丘陵山地,自然环境非常适宜种植苹果,栖霞人种苹果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如今,栖霞的苹果树种植面积超过65万亩,年产量超过10亿公斤,被誉为“中国苹果之都”。而苹果在张朋义眼里,不仅仅是红皮儿白瓤儿的果子,它应该凝聚有更多的内涵和价值。张朋义立志要把家乡的特产打造成品牌,甚至贴上原产地的标签儿。

当人们还在对“绿色食品”津津乐道之

时,张朋义早已将注意力转移到“有机苹果”生产上。所谓“有机苹果”就是根据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苹果产品。根据有机食品种植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的、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认证并颁发证书的苹果,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是绝对禁止使用农药、除草剂、合成色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的。根据这一要求,张朋义带领团队,开发出以各种动物、植物残体或代谢物作为配料或主料的有机苹果专用肥,真正做到了无公害、无污染、无农药等化学残留。

拿到了有机认证,张朋义的苹果拥有了“身份证”,“论个儿卖的苹果”已经不再是个梦。2011年,博士达(北京)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专售“论个儿卖的有机果”。从苹果的初选、定级、分类,再到精心设计的包装盒和融入其中的文化理念,礼品苹果昂首阔步走进了北京的高端定制市场,在高端商品超市、首都机场等也开设了专柜,其价格从每个苹果十几元到三百元不等。虽然价格昂贵,这些“论个儿卖的苹果”却大受欢迎,逢年过节,更是供不应求。

打造苹果王国

张朋义当年“出道”时并非种苹果、卖苹果,但又有着莫大的联系,他给果树提供营养———卖农资。从在村里开夫妻店,起早贪黑卖几袋化肥、几瓶农药起家,张朋义用了三年时间,尔后转型做批发商。2001年,烟台博士达农化有限公司成立,这让张朋义拥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开放的视野。生在苹果之乡,长在苹果之乡,他很自然地把眼光盯在了苹果上———为什么不以家乡的苹果特产为核心,以此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动家乡苹果产业的整体提升?

张朋义开始琢磨起苹果,从种到养,从培育到收获,从自己种到规模生产。通过学习钻研,张朋义研究出适合有机苹果标准使用的专用肥料,成立了山东正诺化肥生产厂和销售公司;随后又成立了果袋、反光膜生产厂;2009年开始建立博士达有机苹果示范基地;针对苹果种植技术和品种研发,2010年成立了博士达苹果研发中心;2011年又组建博士达永昌科技服务中心,在每个村挑选10户果农的园子,由公司统一供农资产品,统一指导管理,统一收购联合体成员的果品;2011年,博士达(北京)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专做高端果品销售;2013年,张朋义再建300亩博士达优质苗木繁育基地,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提供苗木脱毒技术;同时,公司还配套建设了教学楼、实习中心,与各高校开展实践合作。下一步,张朋义还打算进行苹果的深加工研发,让一个小小的苹果衍生出更多的产品。

一个人的园子,算不得规模,联合起来才能推进有机苹果的产业化。张朋义采取了“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通过企业联合栖霞的果农,效仿有机苹果示范园,建立更多的有机苹果种植基地;同时,让这些有机苹果直接进入公司的销售渠道,使得基地内的果农们在种植苹果之前就有了销售合同订单。张朋义说,这些联合基地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加入的,除了种植面积和树龄等基本要求以外,还规定必须有统一的品种,且完全不套药袋。目前,已经纳入公司的有机苹果种植基地达100余个,果园面积约800多亩。

如今,博士达集团公司已逐步形成生产、供应、销售一条龙的果品产业链,它将带领栖霞的果农们共同打造绿色高端苹果产业,实现共同致富。

采访手记

善缘结善果

张朋义的手里有一张表,不是用来记账的,上边记录着公司每一位员工父母的生日。到了那天,张朋义会以公司的名义给老人送去生日礼物,以感谢他们为公司养育了这样的好员工。

2013年3月18日,公司牵头成立了一个与苹果似乎关系不大的组织———博士达慈善协会,已在民政局备案。协会由公司牵头管理,并联合了身边的朋友和自愿付出的员工。每年,公司拿出利润的10%作为慈善基金,员工则自愿捐款,去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帮助别人,我收获了快乐。”张朋义在说到这个慈善协会时,面带笑意。采访结束了,耳边似乎还在回荡着果园里的音乐,一遍遍地讲述着张朋义的“苹果传奇”。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3-08-09/333571.html